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給亡婦》,丈夫對妻子的深切懺悔

朱自清

個人簡歷:(1898—1948)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家,學者,民主戰士,號秋實,字佩弦。1916年,考入北大,期間,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1925年,擔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抗日戰爭時期,南下,擔任西南聯大的中國文學系主任,與葉聖陶合著《國文教學》。後期,身患重病,不肯去買美國的救濟糧,1948年,死於貧病交迫之中。毛澤東稱讚他“表現了我們的名族氣節”

朱自清《給亡婦》,丈夫對妻子的深切懺悔

著作:《荷塘月色》、《背影》、《毀滅》、《蹤跡》、《給亡婦》、《匆匆》


婚姻經歷:1916年與包辦婚姻的武仲謙結婚,兩人彼此恩愛,結婚12年,有六個孩子。但是聚少離多,武仲謙照顧孩子,管理家務,最終,積勞成疾,得肺病於1929年去世。

朱自清《給亡婦》,丈夫對妻子的深切懺悔

在1932年,朱自清結識陳竹影,為了給自己一個依靠,一個完整的家,開始追求陳竹影,陳竹影同時也愛慕他的文采彬彬,知書達理,最終嫁給了他。婚後成為四個孩子的繼母,並與朱自清有三個孩子,他們共同照顧家庭與生活,彼此相愛。

朱自清《給亡婦》,丈夫對妻子的深切懺悔

給亡婦

武仲謙是揚州名醫武威二的獨生女,大家閨秀,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大時,就發誓要一輩子照顧他,兩人結婚時,朱家已經開始走向落魄。

朱自清常年教學在外,武仲謙獨自撫養孩子還要孝敬長輩。但公公婆婆因封建迷信,把家中落魄的原因歸結為武仲謙嫁來帶來的不幸,使天真愛笑的她逐漸抑鬱苦悶,她甚至曾被遣回過孃家,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向朱自清抱怨過。在戰爭來臨時,帶著家人和朱自清的書籍逃脫,因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愛書,也要用來教書。她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姐轉變為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好母親。

夫妻兩人聚少離多,對丈夫總是報喜不報憂,隱瞞自己的病情,最後不得不回揚州治病時,忍不住哭著對朱自清說道“還不知能不能再見面?”回家一個月後病逝……

朱自清《給亡婦》,丈夫對妻子的深切懺悔

在武仲謙去世後,朱自清一邊要工作,一邊要獨自撫養5個孩子,這時候才體會到武仲謙照顧家庭的辛勞。他後悔陪她的時間太少,她在自己家受委屈時沒有幫助她,她病時沒有及時的發現。朱自清痛心不已,在給亡婦中寫到,我如何對得起你!

感悟

愛情與家庭永遠是兩個人的事情,愛應該是平等的,武仲謙一味的付出,以愛之名的自我傷害,是需要理性思考的。夫妻之間彼此依靠,相互理解,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壓力,這樣才是完美的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