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萬般器物,何種未上?(四)

卣(you有):古代盛酒器。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櫃鬯(ja chang巨唱)一卣”的話,櫃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卣是專門盛這種香酒的酒器。

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類,考古發現的數量很多。器形是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樑;腹或圓或橢或方,也有的作圓簡形,作鴟(貓頭鷹類的鳥)形,或作虎吃人形,等等。

卣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一般說,商代多橢圓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圓形的卣。

古代萬般器物,何種未上?(四)

盂(he和):古代盛酒器,或說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形狀較多,一般深腹,圓口,有蓋,前有流,後有鰲,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鏨之間有鏈相連接。

盛行於商和西周。商代的盂多款足(空心足);還有一種異形盂,流在頂上,主要見於商代前期。周代的委款足的較少,而多四足的。春秋戰國時出現了圓腹、有提樑的盂。

盂與匜,兩者均有自名,在先秦文獻裡有西無益,《說文解盂字》則有盂。盂在商代已有,而匜一般到西周中期以後才出現。

形制上二者的共同點是都有流與鏨,而用途不同,世是注水器,盂是酒水調和之器。但出土和傳世的屬於畫的器形,本應稱西,卻也有自名為盂的。


匜比盂出現的時間晚,用途雖有別,形制上卻都有流與鏨,匜應當是由盂發展演變出來的一種新器形,器形雖然變成匜,而舊的習稱仍未改變。

西變成盂的一個分支而獨立發展演變,到春秋戰國時,成為了無足的瓢狀畫,而盂本身也在發展變化,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圓腹的螭梁盂。

方彝(yi宜):古代盛酒器。方彝這個名稱是後人定的,未見於古書記載和銅器銘文。高方身,帶蓋,蓋上有鈕,蓋和鈕形似屋頂。

有的方彝上還帶有觚稜;腹有直的,有曲的,有的在腹旁還有兩耳上出。主要盛行於商至西周,春秋前期有個別留存。

古代萬般器物,何種未上?(四)

後續文章中繼續介紹青銅器相關內容,幫大家更好的學習,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