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当女人穿着婚纱走进婚姻殿堂的那一刻,王子和公主终于在一起了,按照童话故事的逻辑,人生已经圆满。

而在现实版里,王子和公主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可问题往往是,“公主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婚礼宣誓的那一刻,用几乎完美的心态审视着自己的婚后生活,在婚姻里一边受伤一边给自己疗伤成了现代女性婚姻的常态。

按照本月的书单读书计划,我仔细拜读了《林徽因传》这本书并怀着好奇心查询了相关的资料,我想用林徽因的故事,告诉广大姐妹们:你必须认清生活的真相,人生难完美,不要太较劲。

纵使林徽因这样的公主名媛,饮的也是生活的苦咖啡。

接下来,我们借《林徽因传》这本书先来聊一聊林徽因的苦。

01

林徽因确实天生拥有一手好牌,但有两大疾苦。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在杭州一个官宦世家。

其祖父林孝恂考进中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其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袁世凯时期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1917年7月出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1923年任北京政府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祖母游氏典雅又高贵,是一位端庄贤淑的美丽女子。

林徽因的大姑母林泽民是清末大家闺秀,自小接受私塾教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幼小的林徽因手捧一册册线装书,跟在姑母后面接受文学启蒙。

所以,林徽因身上沿袭了他们儒雅优秀的血统,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是名副其实的“公主”。

林徽因天生美丽灵秀,纤细柔美的身材尽显江南女子的婉约,清澈干净又不失春光潋滟。论身材容貌气质,她又完胜。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被修复后的林徽因旧照


林徽因拥有国际化视野,见多识广。16岁便随父远洋欧洲,在欧洲期间游历巴黎,罗马,柏林,日内瓦等国。在欧洲期间考入圣玛丽学研学习。

林徽因也是学霸。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梁思成入建筑系,林徽因入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所有课程。后再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

林徽因多才多艺。作为戏剧爱好者,泰戈尔1924年访问中国时,林徽因曾用英语串演泰戈尔名作《齐德拉》。

林徽因有众多青年才俊的追求实属正常不过。

但林徽因有两个硬伤。

硬伤之一:原生家庭的痛。

母亲何雪媛是林长民的第二位夫人,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妇女,不善女红和持家,因此倍受冷落。

父亲不久又娶了一房夫人,林徽因母亲从此更受冷遇,实际上过着与父亲分居的孤单生活。

母亲变得阴晴不定,常常怨恨。

扭曲了的家庭人际关系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了林徽因。

硬伤之二:身体不好,少年就患有肺病。

后来儿子梁之诫回忆说:对于我来说,母亲却是一个面容清癯、削瘦的病人。

的确,林徽因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都在遭受肺病所带来的折磨。

林徽因于1955年病世,当时仅51岁。

02

说完林徽因的出身,接下来说说林徽因的爱情和婚姻。

众所周知,在众多追求中,林徽因一生被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三位才子所深爱。

然初恋情深,却再别康桥

林徽因的初恋是年长自己8岁的徐志摩,当时林徽因情窦初开才16岁。而徐志摩当时是已是有妇之夫。林徽因出身官宦礼仪之家,注重名声,在父亲的影响下,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选择了再别康桥。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16岁的林徽因与徐志摩


林徽因诀别之后,徐志摩毅然选择和怀有身孕的张幼仪离婚去北平追求林徽因。

林徽因最终众望所归选择了和梁家这样的名门联姻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诗《再别康桥》让无数人唏嘘感慨,然而情场失意的徐志摩邂逅了陆小曼,并疯狂的爱上了陆小曼。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徐志摩与陆小曼


你看,王子和公主并不是唯一的。

执子之手, 却未能与之偕老

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合可谓是伉俪情深,两人算是相濡以沫,在文学及文物建筑研究上也是志同道合。

梁思成曾经调侃说:

”别人都说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而我就觉得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结婚时的林徽因与梁思成


然而,世事难料,1954年,折磨林徽因达10年之久的肺病愈发严重。1955年三月三十一日的深夜,林徽因用脆弱的声音呼叫护士,她说她要见一下梁思成。护士回答:深夜了,有话明天再谈吧。然而,年仅五十一岁的林徽因在第二天黎明到来之前,悄然离开了人间。最后几句话,竟没有机会说出。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林徽因在病逝前与梁思成


林徽因去世后第7年,梁思成不顾众叛亲离,选择和比自己小27岁的清华建筑学院资料员林洙结婚。

梁思成写给林洙的求爱信是这样的:

”真是做梦没有想到,你在这时候会突然光临,打破了这多年的孤寂,给了我莫大的幸福。你可千万千万不要突然又把它“收”回去呀!假使我正式向你送上一纸“申请书”,不知你怎“批”法?……我已经完全被你“俘虏”了……署名是“心神不定的成”。


梁思成在林徽因逝世后,也曾坦言:跟林在一起有时候是很累的,林太活跃。

在时间的冲刷下,说永远都太早,说情话都沧桑。

终身不娶,却只能相望

话说这第三个男主角,学界泰斗金岳霖为了爱慕的林徽因,竟终身未娶。

他不曾得到过林徽因,只是看着,他的爱是理智的,沉稳而深刻。

金岳霖曾说:

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人,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就这样,金岳霖始终和林徽因,梁思成三人终身为友。

据说,林徽因住在哪,金岳霖都会毗邻而居。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右二为金岳霖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娶了林洙。据说有一天,金岳霖请以往老朋友到北京饭店,待饭吃到一半,金岳霖站起来说,今天是林徽因生日。闻听此言,在座老者,无不默默落泪。

不曾拥有,不曾离开,不曾完美。

03

造化弄人,公主也会变灰姑娘

早些年媒体报道过林徽因身着貂皮大衣的照片,雍容华贵,羡煞旁人。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大宅院里的林徽因与子女


林徽因喜欢穿一袭白袍,焚一炷香,在花瓶里插几只鲜花,在窗明几净的大宅院子里低眉写字,风雅至极。

这优渥优雅的生活,在日军占领北平前夕被打破。林徽因跟着梁思成,带着她母亲和一双儿女,带着几只皮箱,两个铺盖卷,奔向西南大后方,开始战时半流亡的生活。

历尽艰险的逃难,虽然逃过了日军的轰炸,但林徽因在艰苦的条件下肺炎复发,陷入病痛长达十年的折磨。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曾回忆母亲说:1938年1月,我们终于到达了昆明,在这数千里的逃难中做出最大牺牲的是母亲。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流难时期卧床的林徽因


父亲年轻时车祸受伤的后遗症时时发作,脊椎痛的常常不能坐立,母亲不得不卷起袖子买菜做饭洗衣,在艰苦的环境下撑着一家的生活。

后来1940年冬天,由于日寇对昆明的空袭日益加剧,他们全家又辗转到四川宜宾附近的一个小江村李庄。

他们住在简陋的农舍里。艰苦的生活,旅途的劳顿和四川冬季潮湿阴冷的气候使得林徽因的旧病恶性发作,卧床不起。

李庄的生活确实是艰难的。晚上为了梁思成写书和孩子们做功课,全家点两盏菜籽油灯,当时连煤油灯都是过于现代化的奢侈品。

附近也没有一家医院,没有一位正式的医生,没有任何药品,在这样的条件下,林徽因的病情一天天沉重。

林徽因在李庄贫困及病痛交加中呆了6年。吃下了本不该吃的苦。

这位昔日的名媛,已经换了容颜。

正如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件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04

认清生活,你才不会跟生活较劲

你看,像林徽因这样无可挑剔的名媛也没有得到从一而终的爱情,一不小心也吃了不少苦,上帝还给了她身体的病痛,哪有人生圆满可言?

可倘若你看到的都是虱子,你就该沮丧,该痛不欲生吗?

显然这就是生命华美之袍本身啊!

你在婚后人生里吃的苦,受的委屈,就如同人生的生老病死一样,是人生的一部分,此事古难全啊!

所以,在情人节来临前夜,我特想告诉大家:

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期待的那种宠爱,请自己给自己宠爱;

如果你在婚姻里受了苦和委屈,一定要知道甜在哪里,当然不能一味忍气吞声,要给自己一个理由;

另外,从你的公主梦里醒来,你可以相信誓言,切不要把誓言当做最高纲领,你甚至可以告诉自己:誓言大部分是实现不了的,万一实现了,不过度狂喜,实现不了,不过度悲伤。

你真正能找回心理平衡的,是追随你一生的个人价值实现。

就像林徽因那样,陈年往事皆云烟,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她写的《人间四月天》及她参与主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林徽因传》:作为女人,不要苛求人生圆满

林徽因参与主设计国徽


今天我的闺蜜菁菁跟我说:她结婚后感觉跳进了深渊。生了孩子后,日子更苦了。为钱发愁,做不完的家务,老公也没以前好了...看着墙上悬挂的结婚照,那幸福的模样怎么看着这么扭曲?

情人节,老公什么表示也没有,真不想过了。

我跟菁菁讲了林徽因的故事。

我顺便告诉她,情人节没收到礼物,自己送自己!

有些苦和委屈,吃下就是了,想想甜的地方。如果实在没有甜,转身就走,不用留恋结婚照。

人生难得圆满,此事古难全。看开点,更有利于羽翼丰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