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威尼斯一週被淹三次:一個耗費 60億歐元的“水”工程

威尼斯是意大利乃至歐洲的著名水城,不管是歷史上還是在文學作品中威尼斯都留下了足夠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座城市有慵懶也有繁忙,在歷史中它有過商業的高度繁榮,而隨著貿易重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以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和人文優勢成為了一座旅遊名城。

“水城”威尼斯一週被淹三次:一個耗費 60億歐元的“水”工程

不過就在近日這座享譽國際的水城卻遭遇了海水倒灌的洪水之困,據報道就在上週期間,水城先後經歷了三次海水倒灌。航運和水利讓這座城市揚名內外,但是來自於水的“威脅”也一直存在,過去的歷史中威尼斯城就經歷過數次特大的水災侵害。

時間回到1966年,這也是威尼斯城遭遇水患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海水倒灌,內河、洩湖體系崩潰,全城遭遇洪水浸泡,地標廣場聖馬可記錄的當時水位峰值1.94米。在這一次的洪水中建築損壞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此外還有超過數百個家庭受到影響,死亡人數過百...

“水城”威尼斯一週被淹三次:一個耗費 60億歐元的“水”工程

跨越半個世紀,威尼斯城的人工瀉湖以及運河體系都經歷了數次修繕和科學優化,但是水患之災依舊無法阻擋。自1960年以來威尼斯城水位超出警戒線的次數多大19次,而這次水淹威尼斯的“盛況”不比當年弱多少,聖馬可廣場記錄的水位峰值1.87達到歷史第二高度。

“水城”威尼斯一週被淹三次:一個耗費 60億歐元的“水”工程

本次水災淹沒了威尼斯區域七成以上的陸地,上百座教堂以及古建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來到聖馬可大教堂以及拉菲尼斯歌劇院,難得一見的水淹場面此時也成了現實。洪水之下當地人們的生活出行都受到了極大影響,而洪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超過了10億歐元。

雖然威尼斯正面的聲音在安慰眾人“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但是來自各界的怨聲依舊持續,實際上自1966年以來威尼斯政府就高度重視水患的解決,為此甚至不惜將大部分行政經費用於公共設施和水利建設。

“水城”威尼斯一週被淹三次:一個耗費 60億歐元的“水”工程

在03年的時候決策者宣佈啟動一項可以有效預防水患的項目——mose系統。該項目用“聲勢浩大”來形容也不為過,被寄予厚望的mose系統先後投入了60億歐元,即便如此該系統也沒有如與相伴達到很高的完成度。

十幾年過去了,mose系統在這次水患下顯得“弱小又無助”,在連續三次的海水倒灌下多少顯得有些無力。人們不禁發問60億的工程真的如此不堪嗎?威尼斯城作為水上都市,在人工洩湖和運河體系上的優化持續多年,但是每每遇到海水倒灌的強烈衝擊依舊脆弱。

“水城”威尼斯一週被淹三次:一個耗費 60億歐元的“水”工程

即便是加上了mose系統依舊不堪,水城的“水”項目在經歷這次事件後再度招來了質疑。客觀上的原因尚且可以推卸到溫室效應導致的海平面上升,亦或是過去地下水的過度開採導致城市下沉,甚至是板塊運動也是海水倒灌的“罪魁禍首”,但是在耗費巨大財力建立抗洪工事之後依舊不見效果,這背後的原因值得人深思。

“水城”威尼斯一週被淹三次:一個耗費 60億歐元的“水”工程

雖然不斷有聲音在安慰內心受傷的民眾,但是洪水尚未褪去,可以預想在這場洪水中又會有不少古建築的地基被衝擊、被“掏空”。聯想此前在大火中轟然倒塌的聖母院高塔,雖然威尼斯不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但是不可避免地也會產生緊迫感,這個兼具歷史人文以及豐富地理特色的城市留給旅者們的時間是不是也應該抓緊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