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工業最神祕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消失"三十年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的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一件大事"消失"三十年

原標題:隱身三十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來


1956年,在一艘前去中國的郵輪上,國際知名物理學家王承書和丈夫張文裕,被美國聯邦調查局職員進行全身搜查,連鞋底都沒放過。

他們試圖找到隱藏在這對中國夫婦身上有關的原子能秘密,但最終一無所獲,只好放手。

此時王承書和張文裕來到美國十年,特別是王承書已經小有成就了。有些人說,如果她走上這條軌道,她很有可能贏得諾貝爾獎,媲美居里夫人。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王承書(1912-1994)

然而,她毅然踏上了歸途。30年來,她一直為中國的核武器事業隱姓埋名,甚至"拋棄了丈夫和兒子"。她出色地完成了國家交給她的每一項任務,但她仍然自己愧對祖國。在他去世後,他的畢生的生命都捐贈給了這個國家。

這樣的人,怎麼忍心再要求她做的更多呢?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中國傑出的核物理學家王承書的報國事蹟,她是一位隱藏了30年的大師。

01

1912年,祖籍湖北武昌王承書出生在上海的書香門第之家。她從小就表現出很好的數學天賦。1930年,他被派到燕京大學物理系,因為他成績優異被保送燕京大學物理系,年年都排名第一。

燕京大學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學。在王承書的求學期間,燕京大學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之一。嚴謹的學風和領先的思想形成了王承書有勇於追求科學真理的信仰。

六年後,王承書不但順利取得燕京大學物理系碩士學位,而且遇到了大她兩歲的教員張文裕,喜結連理,開啟了一段共同為祖國物理事業的奮鬥史。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張文裕(1910-1992)

張文裕,後來成為高能物理學家,中國宇宙線研究和高能實驗物理的奠基人之一。

在西方現代思想的影響下,王承書不滿足做家庭主婦。在她看來,一個女人能否從事一項事業並不取決於她是否結婚。

1941年,王承書取得巴爾博獎學金,進入美國密歇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普林斯頓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間,她師從世界理論物理權威烏倫貝克教授。

她老師認為,這個弱小的東方女人心裡總是有一股頑強的力量。她很勤奮,是個難得的天才。王承書沒有讓烏倫貝克看走眼,提出了聞名的WCU王氏定理,享譽國際學術界,轟動世界。

在美國的十年裡,王承書人迅速成長為著名的物理學家。作為一名女科學家,人們似乎在為她的未來規劃好了:未來一個有一位正在崛起的居里夫人。

02

太平洋西岸有一片沉睡百年的土地,在這裡人們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外部虐待後終於成立了新中國。

各種新變化,被王承書的表弟,起初也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何祚庥,原原本本的寫到了信裡。

這封信,讓王承書內心波瀾起伏,當時就和丈夫決定回國。

她想的很簡單,不能把才華貢獻在異鄉,要為祖國做出些什麼了。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王承書

有人說,

中國現在一貧如洗,與世隔絕。放棄美國這樣好的條件,毀了你的學術前途,你值得嗎?

王承書說-你不能等待人們在他們回來之前建設中國。"條件是由人創造的。我等不及要別人創造條件了。我想加入創造條件和鋪平道路的行列。"

考慮到國內科研的薄弱和落後,她利用美國的便利,購買了大量的書籍和材料,整理成300多個包裹,秘密送到中國,對以後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許多優秀的中國科學家返回中國,遭到美國當局的阻撓。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與美國政府周旋了五年後,才得以回國。

因為王承書是從事分子物理和原子能密切相關的,它被列入FBI限制處境的名單。

千難萬難拿到回程船票,聯邦調查局的調查人員卻出現在了船上。王承書事後回憶起這一"黑色一幕",仍有揮之不去的恐懼。FBI調查員對他們舉行滿身搜刮,連鞋底都查了,企圖找到王承書和丈夫張文裕的"間諜證據",但根本一無所獲。

FBI遞給張文裕一張名片,說:如果你們想回美國,直接去名片上的地址就行了。

1956年10月6日,王承書報效祖國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在離開這個國家15年之後,她第一次看到在空中飛行的五星紅旗,興奮和激動都不足以表達她當時的心情。

一個人有根了,就不再漂泊了。

03

1958年,我國籌建熱核聚變研究室,在錢三強的邀請下,王承書到這裡事情。但熱核聚變對她來說是個陌生的領域。46歲的她毫不猶豫地重新學習,國家需要她做什麼,她做什麼。

因為當時蘇聯的支持,王承書帶了一些同事去蘇聯學習。從莫斯科到北京,火車橫跨歐亞,行程7天7夜。她利這個時間毫不拖延地把從蘇聯帶回的所有材料翻譯成中文。

經過兩年的研究,王承書已成為中國熱核聚變的領軍人物。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左起:鄧稼先、王承書、楊振寧、張文裕

似乎一切都按照設計的軌道進行。出乎意料的是,蘇聯專家突然離開,火車頭失去了動力。中國人能製造原子彈嗎?

怎麼辦?求人不如求己。

無論原子彈是否能炸響,高濃縮鈾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時高濃縮鈾的研發,以及信息和人才的匱乏,到底誰來挑根大梁呢?

錢三強再次想到了王承書。

然而,對高濃鈾的研究意味著讓王承書改行。"中國缺門。我不這麼做。其他人必須這樣做。如果其他人能做到,為什麼不能呢?讓我來做,我就做。"

49歲的王承書來到中國的第一個高濃縮鈾工廠,"拋夫棄子",每天就是伴隨著機器和數據,從人們眼中消失了。

她和她的團隊扎進高濃縮鈾的研究。蘇聯專家提出了兩個元素分離,但王承書提出同位素多元素分離理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實驗成功,提取出合格的高濃鈾,比國家要求的時間提前113天,保證了原子彈的裝料。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真正爆炸成功,王承書再次隱姓埋名,沒想到這一次持續了30年。捨生報效祖國,留下無名的勳章。她是中國核工業最神秘的女子,卻因這件大事"消失"三十年。

錢三強問她,你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嗎?沒有,你有話要帶給先生和孩子?沒有。你想繼續在這裡工作嗎?我想。

04

但在普通人眼裡,她的家庭有困難重重。每次都能兌現對國家的承諾,但就是給予不了孩子的母親溫暖。

這是她面臨最大的困難,但她必須克服。

她是中國物理學界的高級人才和二級教授。當普通人的工資只有50多元時,她每月能拿到280元的高薪。但是在她的同事眼裡,她是一個典型的"不會享福,不會花錢,不會用權",家的配置嚴重的“不合格”。

一臺只有40升的小冰箱,單缸洗衣機已經使用多年了。環顧四周,沒有一件高檔傢俱。最寶貴的東西是一些裝滿書籍的櫥櫃。

如果考慮到物質待遇,王承書和她的丈夫當年就不會從美國回來了。所以該省就省,甚至連個飯粒掉了都要撿起來吃掉。

有些人不理解。這樣一個月怎麼可能花的了280元?

王承書是這樣花掉的,每個月要交200元黨費,剩下的錢留給學術基金和幫助有需要的人,從來不會想到自己來用。

在多年的高強度工作中,王承書患上了眼疾,視力急劇下降,眼睛不斷眨眼。有人推薦一種特效藥,但非常昂貴,她立馬拒絕了。看不清字,那就用放大鏡一個一個地看。看完後,再和其他人仔細討論。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王承書滿頭銀髮仍在工作


1992年11月5日,她的丈夫張文裕,因病去世。臨終前,張文裕多次叮囑她要實現自己的心願:

把畢生積蓄全部捐給希望工程,不要給後人留下任何遺產。

一共多少錢呢?

一共就13萬元。

1994年6月18日,王承書離開了這片她奉獻了一生的土地。王承書順從丈夫張文裕的遺言,將積儲中的10萬元捐給了希望工程,在西藏高原建成了"文裕小學";另外3萬元給了母校泉州培元小學,幫助建設了"張文裕科學實驗樓"。

在她遺囑中,她不僅捐出了這筆錢,還捐出了自己的身體用於科學研究。

如果按照目前的審美標準,王承書並不美,但誰能否認她有有一顆美麗的心呢?

已經的共事給予她這樣的評價:"王承書先生,既有資格見愛因斯坦,又有資格見馬克思。"

05

一個人怎麼才算成功呢?

人不是在世的時候,人前花團錦簇名利雙收,而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王承書評價自己,比較正派,是個好人。但我並沒有真正成為一個好共產主義者。我本可以做得更多的。

事實上,一個人感到羞恥的事情越多,他就越值得尊敬。

她曾經寫過一句話:無論在什麼條件下,她都堅決完成黨交給我的任何任務,必要時,她會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的生命。

在大眾媒體中,王承書這個人似乎沒有出現過,離開的時候也沒有起太大的波瀾。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但我們知道,那些為了新中國的腰桿能挺起來,幾十年來一直默默無聞隱姓埋名科學家們用原子彈和氫彈發出了他們最強烈的聲音:今生唯一的願望就是永遠為國家服務。

這些中國脊樑胸懷寬廣,見識之高,常人不可及。愛國科學家的故事,我們必須堅持講下去,源遠流長。

王承書先生,千古!

讓我們為中國加油!

科研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戰略需要

人才的匱乏源於缺乏教育。

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楊振寧教授曾說過:“一個國家的力量離不開年輕人的力量,年輕人要變強,就必須學好數學,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很多時候,楊振寧都會提到劉薰宇先生,他年輕時啟蒙他的數學大師。他說,他做過許多劉薰宇先生的智能數學文章,從中理解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可見,一個好的數學啟蒙對數學的成就是很有幫助的。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劉薰宇先生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大師,他教授了許多著名的學者。像我國著名的美術大師豐子愷曾經說過:薰宇的書特別有意思,他每次發表,我都讀,誘我讀的,是它們的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常不知不覺地被吸引到數學的海洋裡。每次我想,如果有這樣的數學書在以前,也許我不會放棄數學。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為此,我特意找了劉薰宇的書籍給我家的小孩看,沒想到6年級的他卻看得津津有味,並且明顯的感覺到他沉浸在書籍中,平時的時候寫10分鐘作業恨不能都要站起來走走,這次竟然一看就是幾個小時。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我給孩子看的這套書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馬先生談算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數學趣味》主要講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說一切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習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書是《數學的園地》,這本書有點難。討論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集合的概念及其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奧,但是講解的方法很好,我的孩子在六年級的時候可以理解部分內容。

中國核工業最神秘女子,她曾轟動世界,卻因這件大事

本書適用於小學生和初中生,可作為自學教材。讓他們自己學習。價格也不貴。三本只要69,而且還包郵。

點擊下面的鏈接加入團購,讓您的小孩未來為像王承書先生和楊振寧這樣的科學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