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公司紅海生存8大戰略


電商公司紅海生存8大戰略


近日有學員讓我講藍海戰略,我尋思了一下,電商哪裡還有藍海啊?乾脆我們來探討一下“紅海戰略”。很多股民在牛市賺錢,在熊市都吐出來了,其實電商也類似,有個段子說:“前幾年靠運氣賺的錢,這幾年憑本事全賠了”。那麼,電商趟過藍海之後,如何在紅海持續盈利呢?


1

成本領先獲取規模


成本領先是波特競爭三部曲之一,對於掌控上游供應鏈的企業,高性價比永遠是顛覆市場的殺手鐧。不過,成本領先不是賠本賺吆喝,而是基於企業對供應鏈和成本的掌控能力。那些動輒“9.9元包郵”和“戰略性虧損”的玩法,不屬於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主要包含三個條件:第一,具備一定的規模效應;第二,對產業鏈結構進行了改造,從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第三,公司所在地具有產業集群的優勢。

舉個例子:我們學員企業中,某品牌是網上實木傢俱第一品牌,年售20億,所用主材都是從美國進口的白橡木,屬於貨真價實的純實木傢俱,用料地道,所以進口木材用量也是類目第一。在供應鏈改造上,該品牌計劃從美國本土直接進口原木,在國內進行加工生產,此舉可以將供應鏈成本降低15%以上。這就屬於典型的成本領先戰略,因為對供應鏈進行改造而有效降低了成本。實際上,該品牌並不靠低價取勝,而是靠品牌、材質和品質的綜合實力;而成本結構的優化和節省,無疑會進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與競爭力。

再舉個例子:我們學員A做某休閒服裝品牌,針對90後年輕男性群體,夏季產品主要價格帶都是50~100元之間,公司在廣東新塘,利用產業集群的優勢,自己採購布料,讓工廠代加工,成本控制到位,在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基礎上,平均毛利率做到50%以上。另外有個學員B也是做相同定位的休閒男裝,公司在江蘇蘇州,主要從工廠採購成品,平均毛利率不到40%。對比之下,可以認為學員A具有成本優勢。

很多時候,電商將成本領先等同於低價打爆款;並且錯誤地認為,只要規模再大一點,就可以擁有規模效益和成本領先了。實際上,如果規模不能超過類目頭部品牌,那麼拼成本就沒有什麼優勢。並且大部分店鋪無法通過“戰略虧損”而熬到頭部位置。所以,小店拼價格看似必經之路,實際上並不是好的出路。


2. 定位差異沉澱用戶

品牌定位差異化,是切分市場蛋糕和獲取溢價的基礎,其本質就是精準區隔目標人群,滿足目標人群的偏好需求,並建立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活到現在的知名電商品牌,基本上都是走了這條道路,比如阿芙精油、物生物保溫杯、蕉內內衣、銅師傅、御泥坊、裂帛、茵曼、粉紅大布娃娃、妖精的口袋、江南布衣、盧旺達的魚等等。

這類差異化細分定位的品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小而美品牌,大約佔據了24%的市場份額,不但在過去取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在未來也將持續迎來發展的春天。

小而美的品牌,機會在人群,而不是關鍵詞。例如江南布衣的自然主義風格,就擁有一個穩定的細分目標顧客群體,其會員購買佔比為68.5%;再如盧旺達的魚,5年以上老客戶佔比為40%……顯然,老客戶就是小而美品牌的專屬人群包,這個人群包其他品牌搶不走,也不怕其他頭部品牌攔截用戶,也不用擔心實時賽馬機制,因為精準人群會讓點擊率、轉化率、收藏、加購、復購率等指標都很出色。


3. 質價提升獲取溢價

我們分析過去10年電商各大類目價格戰的冠軍,發現一直都是 “城頭變幻大王旗”,冠軍的寶座很少能坐長久的。一匹黑馬暫時領先,一定會有另一匹黑馬取而代之。而那些選擇較高定價、擁有一定溢價的品牌,卻往往能笑到最後。

舉個例子:我們學員企業中,某品牌是戶外照明類目頭部品牌,該品牌面對對手9.9元的低價爆款競爭,也曾經跟進嘗試過,結果一下賣出數萬單,供應鏈承擔很大壓力,並且帶來幾百單的差評,得不償失。所以,堅決放棄了垃圾價位和垃圾產品,走中高端

質價路線,圍繞用戶群體的不同場景用途,開發了系列化產品,雖然銷售量降低了,但是銷售額和利潤都提升了,公司經營指標更加健康。

較高的溢價,有兩個來源,第一是品牌價值;第二是質價齊升。如果品牌知名度不高,那麼用較高的質量、價格和服務,獲得更多好評與口碑,仍舊可以獲取更多溢價空間,也為創造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提供了條件,形成良性循環。


電商公司紅海生存8大戰略


4. 農夫法則獲取份額

要讓地裡不長野草,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種滿莊稼,這就是農夫法則。

比如,韓都衣舍通過70個多品牌組成的族群,去切分不同的市場人群;寶潔公司對產品功能細分,打造了300多個品牌,覆蓋了160多個國家的市場。這些都是農夫法則的經典運用。

由於過去平臺流量打散原則,大部分電商公司也開了一堆店鋪和品牌,有的服裝公司動輒開店50家以上。然而,農夫法則並非以店鋪數量取勝,而是對細分市場進行有效佔領。什麼叫有效佔領?如果一個店鋪的銷售額不能進入細分類目排名前10%位置,那麼就只有銷售意義而無市場地位。換句話說,多開店,廣撒網,不聚焦,並不能建立競爭優勢。

對細分類目的有效佔領,案例非常多。比如我們學員企業中,某品牌屬於掛鐘細分類目第一品牌,除此之外,公司還有兩個品牌進入前10名,從設計風格、產品材質和價格帶高低進行區分,分別佔領中端、中高、高端市場,滿足不同層級的消費需求。從而,在該類目佔據了最大的份額。


5. 品類狼群攻佔頭部

品類狼群戰略,指的是通過供應鏈優勢,打造同一個類目下的優勢產品群,通過優勢產品群分別攻佔該類目下的各相鄰細分品類頭部位置。

例如,我們有個學員主攻傳統滋補類目,打造供應鏈的優勢,掌控上游資源,針對該類目底下10多個市場容量過億元的細分小類目/小品類,採用店群各個擊破策略,每個店鋪打造2~3個爆款,牢牢卡住每個小品類第一的位置。這種戰略,資源共享,成本領先,競爭壁壘高,讓其他競爭對手很難有突圍的機會。

品類狼群戰略,核心就是產品和供應鏈優勢,在細分小類目或大類目的長尾區間,還有大量的機會。比如在家居收納、皮革清潔護理、大碼女裝、牆紙壁畫、仿真花卉等細分類目中,我們都有學員通過品類狼群取得頭部地位。

農夫法則與品類狼群的區別就在於

,前者可能從各個維度上形成差異化,後者主要是強化品類優勢;前者的目標是佔據更多份額,後者的目標是佔領第一位置。


電商公司紅海生存8大戰略


6.浮船法則建立優勢

浮船法則,顧名思義就是水漲船高,無論水(市場)多麼高,我方總比對手高出一截。

比如,康爾馨酒店家紡的1000克大浴巾,曾經是全網獨一無二的熱銷產品,因為市場上競爭對手的浴巾只有500-600克。康爾馨因為用料足,材質好,吸水性更強,親膚柔軟,所以該產品就具備技高一籌的競爭力。

浮船法是常用的競爭策略,但是需要注意以下關鍵點。

第一,超出對手的功能或品質必須是有用的,是真需求,不是偽需求,不是雞肋。比如某國產手機主打防水功能,但是,誰會帶著手機去游泳或洗澡呢?畢竟掉到馬桶裡的概率是很低的!再如某手機號稱可以砸核桃,問題是誰買手機是為了砸核桃呢?

第二,如果一個功能高於對手,不能犧牲其他實用性能。比如某品牌曾經推出一款卡片式剃鬚刀,主打輕薄的概念,比所有競爭對手都要薄。然而,這個電動剃鬚刀只能對付2毫米以下的鬍子,超過2毫米就無能為力了;並且電池續航時間短,需要經常充電。這就是為了某個賣點而犧牲了原有的主要功能。

第三,浮船法不能過度,

做到主要賣點超越對手即可,如果超越太多,或者附加了過多的額外功能,就會大幅增加成本,導致競爭力下降。比如某無繩吹風機,除了在電池容量上做文章,還採用紅外輻射熱技術,結果價格2500多元,這就降低了市場競爭力。


7.IP文化塑造網紅

如果從功能、材質、工藝、成本、品類等角度無法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那麼移動社交時代的品牌IP文化打造,則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圍繞品牌IP文化演繹,一方面為品牌價值加分;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公司價值鏈和業務範圍。

例如,笛莎以“每個女孩都是公主”為品牌核心理念,專注3-12歲女童服飾細分市場,多年以來持續投入大量的資金打造公主文化IP,設計了笛莎公主卡通形象,製作了120集動畫片《笛莎娃娃》,拓展O2O體驗館、打造“公主小鎮”等等。

再如,三隻松鼠以“讓天下主人爽起來”為使命,圍繞三隻松鼠品牌IP文化,從堅果零食延伸到文化產業,包括平面動漫、3D動漫、動畫、繪本、公仔玩偶以及線下投食店等不同產品形態。品牌IP讓三隻松鼠奠定了從物質消費到精神需求的綜合型領導地位。

再如,網紅奶茶——喜茶、茶顏悅色等,都屬於第三代奶茶。第三代奶茶以IP文化塑造為核心,緊跟時尚文化潮流,在店鋪形象、外觀包裝、文化理念、產品創新等各個維度上,區別於第一代的沖泡奶茶、第二代的鮮奶鮮茶。


電商公司紅海生存8大戰略


8. 標杆法則創新超越

標杆法是市場競爭常用的策略,這裡也是一流玩家和九流玩家的分水嶺。

九流玩家,盯著標杆品牌和爆款,模仿款式,抄襲頁面,照搬圖文,用黑科技沖銷量,用更低的價格來搶生意,最終就是損人不利己,擾亂市場,劣幣驅逐良幣,一片紅海,大家都沒錢賺了。

一流玩家,同樣盯著標杆品牌,不是模仿,也不是抄襲,而是作為分析市場需求和顧客偏好的依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技術創新、功能創新、品質提升或者供應鏈改造而超越巨人。

此外,還有超級玩家,就是從品牌定位入手,站在標杆品牌的對立面,重新定義行業賣點和需求。例如,百事可樂剛問世,針對可口可樂的“經典、傳統”定位,提出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定位,立即獲得大批不明真相的年輕群眾擁護,從而佔據了江湖一席之地。而後起之秀的七喜一看傳統和新潮都沒有機會了,就乾脆釜底抽薪,定位於“非可樂”,也分得了一片江山。

電商公司紅海生存8大戰略


由於篇幅有限,很多問題無法全部展開。其他具體問題歡迎一起探討和交流——

作者:湛廣(老高電商管理學院院長,個人v:quanzun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