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張若昀“超心理學遺傳”,天才孩子開掛人生的祕密

《慶餘年》張若昀“超心理學遺傳”,天才孩子開掛人生的秘密

  • 文 | 拯救知更鳥
  • 字 | 本文共2310字,閱讀約需3分鐘
  • 聲明 | 本文由拯救知更鳥原創,歡迎轉載與交流

由陳道明,張若昀,李沁,吳剛等實力派演員出演的電視劇《慶餘年》正在熱播。這是一部有趣的作品。講的是一個攜帶現代記憶穿越到架空時代的孩子範閒,在架空世界裡用智商和武力碾壓他人的故事。其實,範閒的這種現象有一個學術名稱,叫“超心理學遺傳”,它與“記憶遺傳”一樣,從18世紀到現在,一直是心理學界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

心理學界研究的“記憶遺傳”和電視劇《慶餘年》中的“超心理學遺傳”不一樣。記憶遺傳是從人類進化的角度去研究種群記憶遺傳的問題。而電視劇《慶餘年》中,是一個擁有文學博士學歷和智商的人,直接輪迴轉世,投胎成為一個身體重新成長,記憶和智商卻從文學博士起步的“新人”。

《慶餘年》張若昀“超心理學遺傳”,天才孩子開掛人生的秘密

什麼是記憶遺傳?

最早提出“記憶遺傳”設想的,是佛洛依德早期的學生,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之一的卡爾·榮格。榮格認為,生命都具備“種群記憶”的特徵,每一個種群都有“群體潛意識”,種群的祖先可將記憶、感情和想法遺傳給後代。

根據榮格的理論,我給大家梳理一下幾個種群記憶遺傳的具體例子:

  • 人類:新生嬰兒的吸吮、哭、笑、成年後的性慾等
  • 昆蟲:蜷縮、爬行
  • 魚類:吞吐、搖尾巴
  • 鳥類:鳴叫(布穀鳥不需要學習就能夠發出統一的叫聲)、煽翅

這是從進化的角度,對種群“群體潛意識”研究得出的“記憶遺傳”,心理學家們認為生物的遺傳基因“內存”有限,只能儲存一些最為重要的記憶。比如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就是人類進化過程的產物,遺傳基因默認存儲了這部分記憶,所以嬰兒天生就懂得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措施,如哭泣等。

除了佛洛依德的高徒卡爾•榮格對“記憶遺傳”情有獨鍾,還有許多享譽世界的心理學家先後入坑去研究“記憶遺傳”的問題,但都收效甚微。記憶遺傳風行於19世紀和20世紀,進入現代心理學階段後,遺傳心理學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現代心理學一般認為記憶遺傳理論是錯誤的。然而,直到21世紀初,一些心理學家,如Stuart A. Newman和Gerd B. Müller等,仍然在為記憶遺傳添磚加瓦。

《慶餘年》張若昀“超心理學遺傳”,天才孩子開掛人生的秘密

什麼是“超心理學遺傳”?

19世紀是心理學研究最瘋狂的時期,那個時候人們對心理學的研究可以用痴狂來形容。一些心理學家研究“記憶遺傳”研究到自己精神分裂,誤入歧途。美國心理學家萊因就是其中一員,他所提出的“超心理學”,簡直成了心理學界的玄學。

電視劇《慶餘年》中,範閒攜帶文學博士學歷的記憶和智商,投胎到架空世界,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超心理學遺傳”幻想。超心理學研究者是這樣定義“超心理學遺傳”的:特定的記憶被打包編碼在基因中,這種基因來自前世的記憶。

不過,這種心理玄學很快被正統心理學批判。正統心理學認為:在具有前世記憶的案例中,被測試者和他們關聯到的前世記憶的所述個體並不存在基因或遺傳學上的關聯。現代心理學應當建立在現代生物學的基礎上,遺傳性狀具有傾向性,即:遺傳性狀僅以傾向性編碼,從而能以特定方式對環境刺激作出反應,而並沒有編碼實際的記憶或具體的體驗。

上邊的理論看不懂不要緊,我們來看看超心理學研究都用什麼案例去研究的。

天才是超心理學遺傳現象的產物

《慶餘年》張若昀“超心理學遺傳”,天才孩子開掛人生的秘密

案例1::天才少年,大將軍霍去病

霍去病17歲的時候第一次出征,長途奔襲,以弱勝強大破匈奴。一戰封侯。此後的幾年,霍去病幾次出征匈奴,戰無不勝。21歲,霍去病受封大司馬。成為大漢王朝兩個最高軍事統帥的其中一個。想一想,我們17歲在幹什麼?初中剛畢業啊!21歲呢?我們可能還在大學裡熬夜打遊戲。

所以超心理學研究者認為,霍去病攜帶的是一個50歲老將軍的記憶投胎的,否則,憑他17歲的年紀,心智都沒有發育完整,知識都還沒學完,更不用說要積累閱歷和實踐經驗了。

案例2:天才詩人倉央嘉措

終其一生,倉央嘉措僅僅23歲的生命,卻摘得了著名詩人,政治家的頭銜。生於1683年(清朝康熙年間)的倉央嘉措,父母都是農奴,所以他出生後並沒有受過文化教育。倉央嘉措14歲的時候,被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從此對他進行了全面文化教育。

14歲開始受教,23歲圓寂。倉央嘉措在9年時間裡不僅成為留名青史的政治人物,還成為著名詩人。他的詩作流傳至今,數百年長盛不衰。

這種“如有神助”的開掛人生,自然也被超心理學研究者認為是攜帶前世記憶遺傳的典型代表。

《慶餘年》張若昀“超心理學遺傳”,天才孩子開掛人生的秘密

記憶遺傳研究的現狀

不過,超心理學的研究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反而越來越脫離實際,走進了一條幽暗的死衚衕。

這種玄乎其玄的學問,也遭到正統心理學的批判,逐漸被邊沿化。目前也只有文藝創作會對超心理學進行天馬行空的幻想。恐怕,連文藝創作者都不知道這種腦洞大開的操作,有一個學術名字叫做“超心理學”。

攜帶基因傳世投胎的“超心理學”走進了死衚衕,種群“記憶遺傳”卻生機盎然。無論是心理學研究趨於理性的西方還是心理學研究方興未艾的東方,對“記憶遺傳”都保持很高的研究熱情。

記憶遺傳是客觀存在的,但其心理和生理遺傳密碼仍未被破解。所以記憶遺傳被心理學家們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仍然未有突破性的進展。想要論證記憶遺傳的存在其實不難,我們來解一道題邏輯題就能搞清楚:

  • 已知,人類的智商由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來組成,且人的智商可以通過學習,培養和鍛鍊來提高;
  • 又知,孩子的智商(初始智商)從父母的遺傳基因中遺傳而來;
  • 求解:人的記憶會不會遺傳?(歡迎大家踴躍解題)
《慶餘年》張若昀“超心理學遺傳”,天才孩子開掛人生的秘密

寫在最後

《慶餘年》打開的腦洞,超心理學也填補不了

我們都知道,文藝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慶餘年》中,張若昀飾演的範閒就是一個“超心理學遺傳”的產物。在心理學上,研究者們為記憶遺傳,超心理學遺傳吵了幾百年,而在文學作品上,這卻成了非常有趣的題材。記憶遺傳也好,超心理學遺傳也好,做人最重要是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