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才是智慧家庭的剛需和入口

健康才是智慧家庭的剛需和入口

一、智慧家庭VS智能家居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火熱,出現瞭如上兩個類似的提法,英文表達為“Intelligent Family”和“Smart Home”,這兩個概念需要區別。目前提的比較多的是智能家居,其實這個詞與智能傢俱差不多,它是以物為中心,強調從物的能力出發,體現物所具有的特性。產品看起來很高大上,很智能,比如可以聯網,可以遠程控制,可以遠程查看等。舉個例子:家電聯網,強調的第一特性是家電智能聯網的特性,而聯網後所能體現的為人服務的智能部分卻被弱化了,或者說目前尚未做到。再比如開關燈,為什麼會先強調遠程控制?人都不在現場,需要開關燈嗎?人不在現場的情況下需要開關燈的情況下使用的幾率很少。反而人在現場,智能開關斷開互聯網的情況下,無法使用手機/語音控制開關燈。同時,因為開關燈的記錄被存在了遠程服務器,這會有暴露個人隱私的風險,甚至極端的情況下會被黑客攻擊。所以我認為,面向家庭的產品應該首要以人為中心,強調從人的需求出發,著重體現物為人服務的特性,所以用“智慧家庭”來描述更為貼切。

那麼智慧家庭是如何以人為核心呢?

二、智慧家庭的剛需和入口

稍有產品知識的人都知道入口意味著會給產品帶來巨大的流量紅利或者生態紅利。關於智慧家庭的入口,網上有很多爭論,總結了一下,有: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智能路由、智能音箱、智能門鎖等。每一次爭論都會颳起一陣風,但風過之後,入口還是入口,但是家庭還是不智慧,因此也無法匯聚流量和生態的紅利。探究其原因,其實這些入口還是不能從為人服務的基本需求出發。微信之所以能成為入口,是因為滿足了社交這一人的基本需求,瀏覽器的搜索之所以能成為入口,是因為滿足了人探索需求的慾望,頭條之所以能成為入口,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自動獲取感興趣知識的需求。迴歸智慧家庭的入口,我們應該從家庭的剛需出發,家是人衣食住行的最重要場所,是所有家庭成員精神與物質的歸宿,家給我們帶來的重要體驗是健康和安全。都說家是親情的港灣,而只有家人健健康康,這些才會成立。所以,我認為健康才是智慧家庭的第一入口,圍繞健康服務的家庭安全保障,是健康入口的延展。

所謂入口,第一要滿足剛需,第二要高頻使用。我們來看家居產品中體現健康屬性的有體重秤、智能手環、血壓計、血糖儀等,這些雖然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健康需求,但是卻非高頻使用(高頻包含使用人數多和使用次數高)

三、理解和定義健康作為智慧家庭的入口

理清了入口的定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健康作為入口產品需要滿足的條件:

1. 產品需能週期性地告知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態,而不僅僅是檢測數據

2. 產品需能告知用戶針對目前狀態所需做的下一步行動

滿足如上兩個條件,能讓用戶主動去輸入健康數據並根據產品的推薦行動,從而產生使用流量,形成產品生態體系。

目前觀察,帶屏的智能音箱和智能健康鏡有成為這一入口的潛力。

健康才是智慧家庭的剛需和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