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春回茶飄香 品茗賞春在信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徐銘

茶鄉四月風光好,百里茶廊如畫廊。

4月9日,沿著美麗的環南灣湖路前行,一路茶香瀰漫,櫻花盈盈。幢幢白牆黛瓦的茶廠、茶坊、茶館和茶農小院,點綴在錯落有致的茶山之中,顯得分外迷人。與往年採茶季環湖路上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相比,今年少了許多外地牌照的車輛,倒是多了不少車身上噴有某某快遞公司標誌的物流車輛。

“受去年秋冬乾旱和前段時間低溫雨雪影響,春茶生產前期產量有所減少。”信陽市委辦公室駐溮河港鎮郝家衝村第一書記汪運利坦言,“加之疫情防控期外地客商減少,銷售渠道單一、大多依靠遊客和外地茶商上門收購的中小茶農,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郝家衝村何家寨組中秀私家茶園老闆劉源源樂呵呵地說,“受疫情影響,外地沒來的一些老客戶,早早就打來電話訂購了。茶葉一出來,快遞上門收單,省內第二天就送到,銷售不是問題。”

無獨有偶,溮河區柳林鄉龍嘴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郭誌喜告訴記者,靠著茶葉品質出眾,多年誠信經營,通過老茶客帶新茶友,茶葉通過快捷的物流網絡,遠銷到上海、廣州等地。

顯然,與中小茶農相比,產茶大戶和龍頭茶企業因為有著相對穩定的客源、健全完善的銷售渠道,今年春茶銷量總體上與往年持平。

全國人大代表、文新茶葉董事長劉文新表示,他們的線下銷售略有下降。因為主動適應常態化的疫情防控要求,積極開通多個網絡直播平臺,增強網上銷售力量,線上銷售量持續上漲,總體銷售量此消彼長,基本持平,沒受太大影響。

為統籌春茶生產和疫情防控,信陽各級政府積極為茶農茶企採購防疫物資,開行採茶工招聘“直通車”,組織快遞物流企業上門收寄。駐村扶貧幹部深入春茶生產一線,上茶山、進茶企,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市、縣(區)長還帶頭走進網絡直播間,為信陽毛尖代言。

“茶產業不僅是信陽的金名片,更是信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支柱產業。在各級政府、茶葉協會和龍頭茶企與廣大茶農的共同努力下,如當前逐步回升的氣溫一樣,今年信陽春茶生產一定會迎來產銷兩旺的好局面。”信陽市茶葉協會秘書長張久謙充滿信心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