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安全距離利人利己,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前幾天晚上臨睡前,我在朋友圈刷到某朋友的說說:越是夜深人就越孤獨。突然感受到深夜時分對人類靈魂的煎熬和拷問。有人說,一個人的時候不孤獨,想一個人的時候才孤獨。那麼我想,朋友大概是情竇初開了。又或者,突然自閉了。

常常聽到這樣的話:人越長大越孤單。孤單,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所有描述孤獨的句子,都顯得唯美和殘酷。好像一根極細的針,刺進突然發作的玻璃心裡隱隱作痛。

那究竟什麼是孤獨?

孤獨大概是一個人無處訴說的苦悶,冷暖自知的隱忍。是等不到的信息,和沒有結果的堅持。是身處鬧市的自我跳脫,歇斯底里的大哭,又或者是生無可戀的抑鬱。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瑪蒂爾問里昂:“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里昂說:“總是如此!”

保持安全距離利人利己,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人生在世,艱辛是重複循環,孤獨是生活常態。我們要清醒的知道這一點。再深厚的親情愛誼,也終會有離散那一天。再親密的友人,也需要有自己獨處的空間。

心態是生活的主宰。心態真的太重要了。面對孤獨,得有好心態,去認清和麵對。

每個人都要有兩種適應能力。一種是面對熱鬧和喧囂,另一種是接受冷清和孤獨。

也許上一秒在辦公室和同事們談笑風生,下了班瞬間人去樓空。也許前一秒狂歡的KTV打烊之後,下一秒的你就自己打車回家。清晨出門的路,夜晚歸家的車水馬龍,大多數人行色匆匆,也都孤獨奔波著。

但那不代表沒人在乎。有時候我們把自己想成生活的主角,敏感而脆弱。實際上,我們只是自己的主角,在別人的生活裡並沒那麼重要。所以不用活的那麼累。

那個昨天向你道了晚安的朋友,今天可能沒有理你。那個你想念了一晚上的人,今天也不一定很熱情的去聯繫。人與人之間總是要保持一點安全距離。不走得太近,就不會給他人和自己增添煩惱。當然不是說不要常聯繫。只是,適當的安全距離,容易讓你的身心更健康,靈魂更自由。

保持安全距離利人利己,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一個人在沒有人找自己聊天時候,覺得自己很孤獨很抑鬱,生活沒有意思,沒人在乎。那是因為你想太多,想而不得。不如放鬆下來,好好享受片刻的一個人。學會和自己快樂相處。

你是不是因為忙碌忘記了要追看的綜藝,那就打開電腦追下去;你是不是曾經說過休息了要出去旅行,那就馬上訂票啟程;你有沒有在忙碌時候抱怨過沒時間睡懶覺呢?那麼就珍惜時光睡個好覺呀。你有沒有想看的電影,想去見的人,那就約上他/她一起去。如果他/她不願意,那也沒關係,你可以去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買一件漂亮的衣服,吃一頓美味,給自己來個美容體驗。怎麼高興就怎麼過呀。

不要因為孤獨而急於去戀愛。去找一個人放感情。如果那是一段錯誤的感情,只會讓孤獨的心愈加冰冷。獨善其身,去等一個值得的好人。

外面陽光燦爛,你的心情要明媚。走出小黑屋,擁抱今天的自己。這樣積極可愛的你,一定會吸引到同樣陽光的磁場。

保持安全距離利人利己,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