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首日不安排教學任務!海南“開學第一課”是這樣上的

4月7日是我省高三、初三年級開學的日子。早上7點半,莊嚴的國歌聲在海南華僑中學響起,該校師生精神抖擻,肅立面向教室內的國旗敬禮。

度過了“史上最漫長的寒假”,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考驗,再次走進熟悉的校園,師生的心中百感交集。

根據省教育廳統一部署,開學當天,各地各校均不安排教學任務,而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生活觀、生命觀、生態觀”教育和防疫知識教育等作為教育內容,精心組織了“開學第一課”活動。

激勵:見證歷史不如創造歷史

“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我們被迫按下了生活的暫停鍵,我們的日子出現了‘空白’。”海南中學的“開學第一課”上,該校校長馬向陽告訴同學們,實際上,這個看似空白的假期並非空白,一場凝心聚力、克難攻堅的全民戰“疫”,在驚心動魄地進行著。

隨著他的動情講述,同學們看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看到了年邁的科學家衝鋒陷陣,國士無雙;看到了共產黨員初心不改,使命必達;看到了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披甲上陣,齊聚湖北……馬向陽說:“他們是戰'疫'最前線的勇士,是國家和人民的英雄。因為他們,這個國家可歌可泣的歷史沒有在這個春天留下空白!”

為了讓孩子們聽得懂、記得住、有啟發,海南華僑中學觀瀾湖學校校長許亞鵬在“開學第一課”中融入了青少年熟悉的案例,對大家進行心理疏導和激勵。比如,他以電影《攀登者》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很多網友調侃,這屆高三很倒黴:出生遇非典,高考遇新冠,臨近高考又遇延期。真的是這樣的嗎?我認為,當災難落到一代人的頭上,見證歷史不如創造歷史。歲月崢嶸須奮勉,年華易逝莫蹉跎。”

防護:確保校園“一方淨土”

防疫知識也是“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

在海口市秀峰實驗學校,400餘名初三學生佩戴口罩,按照間隔1米的距離齊聚體育館,在海口市濱濂社區衛生服務站防疫專家的帶領下,接受了口罩佩戴法、七步洗手法等基礎防疫知識培訓。該校校長李玲透露:“這些防疫專家是省衛健委指定派駐到我們學校的,接下來他們還將指導和幫助我們做好防疫和應急處置工作。”

“我們‘開學第一課’的一個側重點,就是加強在校學生的防疫意識。”海南華僑中學副校長王千學介紹,課上,學校還教會學生使用體溫槍,並組織他們在正式開課後對進教室上課的教師進行體溫檢測,通過不斷豐富學生的防控知識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自覺做好科學防護,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確保校園“一方淨土”,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海南日報記者瞭解到,還有部分學校借力媒體,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如多所學校滾動播放省教育廳出品的宣傳片《2020海南省中學、中職學校春季開學新冠肺炎防疫規範》,文昌中學、中央民大附中海南陵水分校等組織學生觀看海南日報新媒體出品的抗疫題材微電影《椰子俠》等等,讓愛國主義教育、“三生”教育和防疫知識教育深入人心。

提醒:儘快收心,千萬安心

上完這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北京師範大學海口附屬學校初三學生李恆銘很受鼓舞和激勵:“這次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力量,併為之振奮和自豪。我要像那些抗疫英雄一樣,生出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馬上調整心態,全身心投入複習,為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而努力奮鬥!”

“雖然警報已經解除,我們已經正式開學,但是疫情並沒有完全結束,我們還有必要保持高度警惕。”“開學第一課”後,海南華僑中學初三學生符哲聞和同學們交流,如何通過佩戴口罩、減少交流、保持空氣流通等方式做好防護工作,“我們必須儘快調整狀態、保持健康,全力以赴迎接中考。”

接下來,我省各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將陸續全面開學。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海師附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惠君建議,要在“收心”“安心”這兩個關鍵詞上做文章:“所謂‘收心’,是要儘快將學生的心思聚焦到新學期的學習任務上來;所謂‘安心’,是要增加學生校園生活的穩定感和掌控感,除了做足防控措施、建立穩定秩序之外,學校還應該給大家提供安全的求助渠道,包括應急處置、心理輔導的求助電話和場所等。”

“疫情多少會帶來人的身心應激反應,這些應激反應包括認知上的混亂不確定、情緒上的焦慮惶恐擔心、行為上的遲緩麻木、軀體上的身心症狀等。只有心理整理好了,人們才能更好地前行。”李惠君呼籲各地各校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對於部分學生擔心疫情影響中考、高考發揮的情況,希望大家不要用擔心來消耗內心的能量,而是用希望來增強內心的力量,“我們不如把擔憂失利變成希望成功,把中考、高考的目標寫下來,每天默唸於心,以此激勵自己用行動向希望達成的目標靠近。”

原標題:開學首日不安排教學任務 海南“開學第一課”是這樣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