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傳奇故事之倒插竹

大山深處的尋烏縣山峰綿長秀麗,地脈豐潤厚實,這讓畢生與山水打交道的劉江東認定這裡有好的穴位,所以經常徘徊在尋烏等地,一進山就是個把月不止。  劉江東尋找佳穴吉壤的足跡,已經踏遍了和尋烏周邊相連接的閩粵兩省。傳說劉江東在尋龍點穴的過程中,只要發現了好的風水,就會築一個半圓拱形的土堆做好標記。  而這個半圓形的土堆,經過後人證實,是的確存在的,後人也將這種特殊的標記,稱之為“江東窟”。  最初發現“江東窟”奧秘的,傳說又是一百多年以後,在定南和尋烏活動最多的另外一位風水奇人——賴布衣。  根據記載,劉江東尋到的眾多穴場中,有三個最好的的穴場,一個叫觀音姐,一個叫庚姑姐,一個叫癩痢姐。觀音姐穴和庚姑姐穴都是在百餘年後被賴布衣所發現的。  據記載,觀音姐穴被贈予尋烏南橋的袁姓做下風水,而庚姑姐穴給尋烏桂竹帽的彭姓做下風水,兩家人後代發跡榮昌,人丁興旺,時至今日,也都享用著劉江東風水的饋贈。  不過,唯有癩痢姐穴直到今天,還未曾被人所發現。原來,喜歡築“江東窟”的劉江東自己知道,這個癩痢姐穴,可絕不是一般人能夠享用的,正所謂“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帝王穴。  由於劉江東明白,如此帝王穴,只能用於帝王之人使用,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劉江東沒有給癩痢姐留下任何記號,但是他文采橫溢,卻留下了一首歌訣。  這首歌訣時至今日,仍然在尋烏地區流傳著,它就像是劉江東留下的一個千古之謎,等待後來的有緣人去尋找其中的秘密。  歌訣這樣寫道:“面朝九蟠龍,環衛十八柱,頭枕天官璋,腳踏鵝子湖,誰能得正穴,三世列九卿,裔孫布五洲,代代金銀壺。”  這首歌訣代代傳承,也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在尋找這個叫癩痢姐的風水寶地。大家只是發現,在人煙稀少的嶺陽、新村、鵝子湖一帶,方圓十幾裡的範圍內,卻出現了密密麻麻的墳墓,也許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祖墳,可以埋葬在那一片劉江東祖師所點中的風水大地上吧。  其實,這個劉江東祖師所找到的帝王穴,還曾經被一個放鴨子的老漢遭遇過一次,而“倒插竹”的由來,也正因如此。  據說在當地有一位老漢,他放鴨子時暈乎乎的就在山坡上躺了一會兒,沒想到頃刻間,也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一大群密密麻麻的白蟻,很快就把他覆蓋起來,而只剩下兩隻穿草鞋的腳露在外邊。  老漢雲裡霧裡,恍如進入仙境一般,實在醒不過來。許多個時辰以後,老漢的兩個兒子才先找到家裡的這群鴨子,再從熟悉的草鞋中撥開被白蟻包裹著父親。  等老漢醒來的時候,他彷彿得到了仙人的指點一般,一口咬定這裡就是劉江東所點中的癩痢姐風水寶地,而他的兩個兒子卻不以為然。  老漢對此卻深信不疑,並且為了記住地形方位,他從旁邊拔了根竹子倒插在剛才睡覺的地方,以此來作為記號。  在當地民間,客家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一個可以讓自己子孫發跡的風水寶地,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價去換取。所以第二天,老漢穿戴整齊,扛把鋤頭準備在昨天發現的風水寶地上自殉。  可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當他再次來到這一片山坡上的時候,竟發現只在一夜之間,這片山坡上,卻已經長滿了漫山遍野的竹子。  而且,那些竹子,竟和他昨天做了記號的那根一模一樣,都是倒插在地面上的。  有後人為這個傳說配了詩一首詩歌,詩歌中這樣寫道:“得此福地貴可卿,只緣子孫祿相輕,有緣無份做了記,倒插竹子也生根”。據說是從這以後,這種罕見的竹子就年復一年地生長在這一地帶。  事實上,這種“倒插竹”也的確存在。  這種竹子一尺多高,竹竿上面粗下面細,竹葉竹紋均朝下的竹子,當地人都稱之為倒插竹。這種罕見的竹子,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林科院的專家曾經專程到尋烏考察過,還採集了標本帶回北京,實為罕見,無法解釋。其實,從這個故事中不難看出,正是因為劉江東所找到的那塊風水寶地之上,生氣盎然,所以就算是倒插下去的竹子,也一樣可以生根成長,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劉江東祖師在風水之術方面的造詣,已經達到了非凡的水平!

風水傳奇故事之倒插竹

風水傳奇故事之倒插竹

風水傳奇故事之倒插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