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武器戈的還原圖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各諸侯國雖然在名義上是周朝的臣子,但是自武王分封之後,周王室逐漸失去了對諸侯國的統治,國境內的一百餘個諸侯國為了搶奪資源,增加實力,開始了針對其他諸侯國的兼併戰爭,實力弱小的諸侯國逐漸消失,成為了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的組成部分。天下一時烽煙四起,戰火不斷,動輒爆發參戰兵力達到十幾萬、幾十萬的大型戰役。

在春秋戰國時期,部隊作戰的主要武器是戈,這點在很多影視劇中也有很好的體現。戈是中國古代一種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的木柄曲頭兵器。其構造一般為平頭,橫刃前鋒,垂直裝柄。其端首處有橫向伸出的短刃,刃鋒向內,可橫擊,又可用於勾殺;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

戈能從眾多武器之中脫穎而出,作為主要戰鬥武器貫穿了商、周乃至漢朝的歷史,充分說明了其符合當時的戰爭需要,具有普遍性和適應性。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古人用烽火臺傳遞軍情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種類的武器被研發出來,並且通過了實戰的檢驗,尤其是刀和槍取代了戈,成為部隊的主要作戰裝備,而風靡一時的戈卻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比起我們熟悉的刀和槍,戈既具有功能多樣、廣泛應用的優勢,也具有持續作戰能力弱、需要其他兵種配合的劣勢;這並不單單是武器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也和當時的主要作戰方式和作戰兵種有關。武器只是一種工具,之所以被選擇是因為要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在騎兵逐漸取代戰車的功能後,以及冶煉工藝的進一步發展,更優秀的刀、槍取代了戈,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潮流。

戈兼具割刺和勾掃功能

很多人聽說過一句話叫化干戈為玉帛,這裡邊"幹"和"戈"都是武器,代指戰爭。在華夏文明史中,干戈這個詞出現的頻率非常多,出現的時期也比較早。據《史記·十二本紀·五帝本紀》中記載: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

從上述史料我們可以發現,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有了干戈這個詞語,說明干戈可以看作是最早期的武器。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遠古人使用的武器是戈的雛形

在原始時代,人們並不會製作工具,只能從自然中尋找天然材料用來保護自己,幹是分杈的樹枝,用來抵禦野獸與敵人的進犯,是原始社會時人類的防禦武器;戈則是在木杆上縛上刃狀物,或收穫,或狩獵,後來發展成兵器。

戰國時期的戈就是從遠古時代發展而來,但是在此基礎上有有了巨大的改進。戈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

  • 其中"援"是是戈的最前端的凸出部分,就是平出的刃,上下兩刃,前有尖鋒。用來勾啄和刺擊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位。
  • "胡"是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
  • "內"則是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戈的各個部位名稱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發現,戈更類似於是刀、槍的結合體,兼具切割和刺擊的功能;除此之外,戈因為其前端有兩個支點,接觸面積更多,所以可以避免打滑,還有勾掃的功能。但是武器並不是功能越多越好,武器最重要的是要針對不同敵人和不同情況起到殺傷作用,所以功能要極其具有針對性,如此多的功能集中在一個武器上,反而證明了當時的武器水平落後,也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戰鬥水準低下的事實。

春秋戰國早期的戰爭主要是約期列陣而戰,兩邊在開闊地帶擺好架勢,戰車在前,步兵在後,一起衝鋒廝殺,完完全全是肌肉力量的絞殺,比較公平。所以在兩邊看來武器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士兵數量多少反而更加重要,因此許多年來,戈一直因為戰爭形式沒有發生改變而成為了主要的武器。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古代的槍頭

但是後來隨著許多軍事家和兵法家發明了更豐富的戰術和戰法,戰爭形式更加多變,尤其是在伏擊戰興起後,更多的將領更加註重地形、計謀、士氣、環境等因素,從而出現了單獨使用戰車或者弓箭手攻擊對方步兵之類的跨兵種作戰的局面,因此大大減少了雙方直接衝擊的機會,戈雖然是當時正面交鋒的第一選擇,但是卻逐漸得不到施展的機會。並且為了使同樣數量的士兵在戰爭中更具備針對性,部隊必須根據戰爭需求配備更多樣化的武器,所以戈兵數量開始減少,戈的使用頻率也大幅度降低,其他武器開始被裝備並廣泛應用,這也為後來更具有針對性的刀、槍走上歷史舞臺埋下了伏筆。

騎步作戰取代車步作戰

車戰的普及也是戈能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因,我們知道,衡量當時各國的軍事力量主要是戰車的數量,比如說千乘之國和萬乘之國,就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是軍事強國的標準,戰車越多,國家軍事力量越強大,反之亦然。一輛戰車要配備幾十人不等的作戰步兵,有時戰車上還會配置弓箭兵,趙國、燕國這類靠近遊牧民族的養馬大國甚至還會有騎兵協同作戰。要想消滅不同的兵種,就必須有不同的針對辦法。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持戈的魏武卒士兵

比如戰國時期著名的特種部隊魏武卒,每個士兵都需要攜帶不同類型的武器,來應對有可能遇到的各類兵種。據《荀子·議兵》中記載: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魏武卒的士兵都是通過層層選拔和嚴苛訓練打造的強大士兵,體能遠非普通士兵可以相比的。而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戈的多功能性就體現出來了。

不管對面是戰車、騎兵、步兵和弓箭兵,持戈的普通士兵都有希望將對方擊殺,但是這些兵種的擊殺方式明顯是不同的。比如面對對方的戰車兵,需要讓他失去在戰車上的立足點,這個時候大面積的勾掃要優於刺擊;面對對方的步兵時,刺擊和勾割是更好的選擇;面對對方的騎兵時,撞擊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接近了對方的弓箭兵,那麼長戈揮起,隨便收割。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奔馳的趙國騎兵

但是隨著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飼養和繁殖馬匹的能力得到了巨大提高,尤其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騎兵的威力被世人熟知,騎步作戰取代車步作戰成為了當時的主流,這也導致戰車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為什麼車戰的退出導致了戈兵失寵呢?這是因為在戰車之後的時代,弓箭兵、弩兵大行其道,戰爭開始之前雙方首先用遠程兵器對敵方進行殺傷。這就逼得騎兵必須衝鋒,力圖突破對方的首道防線去瓦解遠程部隊的威脅。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古代長刀

如果用戈來武裝騎兵,這樣可行嗎?答案是並不可行,騎兵的優勢在於衝擊力,不像其他部隊來回糾纏。所以穿刺能力更勝於戈的槍成為了武裝騎兵的第一選擇,由於不需要考慮槍刃側面的功能,所以槍尖的鋒利程度遠遠超過戈,和敵人接觸的時候由於受力面積小,更容易刺穿鎧甲或者血肉,即使無法有效刺穿也可以憑藉戰馬衝起來的勢能將對方擊飛。

馬刀也是一樣的原理,只保留劈砍一項功能,將刀刃的距離加大,由於不用考慮勾掃功能,所以刀刃從之前的"L"型變成了"l"型,這樣的好處是不留死角,殺傷力更強,一條直線都會被其傷害,而如果使用戈的時候,很多時候會出現"胡尖"、"援尖"卡在了對方士兵的鎧甲上,鋒利的刀刃無法觸及有效部位,無法造成殺傷。這也是刀、槍取代了戈的重要原因。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出土的青銅戈

冶煉金屬能力逐步提高

事實上,戈本身也被當作一種儀仗器物,在祭祀時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據《禮記·檀弓下》中記載:

"孔子善殷。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所以異於生也。喪有死之道焉。先王之所難言也。喪之朝也,順死者之孝心也,其哀離其室也,故至於祖考之廟而後行。殷朝而殯於祖,周朝而遂葬。"

不過在鐵器時代來臨後,戈的功能慢慢向儀仗器物發展,失去了戰鬥功能。

冶煉金屬能力的提高是戈退出歷史舞臺的重要原因,上文我們提到,戈的功能比較多,包括"胡"、"援"和二者的連接處皆可以對敵方士兵造成殺傷,但是功能多不代表先進,這裡邊其實也有當時冶煉能力不足的因素。

後世發掘的出土戈基本都是青銅鍛造的。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純銅(紫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與純銅(紫銅)相比,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鑄造性好,耐磨且化學性質穩定。雖然青銅器時代標誌著人類歷史走進了一個新時代,但這個新時代那是對於石器時代來說的,對於鐵器來說,青銅器的硬度和耐磨度差了不知道幾個檔次。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崩刃的刀

筆者認為,正是由於青銅器的的硬度和耐磨度遠遠低於鐵器,所以人們也逐漸發現在戰場上,青銅打造的戰戈在經過多次使用後,會嚴重磨損,刃口平滑或者卷崩,失去作戰能力,所以不得不打造出多個具有殺傷力的部位來延長其使用壽命。

但是隨著後來金屬冶煉能力逐步提高,鐵器佔據了歷史的主要舞臺,鐵製刀槍雖然功能單一,但是持續作戰能力強。士兵使用鐵製的刀槍在戰場經過了長期的廝殺後,雖然鐵製的武器也會磨損,但是其磨損程度必定遠遠低於青銅戈。

舉個例子

  • 士兵使用鐵製的槍是用來刺擊的,在開戰之前槍尖是一個尖銳的"點"。當這個"點"多次和敵人的肌肉、骨骼、鎧甲、盾牌接觸後,必定會被磨損成一個面而失去殺傷能力,但是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上千次的刺擊,也就是說士兵有上千次殺死敵人的機會。而士兵用戈和敵人進行對戰時,雖然戈有兩到三個部位可以產生殺傷,但是三個部位在幾百次磨損後都會失去殺傷能力,無法對敵人造成殺傷。所以雖然槍的功能少,但是可持續作戰能力強大,刀也是這樣的道理。這些兵器都是因為冶煉金屬能力的提高而主動拋棄一部分功能,但是通過實戰的檢驗我們可以看到,鐵製刀槍的實用性遠遠超過了青銅戈,這也是後來戈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的重要原因。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戈已經融入到華夏文明中

結語

戈在華夏文明中佔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是先秦時代主要兵器之一,對後來兵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滲透到古代文化中,和戈有關的成語數不勝數,比如金戈鐵馬、大動干戈、枕戈待旦、反戈一擊、止戈為武。戈是從石器時代時期捆綁著尖銳物品的木棍發展而來,其見證了古人在和自然鬥爭中的探索和發展過程,並且在商、周、西漢時期引領了接近一千年的戰爭潮流,天下各諸侯國雖然發展方向不盡相同,但是卻出奇一致地將戈作為武裝部隊的重要武器,其歷史價值可見一斑。

戈的功能多樣,兼具刺、割、劃多種功能,尤其是在以戰車協同步兵作戰的春秋戰國時期,戈兵因為能剋制多種兵種而得到了各國的喜愛,曾被列為車戰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為兵器的統稱。而且戈的形式比較統一,生產過程容易被學習和模仿,春秋戰國時期政權更迭頻繁,諸侯重視軍事力量的數量,但是缺乏精力和資源去進行武器的研發,所以他們更願意去使用現有的兵器,這一局面直到東漢才被改變。

淺談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武器戈,為何卻在後世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三國時代已經見不到戈的身影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功能多樣、廣泛應用的戈的劣勢也逐漸顯現出來,那就是戈兵只有在其他兵種的配合下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看似功能多樣,但是可持續作戰能力弱。在較為早期的歷史中,由於戰爭形式單一,戰爭手段缺乏變化,戈尚且被部隊普遍接受。雖然春秋戰國時期的戈存在著地區差異和時間差異,可是整體上來說大同小異,缺乏變化,戰爭形式已經發生了改變而自身卻不一起改變,這也是戈後來退出歷史舞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猛將呂布所使用的方天畫戟,典韋使用的雙鐵戟,其實就是由戈發展而來,同樣因為容易在戰爭中被鉤住"耳"而無法被廣泛應用,事實上,在秦朝末年,戈就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漢代唯一的一種銅戈被命名為雞鳴戟或雄戟。從此之後,除了儀仗部隊外,戈也徹底在歷史上失去了蹤跡,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戈已經超出了軍事範疇,成為華夏文明中的一種符號,這也是其存在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史記·十二本紀·五帝本紀》

2《荀子·議兵》

3《禮記·檀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