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級第一輪複習(基礎篇2)——電流和電路。

第二單元 電流和電路

基礎知識:

1.兩種電荷

(1)摩擦起電:電風扇使用一段時間後,葉片上就容易佈滿灰塵,這主要是因為風扇轉動時,葉片與空氣摩擦而帶上(電荷),從而能夠(吸引微小灰塵)。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①兩種電荷:自然界中存在兩種電荷,人們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把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②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驗電器:驗電器帶電後,兩個金屬箔片張開一個角度,是因為金屬箔片上帶的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所致。

2.原子及其結構

(1)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位於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它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2)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它的單位是(庫侖),符號是C,(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的電荷量是(1.6×10⁻¹⁹)庫侖。

(3)摩擦起電的實質: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兩種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時,一個物體的部分電子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

3.導體和絕緣體

(1)(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2)在金屬中,部分電子可以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在金屬內部自由移動,這種電子叫做(自由電子),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

(3)導體和絕緣體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4.電流

(1)電流及方向:物理學上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金屬導體中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根據這個規定,電源接入電路時,電流總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出,經過導線、用電器等流入電源的(負“-”)極。電流實際上是(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

(2)物理學中用(電流I)來表示電流的強弱。電流的國際單位是(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μA)。1A=(10³)mA=(10⁶)μA。

(3)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A,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A;②0~

3A,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A。

5.電流的測量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3”或者“6”)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量程選擇應該接近並略大於被測值,在不知被測電流的大小時,應採用(試觸)的方法選擇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兩端)。

6.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在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在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7.電路的構成

(1)在電路中提供電能的裝置叫(電源),消耗電能的元器件是(用電器),導線的作用是(連通電路),開關的作用是(控制電路通斷)。

(2)接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的電路叫(斷)路;直接用導線接在電源的正負極上或者用電器的兩端叫(短)路。(短)路時電流會很大,可能會把電源、用電器燒壞,是絕對不允許的。

難點點撥

難點1:電路設計

點拔①;當用電器或開關同時工作相互影響時設計為串聯電路。

例題

常用智能手機是通過指紋開關S1或密碼開關S2來解鎖的,若其中任一方式解鎖失敗後,鎖定開關S3均會斷開而暫停手機解鎖功能,S3將在一段時間後自動閉合而恢復解鎖功能。若用燈泡L發光模擬手機解鎖成功,則符合要求的模擬電路是( C )

初中物理九年級第一輪複習(基礎篇2)——電流和電路。


點拔②:當用電器或開關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時設計為並聯電路。

例題:

在參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時,小明發現,在一處地面上有“沉迷網絡”“交友不慎”兩個圓形模塊。用腳踩其中任何一個模塊,與模塊連接的電視上就會播放相應的教育短片。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B )

A.兩個模塊相當於開關,彼此串聯

B.兩個模塊相當於開關,彼此並聯

C.兩個模塊相當於電源,彼此並聯

D.兩個模塊相當於電源,彼此串聯

點拔③:當用電器的開關斷開時反而工作,閉合時反而不工作設計為局部短路。

例題:

如圖所示是一種定時課間音樂播放裝置的原理圖。“定時開關”是到達設定時間會自動斷開的開關。閉合開關S,未到達設定時間時,播放器處於(短路)狀態;到達設定時間時,指示燈(會)(選填“會”或“不會”)發光,“播放器”播放音樂。

初中物理九年級第一輪複習(基礎篇2)——電流和電路。


難點2:判斷電流表測誰的電流

點撥:找出幹路,標出幹路的兩個端點,讓電流從一個端點流向另一個端點。

例題:

小科在做“用電流表研究並聯電路電流特點”的實驗時,連接瞭如圖所示的電路。當閉合開關,由於(電流表被短路)致使電流表無示數,但兩個燈泡會發光;當拆除導線(b)時,就可以修復電路,並使電流表測其中一條支路的電流。

初中物理九年級第一輪複習(基礎篇2)——電流和電路。


分析:由圖可知,導線b與電流表並聯,將電流表短路了,所以電流表沒有示數,此時L1、L2並聯,兩燈均發光;因此去掉b導線即為正常電路,此時電流表測右邊燈泡所在支路的電流;

難點3:用節點法分析電流

點拔:流入節點的電流等於流出節點的電流之和。

例題: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流從P點流入,從Q點流出,R1=R2=R3,通過R2的電流大小為0.3A,則通過R2的電流方向為(向左)(選填“向左”或“向右”),電流表A的示數是(0.9)A。

初中物理九年級第一輪複習(基礎篇2)——電流和電路。


解答

因為R1、R2、R3並聯,所以三電阻兩端的電壓U相等,因為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又因為三個電阻相同,故三個電阻的電流相同,由圖可知,通過R2電流的方向向左電流表A在幹路上,則電流表A的示數I=03A+0.3A+0.3A=0.9A。

分析

由電路圖可知,三電阻並聯,根據並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各支路的電流,即可知通過R2電流的方向,根據並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電流表A的示數。

難點4:推導用電器的電流

點撥:看清電路,判斷量程,用電流的規律推導用電器的電流大小。

例題:

如圖所示,閉合S1、S2,電流表A1、A2的指針都在滿刻度的三分之一處,則通過燈L1的電流是( 0.2 )A,通過燈L2的電流是( 0.8 )A,斷開S2,則電流表A1的示數將(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初中物理九年級第一輪複習(基礎篇2)——電流和電路。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閉合S1、S2時,燈泡L1、L2並聯,電流表A1測L1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2測幹路電流。

(1)因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且電流表A1、A2的指針都在滿刻度的三分之一處,所以,電流表A1的量程為0~0.6A,則通過L1的電流:I1=-×0.6A=0.2A,電流表A2的量程為0~3A,則幹路電流:Ⅰ=×3A=1A,通過燈L2的電流:I2=1A-0.2A=0.8A;

(2)因並聯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所以,斷開S2時,通過L1的電流不變,即電流表A1的示數不變。

總結:電流和電路是整個電學的最基礎部分,一定要牢固記憶這些基礎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