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李蘭娟排第一位,沒有高福沒有鍾南山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0年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負責,是中國5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我國科學技術領域應當是含金量最高的獎項了。

此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成員,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頒發榮譽證書獎章和800萬元獎金。其重要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自2020年設立以來,僅僅有33位傑出的科學工作者獲得該獎項,這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最高殊榮。


13人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李蘭娟排第一位,沒有高福沒有鍾南山


獲獎條件

作為我國5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我國最具含金量的獎項,其獲獎條件也極為苛刻。能獲此獎項的人物都是國家的國寶級的人物,第1屆獲獎者中就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還有我國的世界著名數學家吳文俊。

其申報要求也非常嚴苛:

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人。

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

13人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李蘭娟排第一位,沒有高福沒有鍾南山


這條規定保證了此項獎項只能獎勵給真正從事科研工作的科學家,而不是其他的輔助人員。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最高科技獎的產生大致分為7個具體步驟。首先由省級政府國務院等有關部門推薦或者最高獎獲得者個人推薦產生候選人。第2步由20多位院士、專家對候選人進行諮詢打分,後面的5個步驟也極為嚴苛。

其推薦資格的要求也非常高,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中央軍委有關部委等才有推薦資格。

13人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李蘭娟排第一位,沒有高福沒有鍾南山


這些足以說明科學技術獎的含金量之高,在中國實屬科學技術獎項之最。

13人上榜

今年公開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人名單共包含13位科學家。

排在第1位的是由專家提名的浙江大學的李蘭娟。排在第二、三、四、五、六位的都是由教育部提名的,他們分別是葛昌純、劉盛綱,汪品先,李德仁,王大中。第七八位是由中科院提名的徐至展,安芷生。第9位是由遼寧省提名的劉中民。第十、十一位是由湖北省提名的趙梓森和湖南省提名的何繼善。第12位是由甘肅省提名的程國棟。第13位是由北京市提名的吳祖澤。

13人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李蘭娟排第一位,沒有高福沒有鍾南山


其實名單上的人除了李蘭娟院士為大眾所熟知之外,其他牛人大咖只為圈內人所熟知。

作為抗擊疫情的逆行者的李蘭娟院士,若能獲獎,可謂是實至名歸、眾望所歸。另外12名科學家也是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精英中的精英,大咖中的大咖。

這裡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另一位逆行者鍾南山沒有出現在名單之中。要知道從對抗擊疫情的貢獻、在醫學界的威望等多個方面來講,鍾南山院士與李蘭娟院士不分伯仲,是否也應該被提名呢?

與此同時以500篇論文為大眾所熟知的高福院士沒能上榜,這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13人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李蘭娟排第一位,沒有高福沒有鍾南山


在意料之中是因為高院士論文水平非常高,但對這次疫情會不會人傳人做出了錯誤判斷,其論文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暫時並未起到顯著的作用。

在意料之外是因為高院士論文水平極高,雖然在國內不是很受歡迎,但是在國際上卻混得風生水起,為中國走向世界可以說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能擁有8個院士頭銜,其在世界醫學界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小結: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作為我國5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無論是從選拔流程,還是在評選標準上,都是極其苛刻極為嚴苛的,這也正說明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含金量極大。

自2000年獎項設置以來,僅有33人獲獎,也能說明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的審慎與嚴苛。若能獲此殊榮,必定是中國科學領域的牛人大咖。

在已公開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名單當中,李蘭娟院士由專家提名位列第1位,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13人提名2020年最高科技獎,李蘭娟排第一位,沒有高福沒有鍾南山


同為抗擊疫情的逆行者鍾南山院士不在提名名單當中,有些出人意料。以500餘篇論文在國際醫學界風生水起的高福院士不在提名人當中,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那麼大家認為這次最高科學技術獎中應該有鍾南山院士或者是高福院士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寶貴的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