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三包”關鍵在於落實

隨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持續推進,我區啟動了多輪攻堅行動,並向經營者發放了責任書,“門前三包”落實情況明顯好轉,但記者發現部分路段仍存在“門前三包”責任人未履責,市容環境、衛生秩序和綠化維護落實不到位等情況。

上午9時,位於壽星路上的一排店鋪生意紅火,記者在一家蔬菜店門口發現,非機動車停車位上堆放著幾個菜籃子,地上散落著一些菜葉,路上還有一灘積水,電動自行車行駛過後,總會濺起一片水花,路過的行人只能繞道而行,記者在現場觀察了許久,一直沒人來清理。“水是我們早上洗菜的時候倒下的,我知道店門前要保持乾淨,但是早上太忙了,沒時間打掃。”菜店經營者說。與此同時,一旁水產店的經營者正將臉盆砧板拿到店鋪外,為顧客處理海鮮,店門口溼漉漉的一片,還伴有一股腥臭味。

在環城南路同樣發現了門前亂丟垃圾的不文明現象,在一家出售機電設備的店鋪前,記者看到店門口堆放著一些貨物,門前還散落著一地垃圾。記者進店提醒,卻遭到了經營者拒絕。“每次店裡到貨了,拆下來的包裝就直接往外扔。”據附近環衛工人反映,這條街上的部分經營者經常將店內的垃圾堆放至人行道上。

橫河路這樣的情況也不少,走在該條馬路上,道路兩側隨處可見菸蒂、包裝紙、外賣餐盒,在一家水果店,記者看到門口散落著一堆的果皮,一眼望去髒亂不堪,但經營戶卻對此熟視無睹。“我們每個月都出環保費的,店門外不該我們清掃了吧?”面對記者的疑問,不少經營戶認為自己已經支付了相關的環保費用,自然無需再承擔保潔的責任。除了亂丟垃圾,記者還發現橫河路上車輛違停的現象也很突出,一些市民為了圖省事,無視路邊的停車位,直接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無序停放在人行道上。“我可以保證我自己不亂停車,但是我們又不是交警,哪裡管得了別人啊。”針對這種不文明行為,周邊經營者一副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姿態。

□記者手記

沿街商鋪是城市的“臉面”,落實“門前三包”是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是舟山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面衝刺的關鍵之年,應當以此契機徹底整治“髒、亂、差”的城市頑疾。作為經營者,要有主人翁意識,自覺做到“門前三包”。相關部門也要完善制度補齊短板、加大整治力度,進一步創新管理模式,使各方共同投身到“門前三包”的治理工作中,形成人人參與城市管理、人人共享城市文明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