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北伐”疑團:野心不減、補貼無門、服務不顯 樑昌霖入京難

叮咚買菜“北伐”疑團:野心不減、補貼無門、服務不顯 梁昌霖入京難

叮咚買菜已經九個月沒有融資了。

天眼查數據顯示,自叮咚買菜成立至今,共計完成9輪融資,其中2018年、2019年完成8輪,最後一次融資的時間停留在2019年7月。這對於正在籌備進京的叮咚買菜來說,似乎不是一個好消息。

梁昌霖的不甘心

疫情促使叮咚買菜腳步加快的同時,也催生出了更大的野心。面對北京這片寶地,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終於坐不住了。

多家媒體報道,叮咚買菜近日開始在北京啟動招聘計劃,招聘職務包括數據分析師、品類管理、倉儲管理等崗位,和訊科技也在各大招聘平臺上驗證了此事。

疫情期間,用戶線上需求明顯,叮咚買菜數據顯示,2020年大年三十當日,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近期整體訂單量約增長80%,客單價增加約70%。每日新增用戶多達4萬人,其中自然增長的佔比達到70%以上,佔整體下單用戶的10%左右。

和訊科技在《疫情下買菜APP的新考驗:盒馬攜傳統餐飲自救 叮咚、每日優鮮運力“捉襟見肘”》一文中就曾提到,面對用戶及訂單的成倍增長,企業難言欣喜。巨大需求背後,其供應鏈及運營服務能力備受考驗。這也導致包括叮咚買菜在內的生鮮平臺,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

梁昌霖認為:“賣菜本質上是供應鏈的生意,這次疫情是個分水嶺,強者經此一戰供應鏈會更強,供應鏈能力弱的公司會被淘汰掉。”但實際上,拿下了長三角地區的叮咚買菜想要進京,供應鏈成本是否會提高,外界還不清楚。

不過無論再難,梁昌霖都要拼一把,因為在上海起家後逐漸向周邊城市擴散業務,且已經在深圳有所佈局,在此情況下,北京就成為了叮咚買菜擴張的必爭之地。

北京是不是叮咚買菜的寶地?

叮咚買菜這一次進京的難度,可以用每日優鮮南下的難度來形容。不論結局的情況下,過程是一樣的。

叮咚买菜“北伐”疑团:野心不减、补贴无门、服务不显 梁昌霖入京难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春節後(2020年2月3日——3月3日)叮咚買菜APP日活為190萬人,每日優鮮為136.1萬人,但微信小程序上,叮咚買菜日活為28.4萬人,每日優鮮為55.9萬人。

對比之下,叮咚買菜日活用戶處於領先地位。不過單就北京市場來說,每日優鮮已經深耕了五個年頭,且和叮咚買菜相比,無論是模式、選品、價格基本無太大去唄,如何良性擴張,就成為了梁昌霖繞不開的話題。

此外,前置倉模式的重中之重就是高密度,據中國商報報道,叮咚買菜,目前在全國共有550個前置倉,其中254個位於上海。而每日優鮮在全國前置倉數量超過1000個,覆蓋華北、華東、華南、華中等地區的21個一二線城市。

除了高相似度的每日優鮮外,盒馬鮮生也是叮咚買菜需要跨過的關卡。再加上美團、多點、永輝、京東到家等紛紛盤踞在此,叮咚買菜如何另闢蹊徑搶佔市場,還是待解迷局。

梁昌霖認為:“船大不佔海。只要市場份額夠大,就有可做的空間。”但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等沒完全拿下的“朝陽大媽”們,叮咚買菜如何搞定,是大肆補貼燒錢嗎,可叮咚買菜已經九個月沒融資了。是比拼服務嗎,可和其他生鮮電商平臺一樣,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上,叮咚買菜發貨超時、產品質量不佳等情況也是客觀存在。梁昌霖的“北伐”之戰,順利與否,相信時間會帶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