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全名為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出生於澳大利亞一個蘇格蘭移民家庭。1897—1912年間,莫理循作為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親歷了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清末新政、日俄戰爭和辛亥革命等歷史過程。1912年後,他擔任了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四任總統的政治顧問。在華20多年,莫理循對清末民初的中國政治產生過重要影響。當年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曾被命名為“莫理循大街”。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一排中)

莫理循從小就極富冒險精神,曾在18歲的時候,沿澳大利亞南海岸,在46天的時間裡徒步旅行了1049公里,這成為他以後探險生涯的開始。1883年,他前往新幾內亞進行探險,結果遇到土著人襲擊,被長矛刺中,被送到蘇格蘭愛丁堡就醫,取出了長矛的倒刺。隨後他在愛丁堡完成了醫學學習。大學畢業後,莫理循按照少年時代的夢想,開始環遊世界。

1894年,莫理循揣著向媽媽借的40英鎊,一句中文也不會,身著中式服裝,從中國上海溯長江而上,或徒步,或騎行,穿越中國西南至緬甸,進行了為時半年的旅行。他將這次不平凡的經歷寫成一本書——《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1895年在倫敦出版,被《泰晤士報》看中,將他聘為《泰晤士報》常駐北京記者。莫理循在中國期間,遊遍了中國廣大地區,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一直渴望走遍中華帝國的每一寸土地。到目前為止,我已走遍東北三省,18個省中我已去過17個。”

1910年1月15日,莫理循經過長時間的籌劃準備,帶著清朝大臣端方寫給陝西巡撫恩壽、陝甘總督長庚和新疆巡撫聯魁的手札,從北京出發,坐火車到達河南,然後乘坐馬車或騎馬,從陝西咸陽一路西行,途經甘肅蘭州、涼州、甘州、肅州,出嘉峪關進入新疆,經哈密、烏魯木齊、烏蘇,一路西行到達伊犁,爾後向南翻越天山木扎爾特達坂,經阿克蘇到喀什,再向西經過烏恰,從伊爾克什坦口岸翻越帕米爾高原,最後到達俄國的奧什(今屬吉爾吉斯斯坦)。莫理循此行帶了3名中國僕人、兩匹馬和兩輛馬車,車上裝滿了生活必需品,有肥皂、牛肉乾、香腸、聽裝番茄、魚子醬、果醬、蜂蜜等,還有《聖經》《亞洲之光》《澳大利亞詩集》等書籍,他尤其是對《澳大利亞詩集》百讀不厭。

莫理循作為新聞記者,有著良好的職業訓練和開闊的世界眼光,同時還充滿著歷史感。在考察途中,他採訪了當地居民、官府、軍隊和名人,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寫了12篇報道,以《穿越中國和突厥斯坦》(《Across China And Turkestan》)為總標題在《泰晤士報》上連載,為西方瞭解中國西部開啟了一扇窗口,引起了當時世界不小的轟動,很快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多種歐洲報紙上轉載。這12篇報道現已譯為漢文,收入到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的《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一書中(此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1894,穿越西南”,第二部分為“1910,穿越西北”),其中有關伊犁的報道有兩篇:《伊犁和伊犁地區》《從伊犁經天山到達阿克蘇》。2008年,對莫理循懷有濃厚興趣的旅澳著名華人畫家沈嘉蔚、澳大利亞歷史學者海倫、國內莫理循研究專家竇坤,從澳大利亞米歇爾圖書館發掘整理、編譯出莫理循1910年拍攝的照片,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書名為《1910,莫理循中國西北行》。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烏魯木齊紅山嘴附近

通過莫理循的鏡頭,我們可以直觀地瞭解到百年前伊犁的真實狀況,有社會底層人物,如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有的在田間耕作,有的在集鎮經商,有的在草原放牧,有的在路途中行走,形形色色,服裝、頭飾各異,顯示了伊犁多民族的特色;有的建築保留至今,像惠遠城鐘鼓樓、拜吐拉清真寺宣禮塔、聖佑廟,有的早已了無蹤跡,像綏定城樓、金順祠;有自然景物,如賽里木湖、果子溝、伊犁河、木扎爾特冰川;還有清末新政的成果——隊列整齊的新式陸軍。在莫理循之前,已有不少西方人士來過新疆,他們或是傳教士,或是探險家,或是間諜,或兼而有之,但都不是記者。所以莫理循在寫給英國現代新聞創始人、《泰晤士報》當時的出資人北巖勳爵(即艾爾費雷德·查理士·威廉·哈姆斯沃思)的信函中自豪地宣稱:“我是穿越中華帝國,從北京到伊寧,並從那裡穿越天山山脈的木扎提隘口,到達喀什和俄國鐵路線上的安集延的第一名記者。”(注:1914年寧遠縣才改稱為伊寧縣,所以1910年時莫理循不可能使用“伊寧”這個地名,這應該是譯者將“固勒扎”一詞誤譯為“伊寧”。“木扎提隘口”即木扎爾特達坂。)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博樂五臺

1910年5月5日,莫理循離開烏魯木齊繼續向西行進。5月16日,莫理循經過賽里木湖邊的三臺,在此停留了兩天,18日穿越果子溝,19日抵達綏定縣城(今霍城縣城水定鎮)。關於烏魯木齊至伊犁這段路程,莫理循是這樣記錄的:“從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到伊犁距離582英里,全年可通馬車。然而從天山流淌下來的縱橫交錯的河流,在夏天則會長時間地阻礙交通,而且河上沒有橋樑,融化了的河水使河流水位暴漲。大路一般是在土地肥沃、耕作良好的鄉村中穿過,偶爾會經過很長一片沙地。有一段路程是在滿是松樹的山腳下經過賽里木湖,然後在托爾基(譯者誤,應該是塔勒奇)山口轉彎,再經過一個像瑞士一樣美麗的鄉村,進入伊犁盆地。”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賽里木湖畔

5月20日,莫理循來到伊犁將軍府所在的惠遠新城。他看到:“這個城鎮設計得很好,有寬闊的街道,但沒有鋪碎石子路。衙門很宏偉。城裡還有明顯的買賣生意。這裡是伊犁將軍的駐地,建了一所新式武備學堂和一支新建陸軍的訓練場。……全城充滿了尚武精神,天天可以聽到號角聲、士兵們唱的愛國歌曲聲、隊伍行進的踏步聲和教官的口令聲音。軍官們穿著精幹的軍服,挎著刀劍,在街上昂首闊步而行。他們對自己的軍服和武器深感自豪。這是一個新式的運動,大有希望。”莫理循拍下了新軍在惠遠城操練、出巡的照片。從中可以看出新軍在軍容軍貌、軍事訓練、官兵素質等方面均顯示出與舊式軍隊的不同,反映了清末新政練兵還是有一定的成果。但莫理循沒有想到,時過一年半後,清朝在新疆的統治就被伊犁新軍推翻了。莫理循見到了步履蹣跚67歲的伊犁將軍廣福,認為“廣福是任何國家都不會引以為驕傲的將軍。”因為廣福既不會讀寫,對軍事也一竅不通,在任上沒有視察過他所轄邊境地區的山間道路。莫理循指出伊犁邊防毫無抵禦能力,除非中國修建鐵路,否則肯定還會被佔領。伊犁鐵路在百年之後的2010年才得以建成開通。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惠遠鐘鼓樓

莫理循在惠遠城伊犁將軍府衙門外張貼的一張告示上,得知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去世的消息。在惠遠城,莫理循還遇見了“一個出類拔萃的非常能幹的日本人,是位絕頂聰明的軍官,他的中國話十分標準,”這應該是被聘任為伊犁武備學堂總教習的日本人上原多市(中文名為原尚志)。

他報道伊犁地區的民族情況是這樣的:“這一地區有多個民族,但彼此之間並不混雜,都保持著本民族的特點。有從華北來的信奉‘大宗教’(佛教)的漢人,主要來自天津,都是‘在理教’的會眾。還有信奉‘小宗教’(伊斯蘭教)的中國人,外國人把他們叫做東干人,最早是從中國西部回民聚集地遷來的。還有兩支索倫和錫伯族滿人,只說滿語……人數最多的是塔蘭奇族,是從喀什噶爾、哈薩斯或喀薩克遷移來的居民的後裔。……有從安集延、喀山和塔什干來的俄羅斯籍回民,其中有富裕的商人。還有許多蒙古族人。”他還報道了伊犁存在著一個小型的基督教團體。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伊犁河擺渡船

在寧遠城停留考察幾天後,莫理循動身南下前往喀什。他在報道中寫了如何選擇翻越天山的路線:“從伊犁到喀什最好走的路鄰近俄國邊境,要繞遠,但能行馬車。在伊犁經維爾內到納林一線,進入俄屬突厥斯坦,再穿越吐爾尕特山口,重新進入中國境內,就可到達喀什。旅行者想從中國境內抵達喀什,有兩條路可供選擇。如果你不願意走山路,可從北路返回烏魯木齊,然後經南路折回喀什。……如果你想經木扎爾特山口走捷徑,路的南端是在南部的阿克蘇城。幾百年來,西方商人都是走這條路。玄奘在7世紀完成赴印度的朝聖後,就是走這個山口返回的。”這裡,莫理循將玄奘前往印度取經的路線誤認為是返回的了。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寧遠(今伊寧)

5月29日,莫理循乘渡船渡過伊犁河,30日翻過察布查爾山蘇阿蘇達坂進入特克斯河谷,6月1日經過坐落在洪納海河畔的聖佑廟。莫理循記述到:“在這樣的地區有這樣一座富麗堂皇的喇嘛廟,真是令人驚奇。好像是從蒙古把一個喇嘛廟整個搬來,安置在大草原上似的。廟宇很大,有圍場,可以保護整個村子。這座廟建了5年,在1899年,也就是義和團運動的前一年竣工,現暫時住了400名喇嘛。”《伊犁晚報》2012年9月15日A03版發表的《百年前的伊犁(十)》一文,圖片說明文字將聖佑廟誤為“霍諾海(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境內)喇嘛廟”,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說明引用者可能沒看過莫理循的報道,對伊犁的地名也不太掌握。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寧遠(今伊寧)鼓樓

6月5日,莫理循翻越天山木扎爾特山口前往阿克蘇。對於這一條古老的山路,莫理循報道說:“即使在路況最好的時候,這條路對牲口來說也是危險的。這個山口是帝國最偏遠的兩個部分之間唯一可行的通道,人民盼望著政府採取措施改進道路狀況以減少危險,這是正當的。但中國的方式與其他列強不同。中國的軍事要員伊犁將軍在幾天前滿懷信心地告訴我‘每年這條路都得到修繕,現在狀況良好’,但是他從未親自看過這條路,其他官員也是。我認為這條路與7世紀相比好不了多少。”“我們就從這裡開始攀登木扎提山口。從北邊一側陡峭的山攀行13英里後,到達了頂峰。從山南下行,是巨大的扎帕裡克冰川,路途更長,更陡。……崎嶇、光滑的道路兩旁是深深的裂縫。這樣的路曲曲折折向冰川底部伸去,路上佈滿了倒斃的牛馬的骨架。冰川兩邊豎起3000英尺高的壁障,冰川漸漸後縮、融化,形成河流。……緊靠著開鑿的山體的一條路,叫馬紮巴什,一些從平原來的突厥人(注:譯文如此)正在修路,並向旅行者提供幫助。但他們在沒有技能的人指揮下勞動,且沒有報酬。修路是突厥人的一項業務,這項工作組織得很差,毫無效率。”他認為“忽略隘口的建設是國家衰落的明證。”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寧遠(今伊寧)街頭的蒙古人

莫理循在最後一篇報道時寫到:“在行將結束我對穿越中華帝國旅行的簡短描述時,我願意對中國各級政府給予我的幫助、永久的友誼和無盡的情意表示感謝。在中俄鐵路之間3760英里、174天的整個旅程中,我所感受的除了善意,別無其他。我想不出一丁點兒不愉快的事情。”

莫理循從16歲起就保持著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在1910年穿越中國西北的過程中也都寫有日記。莫理循的日記可能記錄下了更多更詳細的資料,期待有學者將他的日記早日譯出,以使我們更多地瞭解當時中國西北包括伊犁的情況。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莫理循拍攝的今昭蘇喇嘛廟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星星峽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星星峽西關帝廟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哈密新城南門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哈密回王墓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哈密回王墓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哈密樹林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哈密的維吾爾族人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三堡(今哈密三堡)的白骨塔。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古城子(今奇台)主街道上的維吾爾族商販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古城子(今奇台)主街道。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南關文昌閣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南關文昌閣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南門的街道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街道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滿城內,關帝廟前的塔樓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滿城西門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四川會館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萬壽宮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萬壽宮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巡撫衙門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烏魯木齊城南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瑪納斯,龍王廟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西湖(今烏蘇市西湖鎮)的北城牆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西湖(今烏蘇市西湖鎮)娘娘廟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賽里木湖心島上的寺廟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賽里木湖附近,前往塔爾巴哈臺的路上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霍諾海(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境內)喇嘛廟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霍諾海(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境內)喇嘛廟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阿克蘇河的擺渡口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喀什葛爾,街頭景色

1910年莫理循鏡頭下的新疆

喀什葛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