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ETC瘋狂營銷遭監管阿里、騰訊反向包抄

在ETC產業鏈上,銀行搶客戶,設備商入股省級高速運營商,互聯網巨頭想雨露均霑。即使在一個華中地區的小縣城裡,“硝煙味”依然濃烈。

“縣裡建行任務(ETC)16800臺、工行15000臺,我們銀行6600臺,指標分配給每個員工,我166臺,現在一個月了,才完成9臺,年底之前不完成就不能休假,還要扣錢。”華中地區某國有銀行營業網點一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即高速公路不停車繳費系統,是目前世界上較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它以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籤(OBU)為讀卡和通訊工具,利用後臺清算和微波通訊系統,實現通行費用從交通卡上的自動扣收。

銀行ETC瘋狂營銷遭監管阿里、騰訊反向包抄

“辦ETC嗎?”已經成了銀行工作人員的口頭禪。據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縣城裡所有國有銀行營業網點包括信用社都在推銷ETC,農業銀行駐紮收費站,建設銀行駐紮加油站,還有的銀行業務人員跑各個企事業單位。

這邊廂,微信的小程序“ETC助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合作線上推廣;支付寶ETC服務只能通過綁定建設銀行、郵儲銀行的卡才能辦理。

不僅如此,騰訊系還與ETC龍頭設備商金溢科技(002869.SZ)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阿里系直接入股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山東高速信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聯科技”),多方深入ETC產業鏈。

與此同時,銀行ETC營銷相關的規範性待解。多數銀行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還剩4個月時間,下達的指標預計完成不了。

瘋狂營銷遭監管

8月27日,新華社發表了題為銀行花式營銷ETC“套路”背後凸顯金融應用“空白”的新聞指出,一些銀行為招攬ETC用戶,在營銷過程中存在種種不規範現象,雖然數量增速明顯,但辦理過程中暗藏的“套路”引發用戶不滿。

上述國有銀行工作人員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所在縣城的一家國有行支行現在實行捆綁銷售,貸款必須辦ETC才能放款,而且目前ETC設備供貨量短缺,簽了的客戶只能先把其信息登記好。

日前,重慶銀保監局官網發文規範ETC營銷,文中指出,通過實時點對點督促指導、定期工作群上掛提示通知、下發消費者投訴半年通報等方式,督促銀行機構規範營銷行為;與地方運管部門加強工作溝通,推動出臺ETC管理細則,明確利益相關方責任,共同促進市場穩定、推動便捷出行。

華東地區某國有銀行支行辦公室主任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嚴格來說,辦理ETC送油卡這樣的優惠活動在監管層面也是不允許的,但是大家都這麼打價格戰了。

對於銀行層面來說,ETC用戶(車主客群)在信用質量、消費水平、客戶黏性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隨著停車場、加油站、4S店等涉車場所無感通行、無感加油、無感停車等消費場景的建設,以及收費公路逐步實現全國“一張網”管理後數據價值的挖掘、收費公路通行費資金的歸集,ETC用戶的價值將更加明顯。

但這樣大力度推廣招來了不理解,上述國有行辦公室主任就覺得非常迷茫:ETC這次這麼大力度、不計代價地從上而下的營銷,其背後真正效益如何,是否值得動用如此的人力物力?ETC支付是上世紀的產品,目前,支付寶、微信掃牌付,客戶都可以直接手機綁定。

金溢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OBU的安裝是雙片式,需要銀行卡或者儲值卡。而單片式不需要插卡,可直接綁定支付賬號。但是,目前政策壓力比較大,加上雙片式技術更成熟,市場先沿用雙片式,以完成政策窗口量為主。“單片式不是一個新的產品,以前就有,大概從2017年左右從單片式變成雙片式,增加了銀行支付渠道,以後,為了更便捷降低成本的話,國家政策也提出以後要往單片式發展。”

銀行ETC營銷規範性待解,而山東高速信聯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聯支付”)作為國內唯一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交通企業,最近完成的國企混改進展順利。

互聯網巨頭繼續入場ETC

長期以來,我國高速公路實行的是以省為主的建設管理體制。2015年9月,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實現了聯網運營,也相應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兩級平臺為基礎的清分結算和運營服務體系。

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便是負責山東省內清分結算和運營服務的平臺,信聯支付是山東高速的全資子公司。

8月中旬,金溢科技和萬集科技亦同日對外發布投資進展公告稱,出於戰略調整需要,近日信聯支付原出資人高速集團提議對信聯支付進行重組。

重組的具體內容為,信聯支付向原出資人高速集團全資子公司信聯科技無償劃轉除第三方支付之外的業務及相關人員資產。

由此,信聯科技便擁有了包括但不限於ETC業務、金融、加油、無感支付、高速信息化(e高速APP)、無車承運等非支付業務和相關資產等等。

重組後,金溢科技、萬集科技分別對信聯支付持股23%、5%,對信聯科技持股6.2%、5%。

信聯支付官網亦發佈新聞稱,信聯科技完成2.8億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螞蟻金服領投,金溢科技與萬集科技跟投。信聯科技是山東高速集團以高速公路ETC為基礎,圍繞車輛服務打造的數據科技創新平臺,公司以智慧交通和物流金融為主業發展方向。

據啟信寶顯示,信聯科技成立時間為2019年7月30日,註冊資本為5億元。其中山東高速集團作為法人股東出資3億持股60%,阿里系螞蟻金服通過上海雲鑫創投間接出資0.84億元持股16.8%,金溢科技出資0.31億持股6.2%,萬集科技出資0.25億持股5%。

對山東高速集團旗下兩家子公司入股後,便可參與其相關的業務,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這是跟公司相關聯的業務,當ETC用戶安裝量達到80%以上,就進入了ETC+階段,比如城市路內停車、無人值守停車場、擁堵調節收費這些,再到最後的V2X車路協同。

阿里系入局後,騰訊緊隨其後。

8月26日晚間,金溢科技發佈公告稱,於2019年8月23日,與騰訊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探索以車路協同為代表的智能交通技術在數字消費及應用領域的實踐。

上述合作內容項大致包括三個層面的合作。在智能網聯標準層面,即雙方共同研究推進智能網聯領域的相關標準工作,包括V2X、多傳感器融合、邊緣計算及自動駕駛等行業標準。基於雙方共同的標準工作成果,開展相關技術驗證工作。

其次是智慧道路構建,根據協議,騰訊和金溢科技聯合研究基於路側端能力的智慧道路系統,共同推進技術實現、應用驗證、商業模式探討及行業方案落地。

再次是智能網聯車載終端建設。雙方結合智能網聯繫統雲端服務,共同推進基於智能網聯車載終端的個人及行業應用驗證。基於騰訊客戶端應用,雙方共同推進面向ETC車載裝置的車路協同技術實現及應用驗證,合作推動與ETC車載裝置相關的車聯網創新業務。

據金溢科技2018年年報中顯示,ETC電子支付,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一種最初形態的車路協同,ETC的交互功能進一步演進,就是V2X車路協同。目前,車路協同的概念在中國方興未艾,被認為是實現未來協作式無人駕駛的重要支撐技術。其底層通信技術[如IEEE 802.11p(又稱WAVE,Wireless Access in the Vehicular Environment)和LTE-V2X]已經成熟,上層應用正在廣泛探討和驗證中,商業化推廣應用也就正式開始同步大肆推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