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懂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我們懂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如果我們真懂得了那麼多道理,自然就會過好自己的一生。關鍵是我們所認為懂得了的道理,只不過是別人經行為實踐後總結出的別人的道理,而不是經由自己行為驗證而內化於心的真知。

世上的理論千千萬,你就是都學會了也只是一個行走的書櫥。讀再多的育兒書,也無助於培養大格局的孩子,看再多的游泳理論書,不下水也是白搭。關鍵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為什麼我們懂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果,知和行就像是硬幣的正反面,事物的一體兩面本就是一個事物,是我們的知障強行將一個事物分成了兩部分,製造了兩個概念,有了分別心自然就會分別對待。

我們所有的知識都開始於感性,然後進入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當對於知和行的認識處於知性階段時兩者是分開的,是看似聯繫緊密其實是被各自獨立割裂開的。只有達到知行合一的階段兩者才會合一,實現兼容圓融,運化於心。

為什麼我們懂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比如在佛法修行中,就講到要“理上先悟,事上漸修”,悟明白了道理只是開始,關鍵是要按理行事,在以後的事上磨練修行,才能從知性上升到理性,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蘇東坡曾感覺修習佛法有所心得,寫下“八風吹不動,穩坐紫金蓮”讓書童送給江東佛印大師一看。誰知佛印大師二話沒說在詩的下方批了一個"屁"字,書童回來報與蘇東坡,他氣憤難當,連夜備船過江找佛印大師一問。見了佛印大師,沒等蘇東坡說話,佛印又遞上一首八字詩句“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東”。這就是靜處道理滿腹,動時東倒西歪的典型公案了。

為什麼我們懂了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深受自己潛意識層次思維控制的木偶,是潛意識的僕人,而潛意識就像隱藏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我們懂得那麼多道理也只是在意識層面懂得,遠遠沒有達到把道理根植到深層潛意識裡讓他再自然本能地反作用於我們自己的地步,也就是說我們懂得的道理只是淺知,而不是深知,它還無法輔佐我們過好這一生,唯有通過行動深化、情感加強這些普通人懶得去做的行動措施,道理才能一步步深入內心,根植於意識潛層,從而達到自然流露指導人生的作用。

實踐出真知,只有自我實踐才能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