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堪比“病毒庫”,為何還能如此長壽

新年鐘聲拉響之後,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席捲整個華夏,而且患病人數不斷增多,此次病毒的嚴重性已經超過17年前的非典,在每天媒體數據顯示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速度之快,覆蓋面積之大。

經過國家派專家成員重點調查發現這個病毒來源於人類非法交易野生動物,而使病毒有機可乘傳入人類身上,導致該病毒肆意傳播。而這些病毒的原宿主就是蝙蝠。然而還有人有愛吃蝙蝠的癖好,殊不知蝙蝠體內簡直就是一個病毒庫。


蝙蝠堪比“病毒庫”,為何還能如此長壽

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還能這樣長壽呢?

相關科學家曾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蝙蝠作為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與那些鳥類相比是天生就沒有優勢的。飛行動物有一點比較特殊,那就是運動量相對比較大,那麼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正常的哺乳動物細胞質內是不含有DNA的,如果出現免疫系統會會立刻偵察出這些物質進行清除,而病毒就是以DNA或者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特殊生物。在常規情況下,病毒入侵身體需要進行清理。但是蝙蝠為了飛行產生這些遊離的DNA片段就是正常情況,在長時間的進化發展下就接受了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蝙蝠身體內的特殊環境讓病毒可以在蝙蝠身體內和細胞共生。

研究發現,蝙蝠強大的抗病毒能力是根植於它的基因裡的。對蝙蝠的哺乳動物天然免疫系統相關的60多個基因進行對比,不管是哪種蝙蝠,它的基因接近一半都發生了快速進化,也就是說它們的基因序列相對於其他物種已經發生了較多的“特有突變”,而這些突變可能導致基因的功能發生變化,從而可能使蝙蝠擁有更強的抵禦病毒的能力。

基因不完整成就“抗病毒高手”,在研究基因快速進化的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這兩種蝙蝠,體內都丟失了一個包含“PYHIN基因家族”的基因片段,而這一基因家族是哺乳動物內普遍存在的一種基因,在個體的免疫通路中對病毒起反應有重要的作用,丟失這個基因家族,就等於蝙蝠的身體沒有途徑對病毒進行反應,這也可能從另一方面更加增強了蝙蝠的抗病毒能力。


蝙蝠堪比“病毒庫”,為何還能如此長壽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蝙蝠體內有一些與免疫相關的基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擴張收縮,即基因的拷貝數和其他物種有一定的差異。這三點形成的共同作用,令蝙蝠成為了抗禦病毒的高手。

通過上述,知道蝙蝠身上是多麼危險。原本人類與野生動物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是人類侵犯了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同時,也將可怕的病毒帶到人類身上,導致悲劇發生。所以只有保持人類環境和野生動物和諧生存,互不干涉才是長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