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億是萬科恆大碧桂園的頂點嗎?

7000億是萬科恆大碧桂園的頂點嗎?

梁雲風/文

最近和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聊天,他感慨2019年賣房難,不過更難的,是碧桂園、萬科、恆大在整個行情並不好的情況下居然依然堅挺,尤其是碧桂園,逆勢而上,一騎絕塵,斬獲7715億的銷售金額,讓同行大跌眼鏡。


他的問題是,碧萬恆這樣六千億、七千億,到底還能不能持續呢?


從這幾年地產行業整體的發展來看,很明顯銷量還在逐年增長,2016年商品房銷售額只有11.8萬億元,2017年為13.4萬億元,增長率為13.56%;2018年商品房銷售額為15萬億元,增長率為11.94%;2019年大概的總銷售在16萬億,比2018年的15萬億增長率只有6.67%,從增長率和總量上來看,都相比前兩年大大放緩。


但這並不是說,2020年的銷售就會立馬降到1%甚至會負增長。去年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中央高壓的調控,加上像棚改等一系列的政策都攔腰砍斷,所以才導致整個2019年房地產行業都在衝量的促銷中艱難度過。


以恆大為例,去年恆大的促銷,從春節後開始,連續三個月(2-4月),5月和6月稍微降溫之後,從7月底又開始下半年的大促,從8月開始,恆大更是開啟全年搶收。房企搶收的背後,倒不是說房子就賣不動了,只是在政策收緊的情況下,落袋為安的心態在支配。碧桂園當然也有促銷,但力度明顯不及恆大,最後銷售總量反而還是在恆大之上。萬科去年11月份一度被老四融創超越,不得不在最後一個月加大出貨,才堪堪保住第三的位置。


從增量上來看,我還是堅信中國房地差市場仍處在一個上升階段,只是這兩年大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意見比較大,所以將實體經濟的問題都轉移到了房地產這個行業上來。但事實上,問題的癥結大家其實都清楚,一方面房地產行業從頭到尾都是政府賣地拿大頭的遊戲,開發商賺錢不假,但老百姓買單的錢到底去哪了要自個兒清楚;另一方面,這幾年外部經濟環境惡化,連累實體經濟衰退,這個時候房地產行業出來背鍋而已。


當然,房地產行業就真沒問題嗎?有的!不過現在的問題,主要是房子質量差,設計差,裝修差,建造不合規,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問題。比如萬科去年鬧得比較大的一個事,萬科在佛山市銷售的金域中央樓盤涉“辦公改公寓”,明明只是辦公樓,卻被包裝成公寓出售,後來在11月份被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管局罰款200萬元。只是前期萬科虛假宣傳的上當受騙的業主,至今仍未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據央視財經報道,涉及被欺騙的業主人數近5800戶。至於質量差的問題,房地產行業的“十個樓盤九個維權”就是明證,在今天,你如果收房的時候不維個權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收房了。


說到底,今天的房地產市場還是賣方市場,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滿足仍是個未知數。


拿前不久在南昌引為段子的一個事為例,南昌市南昌縣“新旅明樾灣”樓盤,開發商南昌新旅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曾以“坐擁千畝象湖溼地公園”作為宣傳及賣點,吸引消費者購買。房產銷售說,交房的時候,公園也可以交付,但現在購房者們發現,樓盤前面是公墓群。


從“溼地”變“屍地”,消費者就這樣被擺了一道,你能想象這個開發商是有多缺德,有多無良嗎?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中國目前的大部分房地產商開發的樓盤,都是劣質的垃圾樓盤,70年產權大概率二三十年就要成城中村的了。消費者花了巨資,並沒有買到配得上這個價格的房子。


從總量上來看,我的判斷是,未來5年之內房地產仍將保持約5%左右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達到20萬億的水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也認為,房地產的總量,每年的建設量會趨於縮小,規模會縮小,逐漸的減少。我們去年整個中國的房地產,去年一年的建設規模17億平方米,建了17億平米,銷售規模也是17億平米,大體上是世界之最。


而據黃奇帆估計,2030年的時候,這17億每年會逐漸減少,到2030年會降到10億平方米左右。到了10億平方米以後,是不是到2040年降到5億平方米呢?也不會。到了10億平米左右就變成一個平衡點,每年折舊和每年需要新建的數大體上進入平衡態,就變成一個持續穩定的發展狀態。也就是說現在的17億平米是高點,回落以後也不會降到3億、5億平方米,到10億平方米又會形成一個平衡點。


所以不管是從銷售金額來算,還是從建築面積來看,未來幾年,房地產行業仍有機會。


回到我們一開頭的問題,6000億將會是恆大、萬科的頂嗎?7000億會是碧桂園的頂嗎?


我的觀點是,未來房地產市場,“大魚吃大魚”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多,市場進入調整期,兼併重組會越來越多出現在百強房企之間。前幾天,福晟被世茂吃掉,這已經說明,大房企之間的併購來得將會越來越快。


從碧萬恆三家龍頭房企來看,碧桂園深耕縣域市場,雖然也被詬病一到縣城就領漲,但不可否認,中國有2856個縣城,留給碧桂園耕耘的市場還很廣闊。相比之下,萬科下沉不多,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及以上的地級市。而恆大從土儲分佈來看,一二線和三四五線城市城市相對均勻,未來成長的空間還是很大。


所以從企業的成長來看,我個人還是非常期待萬億級的房企出現,至於是碧桂園還是恆大,就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