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古鎮湯池初興的元末明初時期,適逢天下群豪並起。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起,韓童山劉福通起於汝穎,趙雙刀起於巢湖,郭子興起於濠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平定江淮各地,期間江淮之地,滁、和、安慶、安豐、廬州、宿松,處處烽火,吾邑位居其間,時受趙雙刀,竹貞剽掠。趙雙刀,名趙普勝,原為巢湖中一巨寇,擁船千隻,善使雙刀,人亦稱“雙刀趙”。竹貞乃元將,時據安豐,屢自六安來襲。至正十四(1354)年,趙雙刀(趙普勝)侵擾,至正十八(1358)年竹貞來襲,滾滾大軍沿龍舒水而來,吾邑許氏榮公,秦氏天佑公先後於縣烏沙街後高峰山,華蓋山對面的方山結寨保民,後吾邑鄉民鹹集二山,寨小人多,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許秦二公又移至縣城,挖深渠,修高牆,以保鄉民。而吾邑縣城之城牆蓋肇始於此矣!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縣誌載許榮公立寨保民

清初戴名世《書許翁事》載:“翁姓許氏....舒城人。十世祖榮,元至正間江淮起兵,州郡騷然。榮散家財,起義兵,保障鄉里,民之全活者數萬人...” 嘉慶《舒城縣誌》載:“秦天佑…,初任本縣丞,勸農恤孤…,遷六安知州,值地方多寇,天佑與許榮悉力保障,民賴以寧。” 由於許氏秦氏等舒邑眾鄉紳大族的保護,使得吾邑所受到的破壞較之江淮間附近其他眾縣較輕。而吾邑西南山區因山巒阻隔,在此浩劫之中所遭破壞較之邑之東北平衍地區又更為輕,鄉民遂多集於邑之西南,沿河交通便利之地,聚而成集。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榮公結寨保民,及許氏諸賢邑乘記之甚詳,然天佑公及秦氏之記述之不詳,殊為可惜。今秦氏遍佈吾鄉,誠為大族也!秦氏一世祖元五公,其子漢卿公任元提舉,漢卿公生八子,三子來舒,諱天佑,天祥,天傑,分別為漢卿公第四,第五,第六子,乃吾邑秦氏三支之始也!三世祖天佑公,元至正末任吾邑縣丞,後遷六安州知州,元五公因其孫天佑官於舒,爰愛舒西友鹿衝(現已為龍河口水庫所淹沒)山水,遂由江右鄱陽舉家遷舒,時元明易鼎之季,天下大亂,邑人生靈塗炭,天佑公相助榮公先後結寨於高峰山,方山,保境安民,實大德也!

天佑公子均壁公(字均玉),由聰明正直科選舉,官奉化縣丞,夫人許氏,乃許榮公之女也! 許氏持家有道,教子有方,生子鳳公。鳳公少聰穎而博學,深得外祖父榮公寵愛,許、秦二家視之甚重,共延名師以教之,遂琢璞成玉。

鳳公於建文元年(1399)參加應天府秋闈,高中五十五名舉人,次年春闈,二十七歲的鳳公更進一步,榮登金榜,位居天子門生之列,鳳公便成為了吾邑秦氏第一位進士,後官至刑部郎中。鳳公生文縉公,文紳公,文綬公,文縉公以大儒崇祀鄉賢,文綬公生民悅公。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鳳公,建文元年(1399)中舉,二年登進士

秦氏七世祖民悅公(1436—1512),字邦約,文綬公之子,進士均壁公之孫,太子少傅,南京兵部尚書,諡莊簡。景泰七年(1456),中式丙子科應天鄉試六十六名舉人(其祖父鳳公以五十五名中式應天府鄉試舉人),次年聯捷天順元年丁丑黎淳榜進士。次年二十二歲的民悅公高中進士,子孫二人皆聯捷次年會試,真乃一門雙進士,子孫耀龍舒!其門第之耀,當時於方圓數百里內,不作二家之談。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民悅公,景泰七年(1456)中舉,次年登進士

民悅公初授行人遷工部屯田員外郎,賑濟京畿,諸縣多所全活。成化壬辰(1472)遷廣平府知府,在任九年,任間清約自持,濟以勤慎;鼓勵民耕,發展農業;廣設學校,發展文化。秩滿,政績考核,獲天下第一。民悅公尤重教育,據康熙《廣平府志》載,有明一代276年廣平府進士計152人,民悅公到任前107年進士21名,到任後169年出進士131名。乃至廣平府所在地永年縣有“洺河兩岸、帽翅亂顫”之說,實賴民悅公之教化。而民悅公離任後,廣平百姓更是建有生祠——秦公祠以紀公之大德。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舒城秦公民悅·竹山壽集圖

民悅公自廣平知府後,歷任江西布政司左右布政司,戶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南京戶部尚書,弘治末年,年近七十的民悅公接連上疏乞休,上不允。上曰民悅才望老成,方隆委任。正德元年八月,上特賜民悅公之父母文綬公夫婦聖旨一副,勉勵夫婦二人教子有方,為國育才,特贈封通議大夫戶部右侍郎秦文綬為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母陳氏誥封夫人,以耀門楣,後因民悅公“累書乞休,宜從所請,仍給驛以歸”,方允其致仕。

該聖旨長三米有餘,寬三十三公分,卷軸已失,距今五百一十三(513)年。聖旨全文以楷體書寫,字體工整,行文流暢,全文四百三十六字,以上等蠶絲織就的綾錦所制,為二色綾錦,錦面飾以祥雲一百零二朵。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特贈民悅公之母陳氏為誥命夫人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制誥之寶 正德元年八月 距今五百一十三年

聖旨末端鈐有方形玉璽印章兩方,一方為“制誥之寶”,鈐於落款日期之上,一方只餘“之寶” 二字,為一款玉璽印章之一半,“之寶”右側有八個手寫小楷,皆只餘半邊,此半印為聖旨防偽標識,另一半皇家保存。歷經五百餘年的風風雨雨而依然為今人所見,實屬不易,該聖旨或為舒城最古老的聖旨,或許也是現存唯一的聖旨。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更換封面

00:59 視頻尚未發佈,暫時無法播放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現特擷譜聖旨全文如下,以為諸師友參考雲: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國家登崇賢儁,圖懋治功,故隆其禮而及其親,必生有封而沒有贈。茲為著典,況我大臣,爾封通議大夫戶部右侍郎秦文綬乃南京兵部尚書民悅之父,山澤遺材,鄉邦善士。儒書博涉,未嘗僥祿以取榮,醫術旁通,每欲活人而濟物。引家庭之孝友,為族黨之表儀,眷予輔治之臣,繄爾亢宗之子,式嚴義訓,屢荷朝封,遐齡已踰於八旬,榮養始違於五鼎,眷慈八座復進崇階,庸按彞章,載申卹命,茲特贈為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

綸音渙布,永增坵壠之光,慶澤延長,益衍雲仍之胤。

爾靈不昧,朕命其承

制曰: 母有教育之德,與父實均國有褒錫之恩,惟臣是勸,乃眷忠賢之績,足徵慈範之良,揆我懿章,可無殊寵。爾贈淑人陳氏

乃南京兵部尚書秦民悅之母,惠朗靜莊,孝慈勤儉,志存圖史,動協規箴,撫卹孤嫠,仁不遺於遠族,敬恭賓祭,禮克相乎良人。眷二子之皆賢,丕揚懿訓,偉一官之尤顯,茂建穹勲蚤沾。封錫於郎曹,旋被追崇於卿佐,逮今二品,載示殊恩,理則宜然。

朕奚容吝,茲特加贈為夫人,母儀既遠而彌彰,式弘佑啟;

國典有隆而無替,庸勵顯揚,尚克歆承,永昭冥漠。

制誥

正德元年八月二十一日

之寶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之寶 防偽印戳

元末明初,群豪逐鹿,吾邑雖得榮公,天佑公庇護,不類他邑十室九空,白骨塞道,然值江山易鼎之際,庶民之命賤如草芥,吾邑鄉民殞於非命者亦不可計數矣!及至大明江山既定,定都南京,昔日物阜民豐的江淮大地已是滿目瘡痍,直隸近地,不容空虛,明太祖由是遷南北之民,來此落籍為家,授田輸賦。而遷舒者,以南方之民為多,汪郭二姓外,亦多他族,遷徙於斯地。有遷自新安婺源者,遷自江蘇句容者,而遷自江西瓦屑壩者為最,為安慶及其周邊地區移民之主要來源者,舒邑移民亦多來源於此。其時平衍之地多為土著所居,移民多居西南山區,吾鄉湯池諸多姓氏便遷自此時。尤以龍眠山腳龍堰(即為龍眠,當地方言讀著讀著衍變為龍堰)為著,幾乎人人皆稱,祖居瓦屑壩焉。

說起瓦屑壩移民,不得不提起明初洪武至永樂年間近五十年的官方強制移民------“洪武趕散”。為填補元末明初江淮間因戰亂導致的良田荒蕪,人口虧空,亦為增加稅賦,官方組織了規模浩大的人口遷徙,時稱移徙。瓦屑壩移民即為“洪武趕散”的一部分。瓦屑壩位於鄱陽湖畔鄱江口(位於今鄱陽縣蓮子湖鄉),乃明代饒州之外埠,其時乃一頗為便利的水陸碼頭。官府集饒州籍,九江籍等江西移民於此,以“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移徙規定,一群又一群,一波又一波,無分自願與否,強制遷徙。為防止移民返回原籍,朝廷集所有移民於瓦屑壩,並強迫移民只能說自己祖籍瓦屑壩,於此造冊登記,發放川資,蠲免稅賦,而對於逆向逃民,則予以嚴懲。因此次移民,朝廷強制遷徙,過程野蠻,故正史多不詳載。千萬移民登上那古老的帆船,過浩蕩的鄱陽湖,入滾滾大江,於烈烈江風中,駛向那茫然未知之地。回首處,但見長空似血,殘陽低懸,惟見那層層瓦屑堆砌的壩下湖水,波光粼粼,耳邊處處盡是那怨嗟愁苦之聲,那是故鄉留給他們最後的記憶,自此一別,故鄉何處,永不可尋。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這一波波異鄉來客,自大江而下,至安慶府,或隨水路,或由陸路,過宿松,太湖,潛山,桐城,舒城,霍山乃至廬州,邊走邊留。為便於管理,官府有意將大族拆開,以此削減宗族勢力,於移徙過程中,此縣留一支,彼縣留一支,這或許就是現在大家看家譜時經常看到某氏某公遷某縣,同族某公又遷另一縣的原因。

舒城第一副聖旨:五百年聖旨道盡隆恩 許秦二氏力保鄉里 (五)

移民船隻駛過宿松小孤山江面

華夏子民,素來安土重遷,雖落籍新地,隨著年歲漸老,於遠方故土的思鄉之情卻與日俱增,由是囑咐子輩,他日立祠修譜,務須牢記,祖上來自江西。彼時百姓讀書識字者稀,惟有代代口口相傳,及至修譜之時,竟不能詳述故鄉舊址之所在,於家族記憶中,惟有那血色殘陽裡波光粼粼的鄱陽湖水,以及那成堆的瓦屑堆成的堤壩依稀熟悉,於是這些移徙家族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於家譜中稱其祖籍為瓦屑壩。乃至後來,舒桐潛太宿等地,眾多遷自他邑的氏族也誤以為其族亦來自瓦屑壩,瓦屑壩移民於此地區影響之深,由此可見。

此次移民對於吾邑以及整個皖西南地區的影響,至今班班可考。為防止移民半路脫逃,將眾人雙手用繩索綁起來,連成一串,吃喝拉撒統一時間,定時解開。要是某人半路實在忍不住,便向押運官乞告,將手解開,這也許就是皖西及安慶地區廣大人民稱上廁所為“解手”的由來。而吾邑西南山區及廣大的皖西南大別山區的“坵子”文化,據傳也因此而來。移民們年歲漸長,無時無刻不翹首南望,他們等啊等,等了一代又一代,寄希有朝一日朝廷開恩,或可重回故里。然而一江之隔的故鄉卻是咫尺天涯歸不得,等到他們奄奄一息之時,依然歸家無望,於是囑咐子孫,死後不要入土,朝廷或可額外開恩,准許歸葬桑梓。於是子孫們將先人棺木存於山中風水之地,或覆以稻草,或砌以磚瓦,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在山上經常看見的“草坵子”“瓦坵子”。等來等去,也沒有等來那浩蕩皇恩,只好讓先人入土為安,不過卻是委棺淺埋,仍寄希於未來可以迴歸故里。

吾邑鄉民,亦多有遷自瓦屑壩,後凡自江西來訪吾邑者,無論相識與否,鄉民見之莫不如見姑舅表親,親切異常,皆呼老表不迭,於桐、潛、太、宿等邑亦無不如此。戴名世稱元末明初許氏“保障鄉里,民之全活者數萬人”,據葛劍雄教授《中國移民史》記載分析,此時遷舒者約萬餘人之多,而萬曆《舒城縣誌》載,洪武年間吾邑人口不過五六萬人而已,即吾邑約有五分之一氏族遷自他邑,相較於他邑十之七八皆為移民,實賴許榮秦天佑諸公護佑之德!(未完待續……)

---------------------------------------------------

後記:感謝以下師友提供的支持與信息

杜店 許召國 老師

湯池 秦樹東 先生

湯池 秦旭 先生

明實錄

明史

明代進士登科錄·北平圖書館藏版

元明清三朝進士題名碑錄

中國移民史·葛劍雄

安徽省志·軍事志

舒城縣誌

秦氏族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