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文|陽光下的小馬駒

朋友是一名小學教師,最近她們學校在評選優秀教師,經過前幾次的失敗之後,她又一次成功落選了。

朋友出身於農村家庭,家裡有三個孩子。日子雖不富裕,但一家人倒也過得幸福。後來朋友考上了大學,日子就變了,她開始看不上自己的父母。每當自己表現不理想的時候,她就會怪父母沒有給自己提供一個好的環境,怪父母沒有文化影響了她的發展。

這次也是一樣的。她沒有被選上優秀教師,就怪父母沒有幫她打點關係,自己才會一直失敗。只是她沒有想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怎麼能將自己的失敗怪罪於父母呢?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這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如此說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富豪”。然而總有人在抱怨自己的出身不好,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好好教育自己,將自己不成功和不幸福的原因全都歸結於父母。難道這真的是父母的錯麼?

為什麼不想想自己的原因,為什麼別人能成功,就自己不行。總是怪父母不夠好,自己又努力了多少呢?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小雅·蓼莪)。古人都知道要感恩父母,為何我們就忘了這個傳統美德呢?不管自己的人生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不應該忘記父母的恩情。失意之處,不要責怪父母,要考慮自己的責任;得意之時,不要遺忘父母,要扛起自己的擔當。

01 失意之處,莫怪父母

2015年《超級演說家》播出的時候,崔萬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崔萬志生於一個農戶家庭,出生時因臍帶繞頸,導致大腦缺氧,最終造成他行走不便,口齒不清。

中考的時候,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所重點高中錄取。報道那天,學校因為他殘疾,覺得就算他考上了大學也不會被錄取,並將他趕出了學校。崔萬志的父親,跪在校門口,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他求來一個機會。父親的這一跪,深深地刺痛了崔萬志的心。

崔萬志在演講中說,當時他非常地恨,恨命運對他為何如此不公。但父親告訴他,

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於是,他堅持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後來,大學畢業求職,他投了上百份簡歷,每天跑人才市場,卻沒有一家單位要他。崔萬志最後一次求職,同樣是因為身體殘疾,面試官讓他快點走開,免得影響後面的人。

這一次崔萬志終於忍不住了,他站在刺骨的寒風裡大喊“我要養活我自己”。彼時,他仍記得父親說過,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

再後來,崔萬志擺過地攤,也做過生意。他開的書店被燒,開的超市被偷,開的網吧被拆了一次又一次,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

終於,他成功了。2008年崔萬志註冊了自己的蝶戀公司,併入駐“淘寶商城”,現在他的淘寶店在天貓排名第一。就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他還被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授予“誠信之星”的稱號。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同樣出身於農村家庭,為何我的朋友總覺得父母虧欠了自己,而崔萬志卻對父母沒有絲毫的抱怨?我想這就是崔萬志成功的原因。

即便身體殘疾,他也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他深知生活是自己的,即便是父母,也無法代替我們生活。只有自己強大了,生活才會越變越好。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父母是愛我們的,只是每個父母的人生閱歷不同,他們給孩子創造的環境不同,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也不同,自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經歷也就不同。

我們應該正視這份獨一無二,

失意之處莫怪父母,才是最好的孝順

02 得意之時,莫忘恩情

人有失意之處就有得意之時,失意時莫怪是尊重,得意時莫忘是感恩

彭于晏在娛樂圈是出了名的孝子,他自小父母離異,媽媽打著兩份工獨自撫養著姐弟三人。

彭于晏2002年憑藉電視劇《愛情白皮書》進軍娛樂圈,十幾年的時間,他拍了很多電影,也獲得過很多的榮譽。去年,他還被邀請擔任野生救援公益大使,拍攝紀錄片《海龜奇緣》。如此看來,他已經是一位成功人士,處在人生得意之時。那麼,他又是怎樣對待自己母親的呢?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正如李商隱詩中所說,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彭于晏也將回報母親,當做自己的畢生追求。

“我媽媽曾經有過夢想,就是帶我外婆去環遊世界。但在她還沒有能力做到的時候,外婆就去世了,媽媽想起來就覺得後悔。現在她年紀也大了,我覺得我有能力一定要帶她和我的兩個姐姐到處走走。”他這麼說,也這麼做了。

工作拍戲之餘,他經常帶著母親旅行,品嚐美味的食物,觀看怡人的風景。每到一個地方,沒吃一次美食,他都要和母親拍照留念,一張張溫馨的照片背後是對母親深深的愛。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對你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的母親,我的家人”他說,我一直努力工作,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榜樣,得意之時莫忘父母,才是最大的善良

03 感恩之心常在,生活無限精彩。

除去失意之處和得意之時,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柴米油鹽的瑣碎和平凡。然而,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才能體現人的本性。不管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不能責怪父母。因為成功與否是我們自己的事,不能因為那是生養我們的父母,就可以肆意妄為。

十月懷胎的苦痛,長大成人的艱辛,都並非一般人能夠忍受,我們要時刻存有感恩之心,感謝父母的生養。

我們要珍惜生命。這世上,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了。美國時間19日,36歲的華人陳勤,在臉書總部跳樓自殺。據瞭解,陳勤是因為季度考核業績不佳,將面臨失業和離開美國的壓力。

對陳勤來說,也許死亡就等於解脫。但對於他的父母來說,餘生都要在痛苦中度過。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無語言說。

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為了自己,也為了父母。

我們要做好自己。活著已是人生最大的幸運,但做自己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些時候,我們之所以會抱怨父母,是因為我們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他們以為的人生,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父母對我們的教誨,出發點是好的,他們總想把最好的給我們,總想給我們傳授一點經驗,免得我們走彎路。然而,他們不知道,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生,才更有意義。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可以自己選擇的自由。

努力才是同往自由的必經之路,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本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只有做好自己,我們才能有多餘的能量去愛父母,愛家人。

我們要學會孝順。不是每個父母都知道怎樣和孩子相處,當然,也不是每個孩子都知道怎樣孝敬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嘗試著教導我們,也許好也許不好,但這都是愛的過程。現在,我們也要學習孝順父母,也許開心也許惆悵,但這也是愛的過程。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不管父母曾經做過什麼,當我們開始用心去孝順的時候,我們也在和自己的過去和解,內心的釋然會讓生活更加輕鬆。

你不成功,難道是父母的錯麼?

和父母少一句爭吵是孝順,與父母多聊一次天是孝順,同父母手牽手散步是孝順,努力讓自己幸福也是孝順。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能拉進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

請少一點抱怨,多一點主動,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後悔莫及。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敬重父母,熱愛生活。

作者介紹:陽光下的小馬駒,90後寶媽,用文字記錄生活,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