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死活讀不下去《紅樓夢》‘’?

歷史沉澱的理性


曾經有個國內的出版社確實做了這樣的一個調查,最後排出了一個奇葩的排行榜,即“死活讀不下去的十本書排行榜”,其中中國的四大名著都在裡面,而且《紅樓夢》高居榜首。那麼,這麼一部著名的古典文學著作,為什麼會令那麼多人死活讀不下去呢?想來原因無外乎有下面幾個吧。

1、篇幅太長,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已經被網絡媒體衝擊的非常嚴重,大家都是喜歡碎片化、簡短的閱讀,對於這種大部頭的文學作品早已沒有了閱讀的興趣和勇氣。

2、年代久遠,很多人覺得《紅樓夢》所描寫的是三百多年前的社會現狀和人物故事,所以覺得和現代生活完全找不到聯繫。加之大部分人的閱讀和學習都強調“有用論”,所以覺得讀《紅樓夢》沒什麼用。

3、裡面的內容太龐雜。《紅樓夢》裡面所涉及的中國文化方方面面,而且每一個方面都描寫的非常專業和詳細,甚至很多人覺得詳細的有些羅嗦。比如詩詞、中醫、飲食、書畫、服飾、園林、建築等等等等,每一方面都展現的非常細緻,這在喜歡某些方面的人看來就非常好,但是在不喜歡的人就真的是讀不下去的。

4、世間線索和空間線索的混亂。《紅樓夢》一開篇就說了次書“無年代地域可考”,作者特意混亂了年代和地域,這也是很多人覺得《紅樓夢》難以閱讀的原因之一。

5、生僻字非常多。《紅樓夢》產生的年代應該是在乾隆初年,那個時候中國的文字還屬於繁體字,另外有很多現在看來是生僻字的,如今已經很多都不常用了。文字和詞句的艱澀難懂,也是很多人讀不下去的一個障礙。

讀《紅樓夢》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很多開始的時候死活讀不下去,後來慢慢讀進去之後,就會越來越喜愛,甚至於痴迷。而且,一旦讀進去了,以前這些讀不進去的原因,就又會成為深愛它的原因,也許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所在吧。


雲語紅樓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關於”閱讀“的問題,更不是關於《紅樓夢》的問題,而是一個典型的調研的邏輯問題。當然,我並不是說媒體有意為之,而是媒體在不知不覺中,傳播了這樣一個錯誤印象。

請大家自行去百度或谷歌搜,國內很多機構、在不同的年份,都做過類似於”中國讀者最喜歡的書籍“、”最喜歡的小說“、”最喜愛的作者“等調查,你會發現,在這些調查裡,幾乎都有《紅樓夢》,而且往往排名都在前面。

例如,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2年中國讀者最喜愛的十本書是:《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天龍八部》《紅高粱》《蛙》《圍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豐乳肥臀》。

類似的調查到處都是,如果你看這些調查,可能要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人們都愛讀紅樓夢?

那麼,為什麼?

第一,很簡單啊,因為樣本不同啊。

其實,人們最愛讀的書是《紅樓夢》和最讀不進去的書是《紅樓夢》,這兩個所謂的”現象“並不矛盾。中國這麼大,閱讀的口味、習慣,也是千差萬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興趣群體,都會影響一個人的閱讀選擇。

即使在中文系,有些搞外國文學的,甚至是搞中國古代文學的,也有不愛讀、讀不進去《紅樓夢》的,我同學是搞先秦的,我還曾經問過他為什麼,他說,自己家裡的事兒都亂成一團麻,哪有興致去看別人家裡的家長裡短、婆婆媽媽。我不評論他講的對還是不對,因為這是一個純粹的個人化的選擇。

第二,樣本太少啊。

調研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要首先確定有效的調研範圍,也就是說,你的這個範圍要能涵蓋你的結論,比如,你要想調研”中國讀者是不是愛讀紅樓夢“,但你只問了10個人,或者說雖然你調研了1萬人,但都是北京人,那怎麼能得出”中國讀者“如何如何的結論呢?

其次,你的樣本要足夠大,中國有14億人,刨去未成年人、文盲等群體,你至少要有幾千萬的樣本,才具備有效性。就像題主所問的這個問題,肯定沒有這麼多的樣本,就輕率得出了這個結論,是不嚴謹的。

再次,收集了調研樣本,還要進行分析,將這些樣本轉變為數據,還要設計公式,把數據代入公式得出指數,還要對這些指數進行分析。而不是說你在網絡上,做一個選擇題,讓網友投投票就完了。就這一點來說,題主的所謂”網絡問卷“,是基本上沒有科學性,也就基本上沒有可信性的。

最後說一點

大家不要迷信網上的一些言之鑿鑿的結論,當你看到一個說法時,你按照相反的說法去百度,就會發現相反的說法也比比皆是。

比如,當你看到:”XX和XX不同一同食用“,你就去百度”XX和XX可以一同食用“,我敢保證,這兩個完全相反的說法,在網上都能找到支持的說法。

歸根到底,還是要多讀書,少上網啊。


danyboy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紅樓夢》這本書總體是比較平淡的,幾乎都是日常生活的描寫,直觀上沒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有意思。就是平常看電視劇的話,在同等條件下,也很少有人選擇看《紅樓夢》,而是看比較剌激的《西遊記》等。

2、《紅樓夢》的後四十回缺失,閱讀起來需要對照前面的判詞及線索,一般的讀者很難有如此的耐心,畢竟看書不能像猜迷那樣費力。


多元視角


因為曲高和寡!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座豐碑,前無古人,也可能後無來者。作者對詩辭歌賦、古董文玩乃至建築園林都絕對是高級研究員級別,博大精深。一部《紅樓夢》堪稱一座中國文化的寶庫。

但有三個原因導致很多人讀不下去。

一、自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書面表達和閱讀發生了大改變,現代人基本上說白話文寫白話文讀白話文,詩歌也是白話文現代詩,導致大部分人讀不懂《紅樓夢》!

二、胡亂讀的話,讀不到精要,《紅樓夢》必須得一句一句認真讀,甚至是咬文嚼字,很耗時間和心力。

三、故事本身很鎖碎,都是家長裡短,大部分是女人家之間一些生活鎖事,沒什麼可讀性,對大部分男性讀者來說味同嚼蠟,所以不想讀。

概括一下,第一讀不懂,第二太燒腦,第三不想讀。再濃縮概括一下,曲高和寡!現在能完整讀完全書大概都是研究員或者準研究員級別的人了。





焱煌神話


《紅樓夢》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著,很多小說迷都愛不釋手。

《紅樓夢》有些人讀不下去的原因是寫得太囉嗦,人物眾多,講賈寶玉與十二金釵糾纏的愛情故事,有悲劇色彩令人不痛快!


鐵男春秋


比起金庸的武俠小說,和同為四大名著的其它三本,《紅樓夢》的篇幅並不算長,但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讀著金庸,讀著三國,讀著西遊,《紅樓夢》卻幾乎一遍也看不下去。這是為什麼呢?

紅樓夢絕對是最好的小說之一,但為什麼大多數人看不下去?

原因很簡單,它和《聖經》,和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雖然是非常出色的,但它們不屬於大多數人,和大多數人的氣場不符合。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好書都能看得下去的,看得下去的是那些讓自己身心愉悅,同自己的精神嚮往相契合的書。

有的人,可以讀10遍金庸小說,讀10遍《西遊記》,讀20遍“四書五經”,但就是讀不下去《紅樓夢》。或者,在勉強讀過一遍之後,就不會再去讀第二遍。

《紅樓夢》當然是好書,並且是偉大的書,但對不起,它們不屬於多數人。

誠如大宋經常說的:“書是有階級性的”。《紅樓夢》屬於貴族階層,《水滸傳》屬於暴富第一代,《三國演義》屬於創業第一代,《西遊記》屬於知識階層。雖然各階層也會交替閱讀各種書籍,但俘獲他們的心的,終究是他們自己階層的書,那樣才妥帖、才服氣。

在書的階級歸屬方面,金庸小說是個例外,它們屬於各個階層。雖然知識階層中的部分知識分子,迄今還在排斥金庸小說,但畢竟還有另外一部分知識分子瘋狂地熱愛著金庸。

在任何時代,總會有一部分人、一部分書,打破所有隔閡,深入到大多數人群當中。

金庸小說就是這樣的書,但《紅樓夢》不是。

.


宋唯心


書這東西,是靜的。

讀書。就是讀心。

只有與內心節奏相同的書,才能讀的進去。

書有“快書”,“慢書”之分。

內心燥熱,讀戰爭類,獵奇探險,百科知識類的“快書”,可以幫助宣洩。

但宣洩的差不多了,就可以讀文學,哲學,佛經之類“慢書”的拉昇自己。

“快書”可以排解心中的抑鬱,

“慢書”可以積累心靈的厚度。

兩者的心理作用是相反的。

《紅樓夢》偏向“慢書”。

同樣,我之前也讀不進紅樓夢,主觀就覺得男男女女嘰嘰歪歪,即不驚險刺激,又不能幫我增加考分,我有更重要的公式,課文要背,哪兒有閒功夫。

〔圖片為“金陵十二釵”〕

大致就是這樣了。什麼樣的內心,就會選擇什麼樣的書。

讀書就已經是個好開始,無論快書還是慢書,一直讀下去,書最終都能幫到我們。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成雲社初心


作為一個曾經“死活”讀不下去紅樓夢的人,一定要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紅樓夢有感情的人才能讀懂

紅樓夢描寫的最令人神往的就是裡面的各種情感,非常的細膩。而感情中最動人的就是愛情了,但是現代人越來越不相信愛情了,每個人心都快枯萎了。這樣的讀者自然是根本讀不進去紅樓夢的。



我小的時候年紀太小,大概十歲左右,試了好幾次也沒讀進去紅樓夢,差點與這本書錯過了。後來十六七歲偶然間又看了一下紅樓夢。結果根本停不下來,通宵達旦的開始讀。就是因為那時候情竇初開,能夠領略紅樓夢的味道了。

紅樓夢對大部分男性讀者很難有持續吸引力

紅樓夢的故事類型決定了它很難像其他書籍一樣吸引大部分男性讀者的木光。書中很少有男性讀者們喜歡的打鬥,衝突,暴力等場面。



書中更多的是平淡的生活場面,男女愛情,吟詩作對,園林美景。這樣男性讀者讀起來很難有持續的興趣。

紅樓夢本身很複雜

別的先不說,就紅樓夢裡的人物關係就能把讀者弄蒙圈。實在是太複雜了,而且很相似。新讀者讀了半天可能也鬧不清楚人物之間的關係,對不上號。



其他的隱喻,暗語,詩詞歌賦更是讓讀者雲裡霧裡,沒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根本就讀不懂紅樓夢,領略不了紅樓夢的魅力。自然看著看著就放棄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在評論區和我繼續交流。


文學中年


《紅樓夢》是小說,但是與其它幾部名著不同,《西遊記》《三國演義》《水許傳》,它們有幾個顯著點,可讀性強。第一,故事性強,引人入勝。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諸葛亮三氣周瑜……孫悟空大鬧天空,三打白骨精……搶生辰綱,林沖火燒草料場,武松打虎。第二,英雄多。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宋江、晁蓋、林沖、李逵丶武松,孫悟空、豬八戒、牛魔王、叱吒、紅孩兒。第三,計謀多。從戰役上講,三打竹家莊、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第四,語言生動形象。當然,還有許多可讀性,凡小學文化,均可讀懂。我在小學畢業前就讀過了以上三部名著。《紅樓夢》則不同,高中畢業才讀,前後讀了不下五遍,除了寶玉黛玉親親我我之外,其它幾乎沒什麼印象了。為什麼?沒故事,沒英雄,沒計謀,沒結局。在語言表達上,長篇人物對話不適合中國讀者口味,感覺像戲劇臺詞。臺詞也長了,改編時,不知如何壓縮對話。為什麼?細品對話,你又覺得哪一句又刪不得。更有甚者,《紅樓夢》是“風月寶鑑”,要兩面照,一面是真的,一面是假的。例如,鏡子裡是鳳姐兒的美人照,你心裡想的應該是一骷髏,正面是賈府的富貴奢侈,實際上講的是末世的衰亡。還有許多東西是隱藏起來了的,不細敲,沒收穫。不讀脂批,根本無法讀通《紅樓夢》。


朵朵佬爺



首先呢,《紅樓夢》是一部古典小說,是以古文的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的,那麼對於一些文化程度低的讀者來說,如讀天書,免不了看不下去,讀不出個所以然來。

再有《紅樓夢》涉及的多半是女性,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沒有什麼驚險刺激的內容,就像我們的日子一樣鎖碎,那麼對於一些男性讀者,喜好快節奏,酷愛冒險者,難免會讀不下去,這很正常,就像一件古玩,珍寶,不懂行,不知價值的人們,當然不會去多看,多摸,多關注的!


《紅夢樓》中整部書中的基調是大悲的,那麼對於一些喜歡熱鬧,愛好祥和的人們來說,看不得書中的哭哭啼啼,容不了書中一干人的悲傷憂鬱,看著看著難免會看不下去!

《紅樓夢》裡面的詩詞歌賦居多,現代人又有多少願動腦子,願去思考的,看著看著越看越頭痛,乾脆甩到一邊!

即便不是上述這麼多原因,當今社會,愛讀書的人士又有多少?何況《紅樓夢》是那麼厚的一本書,每天上班忙的團團轉,回到家還有雜七雜八的家事,累的那兒有功夫去看書,並且是這麼厚的一本古書,所以真正愛紅樓夢,真正願意讀的人越來越少,當今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是一種退步,快節奏,高壓力把人們的閒情逸致都封存了!

也許N多年後,當90後,200後長大成人,並且步入中年,恐怕說紅樓,談紅樓的都是我們這些老年人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