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電影《實習生》講述了一位70歲高齡的本先生在退休之後重返職場,成為淘寶店老闆娘Jules 的私人助理的故事。

起初,老闆娘Jules在聽到HR為新公司招聘了高齡實習生,安排了本先生作為自己的私人實習生這個消息時,她是拒絕的,她並不認為一群老年人能為公司工作幫上什麼忙,況且Jules創建的是一家運營時尚網站的公司。

但是,Jules暫時拒絕不了HR的安排,便打算隨便應付本先生,讓他閒了許多天。可是,老闆娘小瞧了這位老人家,本先生從主動幫助同事解決問題開始做起,迎來同事們的一致好評,接著親自清理了老闆娘最看不慣的那臺“垃圾桌子”,贏得老闆娘的歡心,又主動抓住機會,成為老闆娘的司機,一次次地幫助她解決職場中的難題,最終成功轉型,成為了Jules的得力助理兼私人顧問。

觀影過程中,我被這位70歲高齡實習生熱情的工作態度、和善的處世方式所打動。更為重要的是,我從這部影片中看到了70歲的本先生能成功重回職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快速高效地轉變到新的職業角色。

司馬懿一生歷經三次大起大落,無論他處於哪個職位,他都能快速適應,並處理好每個職位的大小事。

曹操封魏王后,便任司馬懿為太子太傅以輔佐曹丕,司馬懿幫助了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又任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佐大臣,輔助魏明帝曹叡,曹叡給司馬懿升了不少職位,讓他擔任過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魏明帝曹叡離開後,曹芳繼位,此時的司馬懿卻遭受曹爽排擠,只能成為無實權的太傅。

司馬懿面對職位的多次變動,都能坦然接受,快速適應,並審時度勢,把握能逆襲的機會,因此當更換集團總裁的機會來臨時,他成功奪取了曹魏的軍政權力,開啟新集團。

事實上,在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中,能快速高效地轉變到一個新的角色,已是現代職場人士必須掌握的一項關鍵技能。


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一、為什麼現代職場人士必須掌握這種角色轉變的技能?

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3個原因:

1、“鐵飯碗”時代已逝,每個人都將經歷多次職業角色轉變;

2、受“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

3、成功的職業生涯離不開角色轉變;

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一)“鐵飯碗”時代已逝,每個人都將經歷多次職業角色轉變

“鐵飯碗”,顧名思義,飯碗乃鐵所鑄,十分堅硬,難於擊破。我們通常用它來比喻一份穩定、不會失業、收入可觀的好工作。

隨著時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加之“鐵飯碗”的弊端不斷暴露,“鐵飯碗”時代早已逝去,每個人都將經歷多次職業角色轉變。

創世紀顧問公司、《哈佛商業評論》和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曾聯合開展了一項針對工作年齡近20年的職業人士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每一位職場人士在其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將獲得4.1次晉升,1.8次轉崗,3.5次跳槽,1.9次轉行,2.2次更換城市工作,這樣算下來,每一位職場人士都將經歷13.5次角色轉變,平均每1.3年就有一次轉變發生。這些調查數據對我們來說,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這幾年,各大公司裁員消息滿天飛,被裁的人接下來該幹什麼?只有重新尋找工作機會,進入一家新公司。這意味著他必須經歷新的職業角色,並且勝任這個角色,把握這個角色的發展機會,才能成功轉型。

著名曲藝藝術家馮鞏曾說:“鐵飯碗的真實含義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兒都有飯吃。”


(二)受“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

多米諾骨牌效應,指“在一個存在內部聯繫的體系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在職場中,即使你不面臨角色轉變期,你也會受到許多身邊人角色轉變的影響

在一家代表性的《財富》500強企業中,每年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經理層轉換工作。而每一位領導者的角色轉變,實質上會影響到差不多其他12個人的表現,這其中包括上司、同事、直接下屬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所以即使你本人不處於職業角色轉變期,你也可能會受到許多身邊人角色轉變的影響。

朋友小梅曾在一家幼兒園就職中班老師,工作第一年時,她就對園內團結互助的工作精神所打動,認為在這裡工作既舒心又能和優秀的老師學習經驗,提升自己。可第二年,園長換了一位新主任,她的管理模式令小梅十分不適應,小梅發覺以前園內那種和諧友愛的工作氛圍逐漸消失,加之工作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於是小梅向園長提出了辭職。這一辭職,令小梅待業了將近4個月。

我們的工作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因此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多米諾骨牌效應所產生的鏈狀影響。

(三)成功的職業生涯離不開角色轉變

“每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都由一系列成功的崗位組成,而每一個成功的崗位都從一個成功的轉變開始。”————邁克爾·沃特金斯《創始人》

邁克爾·沃特金斯教授曾開展過一個調查,在1300多位資深人力資源領導者中調查發現,90%的人都同意“進入新角色的轉型期是領導者職業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階段”,約四分之三的人則認為“最初幾個月的成功與否基本就預示了在這一崗位上的最終成敗”,所以一個失敗的職業角色轉變會大大降低成功的可能性。

朱莉婭在一家頂尖的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做市場營銷的工作8年之後,終於獲得了晉升的機會。她將領導一個重要的新產品開發項目,許多人認為她具備才華和毅力,會很快得到領導的提拔,繼續委以重任。但是,由於朱莉婭習慣了權威式管理和發號施令,控制慾比較強,她對營銷團隊成員事無鉅細的管理方式使得大家疏遠了她,團隊工作成果不佳。僅僅一個半月之內,朱莉婭就被其他人取而代之。

朱莉婭沒能成功地轉變角色,也因此浪費了一個在組織中晉升的好機會。

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二、怎麼樣才能掌握這種角色轉變的技能呢?

當我們明白了快速高效地轉變到一個新的角色是現代職場人士必須掌握的一項關鍵技能時,我們應該怎樣去掌握這種技能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3個方法。

1、擺脫“僵固思維”,學習“升維思考”;

2、認識“飛輪效應”,持續行動;

3、建立你的“人脈存摺”;

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一)擺脫“僵固思維”,學習“升維思考”

所謂“僵固思維”就是指,只限於自己手頭的工作,對於工作的思考範圍也僅僅限於老闆安排的指令。

《穿普拉達的女王》中的女主安迪初入頂級服裝雜誌社時,就是以一種職場人士的“僵固思維”在工作。

安迪的主編蘭米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魔頭”,無論公事私事都交由助理打理,對安迪呼來喚去,把她折騰得苦不堪言。但這時的安迪,抱著“我只是暫時來這裡工作”的心態,甚至習慣了老闆的發號施令。所以儘管她過著近乎社畜一樣的生活,也不曾有過改變的想法。

社畜,網絡流行詞,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

後來安迪在同事的啟迪下,才明白自己這份工作對公司的意義,她做出了積極的改變,並終於得到了老闆米蘭達的認可與提拔。

當安迪開始站在領導的角度看問題時,她實際上已經擺脫了“僵固思維”,開始“升維思考”。

“升維思考”,指站在領導的角度去思考,站在更高更宏觀的層面看問題。

如何做到“升維思考”?《麥當勞的企業管理法則》告訴我們,需要從四個層面去發問思考:

01.組織為什麼存在?

02.組織的價值主張是什麼?

03.組織的服務對象是誰?

04.如何判斷組織取得了成功?

以阿里巴巴為例,

01.組織為什麼存在? 阿里巴巴創立之初,是馬雲看到了中國大量的中小型企業所面臨的商業困境,因此,阿里巴巴創立初衷是幫助中小型企業把生意做得更好。

02.組織的價值主張是什麼?阿里巴巴的價值主張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03.組織的服務對象是誰?阿里巴巴的服務對象便是所有中小型企業。

04.如何判斷組織取得了成功? 阿里巴巴做成了什麼事情,才能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價值願景?阿里巴巴從創建國際貿易網站開始,接著有了淘寶;後來,構建了螞蟻金服、阿里雲和菜鳥物流等,這些都是圍繞這個價值願景展開的,它不斷驅使阿里巴巴去探索各種可能。

當你進入一家新公司時,你必須去瞭解所在公司的存在目的、價值願景、服務對象、成功標準,學會站在更高的角度考慮問題,你也能明確工作目標,逐漸掌握職場主動權,勝任你所在的角色。

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二)認識“飛輪效應”,持續行動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這是許多處於角色轉變期的職場人士們常常感嘆的一句話。就如上文小故事中的朱莉婭一樣,在某個部門或者專業裡表現出色,然後取得了項目領導者的職位,但因為沒有重新去學習,使得朱莉婭失去了難得的晉升機會。

萬事開頭難,但輪子一旦轉動起來,後面便容易成功。這是著名的“飛輪效應”帶給我們的啟示。

“飛輪效應”: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出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覆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

美國大名鼎鼎的紐可鋼鐵公司在1965年開始推動飛輪。起初他們只想避免公司破產的命運,後來因為找不到可靠的供應商,他們開始建立起第一座自己的鋼鐵廠。紐可的員工發現,他們有辦法把鋼鐵煉製得比別人好,也比別人便宜,因此紐可公司又建了兩座迷你鍊鋼廠,接著又建成三座鍊鋼廠。開始有客戶向他們採購,隨後又有更多的客戶上門。一圈又一圈,年復一年,飛輪累積了充足的動力。

紐可公司的老闆曾說:“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成為全美第一的鋼鐵公司。但是隻要繼續做我們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我們不能成為全美第一?”

儘管紐可鋼鐵公司花了20年才達到這個目標,但正是因為紐可公司一直努力不懈地推動飛輪,才終於成為《財星》一千大企業排行榜上最會賺錢的鋼鐵公司。

當我們跳槽或者轉行到一家新公司時,我們都將經歷重新去學習的過程,我們需要儘早去了解清楚新組織的內容,並儘快地學習掌握。這個過程可能會激發我們長期掩蓋的、令人不安或者脆弱的感覺,這都是正常的,不妨坦然去接受重新學習的需求,加速學習,啟動自己的“飛輪”。

看了《實習生》才明白,角色轉變是職場中可習得的必備技能

(三)建立你的“人脈存摺”

《實習生》中那位起初不被老闆娘看好的本先生,在初入公司時,主動接觸新同事們,主動幫助新同事們解決工作中的困難,逐漸贏得了同事們的認可和信賴,大家叫他“友善先生”,這也影響了老闆娘Jules對本先生的看法,開始重新去認識這位70歲的實習生,並一點一點地發現他身上獨特的優點和過硬的工作能力,然後委以重任。

著名的商業諮詢顧問劉潤曾說“人的網絡是財富的放大器。”

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創始人》一書中提到:高級決策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們非常依賴的人士的想法影響。正式權威絕不是組織中唯一的權力來源。面對重要問題和決策時,人們會趨向於聽從他人的意見。

因此瞭解誰在組織中的影響力比較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最好能成為組織裡各位“意見領袖”的朋友。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

與同事一起共事的方式去認識你的組織,瞭解你的老闆、同事及客戶情況,確定這些人之間存在的影響力聯繫;另一方面,注意仔細觀察

例如會議上和其他互動活動中,誰在什麼關鍵問題上聽從誰的建議;在討論特定話題時,誰又聽從了誰的意見;當工作上出現問題時,大家的眼神軌跡如何。

慢慢地,你會開始確定誰是組織裡影響力網絡中的“意見領袖”。他們可能是具有某些專長或獨特人格魅力的人,當你熟悉他們,並且能讓他們支持你,那麼更廣範圍的人可能會隨之認可你。

《完美關係》劇中的江達琳本是公關小白,因父親出事需要接任公關傳媒DL公司,江達琳性格耿直,剛上任時也面臨著許多優秀員工的審視和質疑,這讓她壓力很大。為了更好地接受考驗,她邀請了獨立公關專家衛哲,與其合作。在衛哲的支持和培訓下,她終於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公關專家,成功在公司站穩腳跟。

為了在新崗位上取得成功,你需要

投入一些精力去建立新的關係網,早點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這有利於你早點得到信任、支持和幫助。

三、總結

隨著時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人才流動、崗位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職業變動已成常態,因此快速高效地轉變到一個新的角色,已是現代職場人士必須掌握的一項關鍵技能。

懂得擺脫“僵固思維”,開始“升維思考”;

認識“飛輪效應”,能夠持續行動;

早點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

掌握這3個方法,幫助你更順利地度過角色轉變瓶頸期,迎來新的春天。

“成功並沒有什麼秘密,他們只不過是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變化。”————比爾•蓋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