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那是1998年的一個平常日子,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海域勿里洞島(Belitung Island)的一些漁民,像平常一樣潛水海底採集海參。那一片海域位於兩島之間,形狀有點像漏斗,海中蘊藏著豐富的魚類資源,是當地人生存的“飯碗”。不過,這一次漁民從16米深的海底打撈上來的,卻不只是海參,還有一個混身長滿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

一個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精彩奧秘就此被打開。

聞訊趕來的是一家在印尼從事沉船文物打撈的德國公司。這家公司所僱的潛水員經調查發現,海中有一艘沉沒的古船,船上載有大量瓷器和金銀製品,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隨著打撈的進展,6萬多件珍貴文物從海底“浮出”,其中90%以上為陶瓷物品,以湖南長沙窯的瓷器為主,還有河北邢窯白瓷、河南鞏縣的白釉綠彩瓷和浙江越窯的青瓷等,種類非常豐富。另外,船上還有30多件銅鏡、30件金銀器和18件銀錠。船上發現的金盃,是極為罕見的唐代珍貴金器,展現了精美高超的工藝水平。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後來評論稱,這是一次千年前“中國製造”的集中展示。

德國打撈一艘沉船叫價三億人民幣,船上7萬件中國文物,中國博物館後悔沒買,最終被新加坡買到!

“黑石號”沉船文物打撈消息立刻傳遍世界。從2002年開始,中國的幾家博物館曾先後向印尼方面提出購買意向,但當時印尼的開價高達4000萬美元,而且打撈方提出必須整體購買,中國博物館最終不得不放棄。隨後,新加坡聖淘沙公司於2005年籌資3200萬美元購得了這批貴重文物。據新加坡媒體報道,新加坡酒店業已故富商邱德拔的後人為此捐出鉅款。購得的所有文物目前均為新加坡政府擁有。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鑄造鏨刻中亞伎樂紋八稜杯(唐)。丁剛 攝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黑石”號上的銅鏡,約在公元759年製造,被稱為“江心鏡”。丁剛 攝

這艘名為“黑石號”的船上載有大量長沙窯燒製的瓷碗,其中有一個瓷碗上有“寶曆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的印記。考古學家結合對其他器物的考證,確認沉船的年代為9世紀上半葉。也就是說,這艘商船在中國裝載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後出發,在勿裡洞附近海域觸礁沉沒,在海底已經沉寂了千年之久。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出自“黑石號”的瓷碗上寫有“湖南道草市石諸孟子有明樊家記”,系長沙窯所制(約公元820—850年)。丁剛 攝

這一沉船的打撈被考古學家稱為20世紀末最重要、年代最久遠的深海考古發現之一。沉船系阿拉伯人在東非、阿拉伯、印度沿岸使用的雙桅或三桅三角帆船,證實了早期阿拉伯世界與中國之間的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譚海迪告訴筆者,“黑石號”最突出的意義,就在於它證實了中國與西亞之間確實存在一條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黑石號”上最為震撼的寶物之一“勿裡洞大壺”,高逾1米,壺身刻有菱形帶花葉紋樣,可能為河南鞏縣窯所制(約公元825—850年)。丁剛 攝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這是黑石號的復原船模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白釉綠彩高足把壺

這件超過一米高的大型陶瓷器,是在船尾和一批白釉綠彩陶瓷器一起被發現。超大型的把壺,相信是裝飾用。壺身的菱型花葉,顯然有異於中國傳統紋樣,相信是西亞地區的紋飾。

專家相信這大型把壺是在河南鞏縣窯燒製的,燒製年代介於公元825年至850年之間。

日本奈良的法隆寺有一把鍍金、銀銅瓶,造形和這把壺非常相似,只不過那銅瓶年代更早,體積比陶壺小。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據我瞭解,“黑石號”的研究人員主要來自臺灣以及東南亞。臺灣和東南亞把“執壺”習慣稱之為“把壺”。

這件器物按照大陸的命名習慣,當為“白釉綠彩劃花龍首執壺”比較合適。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黑石號的研究專家,根椐這件執壺的超大尺寸(超過1米)推斷其為裝飾性的器物,而非實用器,應該是有道理的。

黑石號,是一艘航行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船。下圖為船上的儲水罐和大盆。罐子大的有一米多高,是越窯產品。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大盆的直徑大概在60釐米,雖是實用器物,但看起來很震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下圖是:大罐子器身的釉面開片紋細圖。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這件很漂亮的魚形器,被命名為“研磨器”。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唐代飲茶和現在不同,是把茶餅碾碎後用水煮來喝的(詳細的唐代茶文化,可見陸羽所著《茶經》一書)。這是黑石號船員用的茶碾。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船員用的研磨器組合照。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非常漂亮的石質萁形硯臺,硯首雕刻一朵蓮花。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出水的匙、手鐲和漆器殘片。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船上還出水了一些東南亞,西亞的器物——唐代時期東南亞的銅鏡和金幣。

我第一次看到東南亞的銅鏡,可惜展介裡並沒有具體地介紹是東南亞哪一個國家的。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船上發現的伊朗和伊拉克等西亞國家的陶器和琉璃器。其實展介裡並沒有說明這件漂亮的琉璃瓶子是唐器還是西亞器。

從行文看,專家是偏重為西亞器的。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處於同樣的水下環境,西亞器明顯地存在比較嚴重的剝釉現象。

嚴格地說,西亞器是“釉陶器”,中唐器是“瓷器”,自然比西亞釉陶器抗腐蝕。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亮的器物——瓷燈籠和油燈。下圖展介裡沒有具體說明燈籠的窯口,我看是越窯。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黃褐釉香薰,器物大概高十幾公分。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比如下面這隻大燻爐,底部造型仿效金屬炭盆,頂部塑有人獸形象,燻煙從力士撐開的獅嘴中嫋嫋飄出......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一組長沙綠釉窯器物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這是綠釉直口雙系罐。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這是渣鬥。有專家把這件渣鬥歸結為仿越窯的綠釉器,我感覺不太合適,這就是一件長沙窯的器物。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綠釉稜腹葫蘆形瓶,綠釉水丞,綠釉蓋盒。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綠釉花口盤,綠釉盞託,盞。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一隻折沿盤,帶“進奉”手劃款。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這一組,應是我們最熟悉的長沙窯器物——貼塑蘸彩壺。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這組壺,給我很震撼的感覺。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花卉紋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釉光非常好,柔和而晶瑩。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鳥紋的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左下角的這個,好像是隻剛剛會飛的小鳥芻,呵呵......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繼續鳥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雲氣紋飾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銅紅釉紋飾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梅花碗+蓮花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魚紋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詩文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幾隻淺腹碗。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鼻飲杯的完整器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海底打撈6萬中國文物叫價3億:中國各博物館嫌貴 來看看有什麼?

下面這組器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黑石號上最為經典的瓷器。

大蓋罐,高度大概50釐米左右。蓋子的弧度和罐身一致,使得這件罐子整體感很強。

重器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