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寒潮一到,才發現冬天真的來了。很多東西,都是在冬天更有味道。比如烤地瓜,比如熱奶茶,比如愛情片。夏天的電影固然熱烈,但冬季的陪伴往往更走心,回味更悠長。冬季暖心電影《大約在冬季》如約而至。該影片由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魏大勳、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齊秦特別出演。該片講述的是北師大女孩安然和來自臺北的攝影師齊嘯跨越30年時光的愛情故事。兩人相識的機緣便是1991年齊秦在北京舉辦的那場“狂飆”演唱會,電影也與齊秦28年前膾炙人口的歌曲《大約在冬季》同名。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饒雪漫的IP、霍建華+馬思純+魏大勳的演員配置,貓眼預測內地票房2.18億元。口碑上,則呈兩極分化。有人稱好,有人唱衰。一切評價還是繞回了電影與原著的關係本身。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安然,北師大才女,性格燦爛陽光,笑容明媚動人。情感上的敢愛敢恨,事業上自信上進。當她看盡世間百態,年齡沉澱下來,又擁有了一份獨有的淡然與穩重。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齊嘯,一位有事業心的青年攝影師,內斂溫柔,紳士儒雅。一個人從臺灣到北京發展,經營了一家很有格調的影樓。一場機緣巧合,在齊秦的演唱會上愛上了大學生“安然”,怦然心動。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安然是熱烈的,也是單純的。齊嘯是純潔的,也是冷清的。愛情的溫暖與心靈的孤獨同時存在,安然與齊嘯的愛,隔著空間,被世俗紛擾所阻攔,模糊糾結如大雪瀰漫的天空,但互相牽掛本身就是美好的。一場演唱會,一張照片,一見傾心。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漫漫長夜裡未來日子裡,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前方的路雖然太悽迷,請在笑容裡為我祝福,

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王維明導演、饒雪漫編劇的《大約在冬季》選擇用這場演唱會、這首歌作為故事背景,也是捕捉到了歌曲與愛情兩者之間的共性。悽美的雪花,寒冷的夜晚,工體門口一次暖心的邂逅,一開場就建立了時代的跨度,以及兩岸地域的縱深感,從91到19,從狂飆到再次狂飆,從年少青澀到風霜滿面,讓這場愛情契合了齊氏情歌的特點:浪漫、唯美、曲折、堅韌。

時代的跨度也增加了表演的難度。以霍建華的成長經歷,91年也不過是十歲左右的年紀,還沒到青春期,多半不會太熟悉當時的齊秦,馬思純更是聽著周杰倫喜歡劉亞仁的一代,與角色有著很大的年齡差,要褪掉當下的時尚感,刻畫出那種攢錢買磁帶和CD,把歌詞抄在本子上,整天做夢邂逅偶像的追星女孩兒,真的很難。

難度當前,馬思純卻表現得遊刃有餘,造型、氣質、性格、愛情觀,全方位變身為安然這位九十年代初的大學生。在她的塑造下,我們可以看到和當下的女孩子全然不同的feel,比如說簡單而又純粹的幸福感,閨蜜躺在床上聊愛情,憧憬著遇見齊秦,在她的想象中,人生、事業、愛情,都可以在大街上遇到。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演唱會門口,沒有門票的安然傷心急切卻沒有離開,直到帥氣的齊嘯把門票遞給她,就是那一刻,她的眼裡有一道光閃過,雖然直到後來齊嘯說出那一句“有些人見三百次都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夠了”,戀火才算正式點燃,但是相信在安然接過門票,在演唱會上揮舞圍巾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已經註定好了。

不幸的是,安然是那種表面看綿軟很樂觀可是一旦走了心就絕不放手的性格。所以當她一次又一次掏心掏肺不顧一切的擁抱愛情,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面對戀人離去的悲傷,這種反覆的拉鋸,考驗著馬思純的演技。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買CD收海報、吃飯寫字送秋波、夜裡通電話的發糖橋段,也有很多剝洋蔥一樣讓人瞬間淚下的虐心橋段,尤其是後者,把馬思純對細節的詮釋能力和情感爆發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齊嘯提出分手要回到臺北照顧中風的父親,安然說:“可是這些和感情有什麼關係”,微顫的嘴角和含淚的眼讓人不由為之戚然,演出了從火熱到冰涼,滿懷期待又不得不面對真相的瞬間轉換。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多年以後,回到北京的齊嘯又一次要離開,安然絕望的說:“她霸佔了你那麼多年,輪也該輪到我了吧”,把一個事業成功愛情失敗的女生,堅守多年的不甘和委屈,欲舍還留時的心痛和無力感,拿捏得非常到位。憑著這些時而甜時而鹹,時而苦時而辣的細節,串起了安然和齊嘯的半生情緣,從青春活力到知性淡定,從艱難打拼到事業起飛,安然用愛情點燃寒冬,在傷痕累累中鑄就一場情比金堅的愛情。

《大約在冬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從19歲的大學時期到47歲的中年時期,馬思純賦予了28年間每個典型時期的人物不同且清晰的形象標籤,以及適當的情感濃度和契合的聲線。

大學校園裡的小安放肆又熱烈,日復一日盼著收信。半夜悄悄躲在宿管阿姨窗子底下打電話的模樣,是年少心動的學生時代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失去愛情以後的安然是知性且幹練的職場女強人,渾身散發著獨立女性的光芒。而作為母親的中年安然則成熟、冷靜,眼底透著歷經世事之後的失落與滄桑。

可是電影的戲劇性在於,無論她如何成長、蛻變,每當遭遇愛情,又會瞬間變回當初那個戀愛腦,隨時準備為了愛情放棄一切。

也許你會怒其不爭,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樣奮不顧身的勇氣正是這個人物最珍貴的地方。

那種不計時間和結果的為愛付出,是我們這些困在世俗中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這樣純粹的愛情,它就在於一點,觸及內心,那就是——對愛情的毫無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