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局,中國戰略史精讀——4.徐州戰略地理解讀

1.定都徐州無謀略,衣錦夜行圖虛榮,

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後,即率諸侯軍向關中挺進,在新安縣屠殺秦國降兵20多萬,行至函谷關,發現劉邦派兵守關,項羽軍無法通過,項羽大怒,派當陽君攻破函谷關,四十萬大軍駐紮於新豐鴻門,劉邦軍十萬駐紮灞上。大家都勸項羽殺掉劉邦,劉邦甚為恐懼,帶100多人來參加鴻門宴會,項羽始終不能下手殺掉劉邦,劉邦得以倖免。項羽進入咸陽後,引兵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沒有滅,蒐集寶物美女準備回江東,有人勸說項羽:“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羽:“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此人背後對人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聽說了,就把這個建議者給活活煮死了。

項羽雖有拔山舉鼎之體力,但是心靈能量實在太弱,圖虛榮,為面子,活在回故鄉炫耀的嬰兒心態中,是極其不成熟的、幼稚的人格體現。這種心態對於做大事的人是致命的。

2.喜歡中原者,陳勝、項羽、蔣介石

項羽定都徐州,徐州地處平原,是交通樞紐,四戰之地,商賈雲集中心,無險可守,易被包圍合襲擊,選擇徐州,說明項羽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在戰略方面,智商是與陳勝相平的,陳勝作為首義英雄,為天下所愛戴和尊敬,但是戰略上選擇四戰之地的淮陽作為根據地,身死國滅就在半年之間。2000多年後,同樣戰略智商的蔣介石亦是喜歡徐州,臺兒莊戰鬥勝利後,一個月時間居然調遣50個師,60萬大軍,幾乎是蔣介石全部的精銳部隊,雲集于徐州地區。天皇聞訊,喜出望外,當即定案:圍殲徐州中國軍隊。並要求:陸軍此次進攻,定要取得巨大戰果,不使徐州地區50個師的中國軍隊一人漏網,務求全殲。

1938年4月中旬。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派遣軍,集結精銳部隊13個師團,約30萬人馬,配備各種重武器,輔以飛機數百架,採取南北對進,側翼迂迴的戰術,分6路向徐州施行包圍進攻,企圖以速戰速決的手段圍殲中國軍隊主力于徐州附近。

大棋局,中國戰略史精讀——4.徐州戰略地理解讀

5月上旬。南路日軍開始北上,相繼攻佔徐州南面的龍元、蒙城、宿縣,並攻陷徐州西邊的黃口車站。包圍並切斷了徐州西南面的退路。

5月中旬。北路又一股日軍,從濮陽強渡黃河,進入魯西地區。迅速攻佔了鄆城、菏澤、金鄉、魚臺等要點,該地區雖有孫桐萱、龐炳勳、商震等部隊,但在廣闊的魯西平原上,無險可守,日軍得以快速推進。該路日軍與南路日軍相呼應,啟西北方向向徐州壓來。

日軍包圍已成,蔣介石才終於弄清楚日軍的意圖——是要圍殲他的主力,圍殲他的60萬大軍。他恍然大悟:“若徐州這50個師被日本人吃掉,娘希匹,我還拿什麼抗戰?!”

1938年5月下旬,各路大軍開始撤離徐州,到達皖西、豫南一帶。奉蔣介石之命作為全軍後衛、掩護主力轉移的劉汝明第68軍,在完成任務後,放棄徐州城,巧妙地跳出日軍幾十萬大軍的圍困,到達安全地帶。

5月底,各路日軍衝進徐州,發現徐州空空蕩蕩,壓根投見到中國軍隊的影子!

日軍大本營陸軍部向天皇報告說:“我軍雖以主力自徐州以西切斷了中國軍隊的退路,將徐州地區鐵桶般包圍起來。但總計約50個師的中國軍隊,於5月中旬突然從西南方向跳出我軍重圍,戰果之微出乎意料……”

60萬大軍大搖大擺的跳出包圍圈,首先是日軍的作戰思維過於僵化,其次是李宗仁的精妙指揮。它的成功絕不亞於臺兒莊大捷,它使日軍戰略決戰的企圖又一次破滅,為後來的武漢大會戰保存了實力,對以後的抗日持久戰和奪取最後勝利。其意義無法估量。

然而蔣介石的智商卻未有任何提升,10年之後,蔣介石又調集80萬精銳與60萬解放軍在徐州決一雌雄,66天之內,蔣軍完敗,55.5萬人被消滅或改編。一時之間,蔣軍精銳盡喪。

事後,國民黨軍方面,徐州剿總司令劉峙認為此次戰役,戰略之失敗多於戰術,戰術之失敗多於戰鬥。他總共列舉了十三條失誤,主要有:對進退大計,遲疑不決,結果臨時應戰,而不是有計劃、有準備的會戰,以致形成兵力、態勢上的劣勢;顧慮長江與淮河防務,結果處處顧慮,處處薄弱,以致分散了兵力;戰區間協同不良,兵力轉用欠靈活,尤其是黃維兵團未能及早東進參戰,失去戰機;杜聿明放棄徐州,本屬冒險,卻不能發揮勇敢果斷精神,以迅速的行動擊破共軍,以致陷全軍於危殆;各部隊長個人之間,平時精神上有隔閡,戰時不能有效協同,以致雖有大軍,也難發揮最大合力。

國民黨統帥部戰後檢討說:失敗的主要原因,乃為戰略錯誤,其次為戰術缺乏改進,難以支持戰略。其他如持續戰鬥力之保持,戰鬥力統合發揮及反情報等方面,均有重大錯失。

其實國民黨人始終未能搞清楚失敗的主要原因——蔣介石對戰略地理的無知,蔣介石多次犯下低級戰略大錯,1937年,他選擇在上海與日軍大打出手,集結了全國精銳85個師,面對日軍海洋優勢後勤供給速度、海陸空協調程度、大口徑海軍艦炮和航母飛機的優勢火力。國軍精銳盡喪,中國軍隊幾乎一天就要消耗掉一個師。最終仍被打敗,日軍乘勝佔領南京,展開南京大屠殺。打仗就是打後勤,日本佔據制海權,利用海洋艦船運輸,既省體力又有效率,戰後陳誠總結說,中國軍隊此戰失利,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裝備遠不如日軍,人海戰術畢竟難敵火海戰術。這說明,整個國民黨高層,一直沒有基本的戰略思維能力,白白犧牲了無數中國戰士的生命,是為中國第一罪人。

項羽下場如何呢?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