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小編是山西人,小時候經常聽到街上叫賣的胡麻油,而且小時候一直吃這種油。後來,隨著見識到的食用油種類的增多,對小時候的這種油越來越感興趣了,今天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這種油。

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被北方人稱作胡麻的作物,其真實學名叫亞麻,在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地區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亞麻,是亞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成纖維用亞麻、油用亞麻和油纖兼用亞麻三種類型。咱們用來榨油的就是油用亞麻。

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敦煌壁畫中的張騫出塞

亞麻相傳為公元前2世紀漢代張騫出塞帶回的植物,為了區分中原地區本就有的大麻,火麻,而以亞麻稱之,在新疆、甘肅、寧夏、東北地區開始種植。在這些地區和北方地區,胡麻一直都是胡麻,從未將胡麻的帽子扣在芝麻的頭上,起初只是作為藥用,而到了16世紀才開始用其種子榨油。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我國華北、西北、東北高寒地區種植的主要油料作物,因來源胡地,故自漢時起也稱之為胡麻。

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那市面上的亞麻籽油和胡麻油又有啥區別呢?

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由於胡麻的產量很低,傳統種植中還要摻入黃菜籽進行套種,菜籽株高1米以上而胡麻株高一般0.5米左右,這樣就形成上下兩層作物,互不影響生長,而且都是油料作物。這樣的種植方式也是當地農民為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畝產而設計的。

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傳統意義上的胡麻油,依照種植收穫後的比例進行壓榨,是含有一定黃菜籽油的,所以有些人吃著覺得總有一股菜籽油味。傳統壓榨出來的胡麻油是經過熱處理的,所以是熱榨油,價格便宜實惠,一般不純,營養價值比較低。主要用於當地農戶日常炒菜。

北方人吃的胡麻油是怎麼來的呢?

現在進入現代化大規模種植以後,便不存在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而摻種油菜問題了,所以說現在的胡麻油也應是由亞麻籽100%壓榨成的,否則有摻假的嫌疑。

亞麻籽油是亞麻籽用冷榨工藝或精煉工藝加工而成的油。這時,首先他是純的亞麻籽油,沒有其他種油摻在裡面;其次,加工工藝和傳統的胡麻油也是不同的,更乾淨、衛生,等級更高。特別是冷榨的亞麻籽油,很好地保持的阿爾法亞麻酸的活性,是真正對身體健康有益的好油。

阿爾法亞麻酸又名"α-亞麻酸"是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須脂肪酸,阿爾法亞麻酸(α-Linolenic Acid,α-LNA,全順式9,12,15- 十八碳三烯酸)對於人類決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它對於人類的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阿爾法亞麻酸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必需脂肪酸。阿爾法亞麻酸是一種生命核心物質,是構成人體腦細胞和組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人類一生中每天都需要的一種營養素。

而精煉的亞麻籽油,雖然更純淨了,但對於身體健康來說,實際上並不比胡麻油和冷榨的亞麻籽油好,因為精煉的過程要經過200度以上的高溫,ω-3脂肪酸的營養全部破壞,也把亞麻籽裡面的磷脂和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等微量元素也去除乾淨了。只剩下純熱量,其實和亞麻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ω-3脂肪酸,成分主要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促進甘油三酯的降低,有益心臟健康,對人體多種疾病有治療效果。還有研究表明ω-3脂肪酸可有助於其他一些狀況——類風溼關節炎、抑鬱和其他病症。

ω-3脂肪酸是人類必需的營養,但人的體內不能自身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脂肪酸和維生素、氨基酸一樣,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自身無法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兩種必需脂肪酸之一。

所以說,市面上的亞麻籽油和胡麻油,實質上都是亞麻籽油。看完介紹之後您明白了嗎?歡迎和小編互動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