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先驅--魏文侯

上一文我們說到三家分晉的故事,中國歷史也由春秋進入戰國,戰國作為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給中國的歷史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三晉之一的魏國在戰國早期更是獨領風騷,用改革掀起時代的浪潮,而將魏國推向頂峰的君王-魏文侯更是一代雄主,要是用幾個字形容他,我覺得內聖外王是他最好的寫照,下面我們就用魏文侯的故事來拉開戰國的序幕。

改革的先驅--魏文侯

魏文侯,本名魏斯,華夏族(當時還沒有漢族這個概念),生於公元前472年,死於公元前396年,享年76歲。魏文侯出生的年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在他十九歲的時候,也就是公元前453年,他的祖父和韓國趙國的兩位老兄剛剛瓜分完晉國,文侯一下子成為了世家公子,可以說是生活樂無邊,每天就是讀讀書寫寫字,學習學習政事,有空就去騎騎馬打打獵,就這樣7年很快就過去了,

一、初出茅廬

到了公元前446年,當時魏國的國君魏桓子去世,魏國上下一片哀痛,而我們的男一號魏文侯被推上歷史舞臺,於公元前445年正式即位,文候一上臺一看,情況不妙啊,魏國雖然地處中原要地人丁興旺,但卻是四戰之地,東邊有齊國,南邊有楚國,西邊有秦國,北邊有趙國,中間還夾著一個韓國,可以說那那都是敵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萬劫不復,這讓年輕的魏文侯陷入沉思,魏文侯在宮殿門口踱來踱去,思考著魏國到底該何去何從。

想了良久之後,文候心中逐漸浮現了一個念頭攘外必先安內,先要把國內穩定好,才能在國際謀求一席之地。說起安內,大家肯定也都明白無非是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休養生息,但魏國的內卻和其他國家不同,因為魏國和韓趙的關係很微妙,當時魏國和韓趙兩家當時雖然已經瓜分了晉國的土地,但晉國作為宗主國依然存在,周天子也沒有承認三家的合法地位,所以說趙魏韓三家既是對手(三家經常打來打去)也是朋友(三家同為晉服務),在這種矛盾的關係中,三家的發展一直受限,於是魏文侯向趙、韓說明了自己對三家發展的想法。晉地披山戴河,比較封閉,趙、魏、韓三國緊鄰,必須要和平相處,如果內鬥,就會被拖在晉這個封閉的環境裡,誰都無法發展。趙、魏、韓只有聯合起來向外擴張才有出路。對於魏文侯的發展策略,趙獻侯與韓武子都表示同意,就這樣三家出現了難得的和平時期,開始走上各自發展。

二、銳意改革

就這樣和平發展一段時間之後,文侯也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成熟穩重的中年人,雖魏國一直在穩步發展著,但文侯還是覺得太慢,他不想自己的有生之年就這樣度過,自己的雄韜武略還沒有完全施展,必須要加快步伐了,就這樣在公元前425年,也就是文侯47歲時,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後世的吳起變法、商鞅變法很多也是參考於此),魏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這種行為在當時不被人理解,也有很多世家貴族反對(觸及很多貴族利益,貴族不再世襲),但是文侯不為所動,全力支持改革。而這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變法,魏文侯也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國也開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邁進,第一個吃螃蟹的魏文侯收益頗豐,魏國通過李悝變法使得魏國很快富強起來,整治也更加車讓你感受,軍事實力也進一步加強。李悝的變法固然包含了李悝本人的聰明才智,但其背後的支持者魏文侯更是必不可少,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文侯獨具慧眼,大膽任用李悝,讓魏國在戰國早期的各個諸侯中脫穎而出,他的目的初步達成。

改革的先驅--魏文侯

三、嶄露鋒芒

內部的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文侯想著是時候該向外展示一下實力了,正所謂用兵必先選將,好的將軍勝過10萬雄兵,於是文侯就問他的相國翟璜有沒有合適的將領,翟璜就向他推薦了吳起(後續會具體說),同時也告訴文侯,吳起很會打仗但名聲不太好,(吳起為了領兵打仗而殺了自己的妻子),結果文侯一聽很高興,別人怎麼說他我不管,只要會打仗就行,於是文侯拜吳起為將,開始西進伐秦,吳起這位戰神在伐秦之戰中大顯神威,打的秦軍是節節敗退。到了魏文侯三十八年,魏國完全佔據了西河地區,魏國的領土大大擴張。吳起向北還奪取了戎狄少數民族的大片土地,魏文侯在此設置了上郡(今陝西境內洛河以東,黃梁河以北,子長以南)。魏國又佔領了陝(今河南三門峽西),控制了西方與中原交通的黃金通道。秦國被壓迫在洛水以西,這段時光是秦國建國以來最黑暗的時光,吳起像一尊大佛一樣壓住了秦國東進的道路。

改革的先驅--魏文侯

與此同時,魏文侯藉著幫趙國處理中山國的由頭,從趙國那裡要了不少好處,如此一來魏國和趙國此消彼長,魏國已經成為了三晉中真正的老大。除此之外,魏文侯還多次召集另外兩個兄弟-趙國和韓國與楚國發生多次激戰,結果楚國被三晉連續擊敗,中原土地連喪,魏國在中原站穩了腳跟。而魏國的軍事實力也達到頂峰,讓其他諸侯國膽顫,一時之間魏國風頭無二。

四、文化強國

除了政治和軍事之外,文侯對於文化事業的發展也十分重視,魏文侯重用當時著名的大儒子夏,拜子夏(孔子的弟子,當時已經是百歲老人)為老師,在西河講學,這就很了不起了,要知道在當時能成為君王的老師是多麼大的榮譽,就連孔子也沒有享受過,所以子夏雖已過耄耋之年,但仍然答應了。子夏去西河的象徵意義極其重大,不僅對秦國、楚國、趙國這些邊地諸侯國的懷化作用十分顯著,而且對齊魯之地的中原文明亦有震懾,魏國儼然成為中原各國中的文化宗主國。像後來《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作者公羊高與穀梁赤也都在西河之地講過學,在魏國的西河地區還衍生出了西河學派,魏國一下子成了中原文化的中心。

改革的先驅--魏文侯

五、華美落幕

到了公元前403年,也就是魏文侯四十三年,魏文侯見時機成熟,便帶著齊康公威逼利誘讓周威烈王承認趙、魏、韓三國為諸侯,補辦了三晉立國的法律程序,至此戰國的序幕正式拉開,而魏國的百年霸業也在文侯手中開始。到了公元前396年,即文侯50年,文侯病重,臨死前,召見吳起、西門豹、北門可等人,將太子魏擊託付給他們,就這樣文侯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用50年的光陰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魏國。

魏文侯作為魏國的開國君主禮賢下士,任用了很多平民階層的人做官,比如李悝、吳起、端木乾等等,結束了世家大族壟斷的政治,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與此同時還引領了時代的潮流,率先變法讓魏國走上了富強之路,魏文侯算是古代賢君的開山鼻祖,更是後世史家爭相稱頌的典範,戰國時代用這樣一個人物開場,也昭示了它的不同凡響。

改革的先驅--魏文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