乾貨!2020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必備考點彙總(一)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教育基礎知識的考察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六個部分,總有太多考點要記憶,重難點把握不住。別急,招教備考必備的知識精華版來啦!教育心理學高頻考點、重難點知識點彙總!錯過難上岸!

乾貨!2020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必備考點彙總(一)

一、教育心理學的概念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教育心理學可以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理解。

廣義的教育心理學是指研究教育實踐中各種心理與行為規律的科學。它既包括學校教育心理學,也包括家庭和社會教育心理學。狹義的教育心理學專指學校教育心理學。


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學校教育、教學情境中人(主體)的心理。

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範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展開的。學與教的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五種要素,由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組成。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之間相互影響引起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改變,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3)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教育研究。


四、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

(一)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學的心理學化”的思想。

(2)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一書,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他因此被譽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3)1877年,俄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卡普捷列夫發表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

(4)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1913~1914年,該書又擴充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綱》,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二)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1)學習理論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領域。

(2)我國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1908年房東嶽翻譯自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實用心理學》。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三)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

(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由行為主義轉向認知範疇。

(2)20世紀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義思潮,羅傑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張,認為教師只是一個“方便學習的人”。

(四)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後)

(1)20世紀80年代以後,教育心理學越來越注重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各個理論派別相互吸收,體系愈加完善。

(2)布魯納總結了教育心理學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成果:主動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會文化研究。


五、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實驗法

實驗法是心理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成就最大的一種方法,主要包括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現場實驗又叫自然實驗,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實驗者創設或改變一些條件,以引起學生某些心理活動的變化從而進行研究的方法。現場實驗的實驗情境不易控制,難以得到精密的實驗結果。

(二)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在教育過程中,研究者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的考察和描述個體某種心理活動的表現或行為變化,從而收集相關的研究資料的方法。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研究中採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三)調查法

調查法是通過各種途徑間接瞭解被試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調查法總體上易於進行,但在調查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被調查者記憶不夠準確等原因使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受到影響。在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訪談法等。

(四)個案法

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地觀察與研究,收集相關資料,分析其心理特徵以便發現影響其某種行為和心理的原因。

(五)測驗法

測驗法即心理測驗法,是運用測量工具衡量心理和行為特徵的方法。

(六)教育經驗總結法

教育經驗總結法是教育心理學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是依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按照科學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現象,揭示其內在聯繫和規律,使之上升為教育理論

的一種教育科研方法。

(七)產品分析法

產品分析法也是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之一,又稱活動產品分析或作品分析法,是指通過分析學生的活動產品,以瞭解學生的能力、傾向、技能、熟練程度、情感狀態和知識範圍。


六、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教育心理學研究要貫徹實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據教育心理現象的本來面貌來研究其本質、規律與機制,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遵循客觀性原則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條件。

(二)教育性原則(道德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是指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中,所採用的研究手段與方法應能促進被試心理的良性發展,這是所有關於人的心理學研究中都應遵從的一個基本倫理道德原則。

(三)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指教育心理學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記被試的心理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應該採用動態的、變化的指標進行衡量。它還要求研究者在發揮其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考慮被試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態度對其心理發展的影響。

(四)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由教育心理學的應用科學性質決定的。這一原則要求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應從教育情境,尤其是主體的實際需要出發,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心理問題。

(五)系統性原則(整體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要求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堅持以全面的、發展的和整體的觀點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


七、心理發展的概念和階段

心理發展就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心理學家將個體的心理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

乳兒期(0~1歲)、嬰兒期(1~3歲)、幼兒期(學齡前期)(3~6、7 歲)、童年期(學齡初期)(6、7~11、12 歲)、少年期(學齡中期)(11、12~14、15歲)、青年期(14、15~25歲)、成年期(25~65歲)、老年期(65歲以後)


八、個體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基本特徵)

個體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是:連續性與階段性、定向性與順序性、不平衡性、差異性。

(1)連續性與階段性。在心理發展過程中,當某些代表新特徵的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取代舊特徵而處於主導地位,表現為階段性的間斷現象。但後一階段的發展總是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發生的,而且又萌發著下一階段的新特徵,表現出心理發展的連續性。

(2)定向性與順序性

。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的發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後順序。儘管發展的速度有個別差異,會加速或延緩,但發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現出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的速度、發展的起止時間與到達成熟時期的不同進程;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同一機能特性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速率。

(4)差異性。任何一個正常學生的心理發展總要經歷一些共同的基本階段,但發展的速度、最終達到的水平,以及發展的優勢領域等方面往往又千差萬別。


九、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

童年期又稱學齡初期,是個體一生髮展的基礎時期,也是生長髮育最旺盛、變化最快、可塑性最強、接受教育最佳的時期。四年級(10~11歲)兒童的思維開始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其抽象邏輯思維仍需以具體形象為支柱。

少年期又稱學齡中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整個少年期充滿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的矛盾,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或“危險期”。在這一時期,抽象思維已佔主導地位,並出現反省思維,但抽象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體形象為支柱。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但仍帶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觀性。

青年初期(14、15~17、18歲)又稱學齡晚期,相當於高中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開始出現辯證思維。


十、影響個體心理發展的因素

(1)遺傳是個體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質基礎。

(2)環境對個體的心理發展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離開了社會環境與社會實踐,人的心理就不可能向人的方向發展。

(3)教育制約著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方向、趨勢、速度和程度。因此,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比一般的環境影響起著更為主要的作用。

(4)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個體心理發展的內在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