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穩中有進 股份制銀行繼續保有核心優勢

多家股份制銀行2019年年報已於近日披露完畢。從各家股份制銀行披露的2019年年報可以看出,2019年,儘管內外部環境複雜多變,股份制銀行依然實現了經營業績穩中有進,不少銀行淨利潤仍實現“兩位數”增長,息差略有上升,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經營業績整體呈回暖之勢。同時,零售業務、金融科技發展亮點突出。這些核心優勢將為股份制銀行今年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為繼續穩中向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業績向好趨勢不變

2019年,股份制銀行淨利潤增長分化相對明顯。招行、光大銀行等銀行的淨利潤增速相對較快,實現“兩位數”增長。例如,招行實現淨利928.67億元,同比增長15.28%;光大銀行實現淨利374.41億元,同比增長11.03%;平安銀行實現淨利281.95億元,同比增長13.6%;浙商銀行(港股02016)實現淨利129.25億元,同比增長12.48%。

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港股00998)等股份制銀行的淨利潤增速則相對緩慢一些。浦發銀行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該行實現淨利潤589.11億元,同比增長5.36%;興業銀行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預計實現淨利潤658.68億元,同比增長8.66%。

年報數據顯示,多家股份制銀行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光大銀行營業收入增幅最大,同比增長20.47%;浙商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06%。

業內專家認為,信貸投放大幅度增長,推動利息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從而帶動營業收入快速增長。

民生銀行(港股01988)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業績穩健增長有兩個原因,一是2019年銀行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央行保持了合理充裕的流動性,銀行負債成本整體回落,銀行淨息差有所改善;二是2019年上市銀行普遍加大了資本補充力度,資本充足率進一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也在增強。

上市銀行良好的業績增長離不開資產質量的改善,2019年,多家股份制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呈下降趨勢。

零售業務成績亮眼

在對公業務競爭白熱化、利率市場化導致利差大幅收窄的背景下,深耕零售領域是股份制銀行尋找新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從營業收入絕對額和佔比看,零售業務足以撐起股份制銀行業績的“半壁江山”。

從營業收入絕對額來看,招行2019年零售業務營業收入總額達1447.22億元;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為799.73億元;光大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46.78億元,3家銀行零售營業收入在股份制銀行中居於前列。

從營業收入佔比和利潤貢獻度來看,平安銀行零售業務貢獻度最高,零售業務營業收入佔全行營業收入的58%,零售業務淨利潤佔全行淨利潤的69.1%;招行零售業務對業績貢獻超半數,零售業務佔該行稅前利潤的56.7%,零售營業收入佔該行營業收入的53.66%;光大銀行零售業務營業收入佔全行營業收入的41.17%。

在推進零售轉型的過程中,股份制銀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例如,招行強調數字化對重塑零售業務的重要性,以招行APP和掌上生活APP為平臺,探索和構建數字化獲客模型,通過聯名營銷、聯動營銷、場景營銷、品牌廣告營銷等營銷方式,打造新的獲客增長點。

平安銀行線上線下並行,線下推出“輕型化、社區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零售新門店,線上不斷迭代口袋銀行APP,並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智能OMO(Online Merge Offline)服務體系,將口袋銀行APP與零售新門店無縫對接,實現了多種場景的融合。同時,以全面AI化的AI Bank為內核,構建開放銀行生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無縫化、便捷化的服務體驗。

光大銀行依靠集團賦能,為零售轉型與發展增添動能。2019年,通過客戶共享,光大銀行從集團子公司導入高淨值客戶1006戶、導入三方個人存管戶4.4萬戶,數字金融業務引入新增零售客戶255.8萬戶;在交叉銷售方面,代銷光大集團企業各類金融產品總額達638億元;在協同產品方面,中青旅聯名信用卡上線兩年客戶量突破120萬戶。

著眼未來發展,中國銀行(港股03988)研究院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在全球數字化進程提速及互聯網重塑消費者行為的背景下,零售業務轉型急需整合自身優勢,革新業務模式,數據化分析能力將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金融科技“產出”凸顯

金融科技創新繼續為銀行業績增長提供強大動力,為銀行帶來實實在在的“產出”。

通過分析招行2019年年報可以看到,該行金融科技轉型的回報首先體現在手機銀行數字化獲客和數字化經營上。截至報告期末,以招行APP和掌上生活APP兩大APP為平臺,招行APP累計用戶數達1.14億戶,借記卡數字化獲客佔比為24.96%;掌上生活APP累計用戶數達9126.43萬戶,信用卡數字化獲客佔比達64.32%。

受益於科技賦能,中信銀行手機銀行APP和動卡空間兩大APP月活客戶均突破1000萬戶;光大銀行手機銀行APP、陽光惠生活APP、雲繳費三大APP月活用戶2155萬戶,開放的API接口數超700個。

2019年,各家股份制銀行積極佈局,通過設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部或採用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開展業務等方式進行科技創新。2019年年報顯示,股份制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比重繼續快速提升。光大銀行年報顯示,2019年全行科技投入34.04億元,增長44.73%,佔營業收入的2.56%;招行信息科技投入93.61億元,同比增長43.97%,佔營業收入的3.72%;中信銀行科技總投入近49億元,同比增長36.8%。

疫情防控期間,銀行傳統業務受阻,金融機構通過科技創新積極發展線上業務。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銀行的金融科技轉型發展將進一步加速。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