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為何如此受重視,它與傳統基建有何不同?

新基建為何如此受重視,它與傳統基建有何不同?

2020年3月5日,“新基建”首次登上央視,面向世人,其中根據央視的表述新基建共有七大領域: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可以預料到,新基建七大領域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將引起市場的熱議,成為新一輪的投資風口。

新基建為何如此受重視

近些年,中國在基建上的花費以及建造速度都堪稱世界第一,一系列大規模基建建設和超級工程的誕生,讓中國被國內外稱為“基建狂魔”,中國國內基礎設施投資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大下游之一,對固定資產投資的佔比長期保持在20%以上,由此可見中國對基礎建設的投入之大。

新基建為何如此受重視,它與傳統基建有何不同?


同時,在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中,消費與出口均因此次疫情事件受到影響,投資相對於消費和出口,受影響情況沒有那麼嚴重,可以參考2003年非典疫情時期,投資對GDP 增長貢獻率高達70%,可以說是投資是當時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而基建投資又是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新基建的出現或許將成為穩定經濟增長、遏制經濟下行的重要籌碼。

除了穩定經濟增長,新基建的誕生離不開時代的變化,隨著數字經濟的到來,為了支撐數字化產業的發展,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主的新型基礎設施已成為數字時代發展的基石。

事實上,新基建這個概念早已在2015年就被提及,而2020年正好是 “十三五”規劃的結尾,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即將出臺之際,李總理在“十四五”規劃編制時指出“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階段,將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項目,著力提升基礎設施水平”。

在多方因素的推動下,新基建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2020年也是新基建嶄露頭角的一年。

新基建與傳統基建有何區別?

新基建為何如此受重視,它與傳統基建有何不同?


傳統基建指的是物理狀態的國家基礎設施,如建設礦井、公路、鐵路、橋樑、農田水利等,傳統基建讓國傢俱備了穩定的基本框架,是國家現代化發展的支撐。

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的最大區別在於它不僅僅是基建,還是新產業增長支柱、創新投資渠道與新的消費。

新基建是當下社會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數字經濟時代下的產物,時代的發展從農業經濟時代到工業經濟時代,再到現在的數字經濟時代,每一次的變化都將改變經濟的拉動引擎,現在,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已成為新時代的的經濟驅動力,這些新驅動力涉及的領域與傳統基建不同,技術門檻高,大多數都屬於新興產業。

新基建的意義

《國家競爭優勢》中指出,每一個國家的發展將經歷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等四個發展階段。隨著大規模新基建的建設,我國的經濟發展即將踏上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轉型之路。

近些年,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在新基建推動下蓬勃發展的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大幅度提高社會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重構智能社會生產生活新模式。

新基建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它對加速中國數字化轉型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同時,在大趨勢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也必然會被加快,如何跟上時代步伐,淘汰落後架構是當下企業主們需要細心思考的問題,我們也將伴隨著中國企業一同面對數字時代下的變革,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