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暫時性“休克”的狀態,依舊未能解除。

4月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低迷影響,豐田汽車公司暫停了日本國內5家工廠,共7條生產線的生產,停產計劃最長將持續到本月15日。

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全球車企出現停工潮

至此,豐田、日產、本田等日本八大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事實上,全球車企已經按下了暫停鍵,美國三大車企關閉北美工廠、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戴姆勒、寶馬也宣佈停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海外停工的車企已達38家,26個國家、關閉的汽車工廠超過150家,日產、福特、通用、菲亞特等在內的幾家公司表示:工廠“無限期”關閉。

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另一方面,經歷了汽車銷量史上最慘的二月(同比下降81.7%,汽車銷量僅為31萬輛),三月的國內汽車市場,雖已從“哀鴻遍野”中逐步回暖,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仍舊未能恢復。

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連續20個月下滑,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

近日,乘聯會公佈了3月各周的銷售數據:第一週全國車市銷量同比下降50%,第二週下降44%,第三週下降40%。

這一組數字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不久前的預測基本相符:一季度產銷量下滑45%左右。

截止到2020年2月,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連續20個月銷量同比下滑,市場銷量已經跌回到2005年同一水平。

各大車企公佈的一季度成績單也不算好看:

上汽通用:2020年第一季度在華銷量,1-3月累計銷量為46.1萬輛新車,同比下滑43.5%;


本田:3月銷量60441臺,同比下滑50.8%,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33.7%;


馬自達:3月銷量12958臺,同比下滑28.3%,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30.7%;


現代:3月現代的全球銷量同比下滑20.9%,現代並未單獨公佈中國市場的銷量,但2月現代汽車在國內市場批發量只有2000輛,創下10年以來的月銷量新低;


……


從這組成績單中不難發現,雖然3月開始,各大車企的銷量已經出現好轉,但要想回到以往的高位,仍需時日。

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3月汽車消費指數為63.0”這一數字,也表明消費需求的支撐依然不足。

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汽車消費指數趨勢圖

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救”市政策密集出臺

自2月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各地的救“市”政策紛至沓來,拯救車市也成為了熱議話題之一。

發改委:鼓勵增加號牌限額,支持新能源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二十三個部門發佈:促進機動車報廢更新、汽車限購政策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適當增加號牌限額,落實新能源汽車及基礎設施補貼政策;

3月17日,發改委再次提出: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新能源汽車給予適當支持。

國務院:發佈救市“三板斧”

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公佈促進汽車消費三大政策:

1、將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2、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


3、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

商務部多次發聲:

3月下旬開始,商務部連續多次提及要“推動汽車消費”:

4月2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表示:①要促進穩定新車銷售,推動有關地方放寬或取消限購措施,不斷完善用車環境;②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繁榮二手車市場;③儘快出臺《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促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持續推動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3月26日,商務部舉行線上新聞發佈會提到:下一步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3月23日,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聯合發佈通知,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此外,工信部等部門也陸續發聲。

地方:多地出臺車市拯救政策

在國務院、商務部的大力推動下,北京、上海、廣東、山東、吉林、海南、深圳、寧波、杭州、廣州、珠海、湘潭、長沙、南昌等省地市紛紛響應。

這些政策主要包含限購政策鬆綁、鼓勵購買國六、現金/消費券補助、鼓勵以舊換新和下鄉惠農等內容。

以廣州為例。4月3日,廣州聯合市發改委等9個部門印發《廣州市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宣佈國六車型每臺補貼3000元,新能源車型每臺補貼10000元,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珠海也宣佈,對在珠海註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的消費者給予補助,簡化汽車登記、二手車交易手續,優化汽車金融服務。

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車企自救進行時

“雖然普遍開工了,但經營狀況並不樂觀。”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副秘書長李開君公開表示。

因此,在政策支持的基礎上,車企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自救行動。

接下來看看,車企還採用了哪些更為“靈活多變、長期有效”的“穩盤”方式。

方式一:官方降價

目前,上汽大眾連續官宣了一系列購車優惠,其中途昂最高降幅達4.9萬元的降價一度引起市場熱議。同時,上汽大眾旗下多款車型享受限時購車得免費保養、保險補貼或貼息等優惠。

此外,長城哈弗、北京現代等車企也先後推出幅度可觀的促銷活動。

方式二:下調經銷商銷售目標

國內車企:長城汽車、廣汽集團等汽車企業正式宣佈下調年度銷量目標。長城汽車將2020年銷量目標由111萬輛下調至102萬輛;廣汽集團宣佈2020年增長目標由8%下調至增長3%;

海外車企:仍處於停工階段的通用、寶馬、大眾等海外車企也紛紛調低了預期目標。通用決定撤銷2020財年的業績目標,大眾期望2020年銷售額增長4%的目標也正式落空。

方式三:取消考核,發放經銷商補貼

自2月2日沃爾沃汽車取消2月銷量考核併為經銷商發放補貼等措施後,眾多車企相繼跟進。

長安福特、一汽奔騰等還為經銷商在金融、融資方面提供支持;


比亞迪則是對兩個月的部分項目免去考核,並在運輸物流方面疊加資源補貼等;


……


此外,一汽-大眾奧迪、捷豹路虎、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比亞迪、長城汽車等也已經對經銷商採取了相應措施。

方式四:支持經銷商線上賣車

東風日產、北京現代主機廠主動開展線上營銷活動;


蔚來、特斯拉推出了直播銷售模式;


多數經銷商已經相繼與汽車之家等機構合作,推出智能展廳、VR看車等線上服務,上門試駕等線下服務;


……


有媒體評論:這些新的銷售形式,短期內可能無法規模化,但對於已經連續降速兩年的中國汽車業以及車企們來說,不失為嘗試新模式的機會。

汽車銷量跌回2005年同一水平,政策能否拯救開局難的汽車行業?

5月車市小高峰可期?

在政策及自救的雙重助力下,車市何時能夠恢復?

4月1日,流通協會公佈官方數據,3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3%,多數經銷商認為4月車市銷量將會繼續回升。

更為樂觀的看法是:5月,車市也許能迎來一波小高峰!

首先,疫情過後,車主的購車慾望將有所增強。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矩陣日前發起了一項汽車消費趨勢調查,結果顯示:購車意願有所增強的人數佔比近3成。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也在近期的調查中指出:疫情對購車有一定刺激作用,超過56%的人希望未來出行方式是“開車”,滿足安全健康便捷出行需求。

如果車企能“對症下藥”,或能在不久的將來迎來自己的“春天”。

其次,政策的效果顯現有一定延遲性。

大多數省市的救市政策都是3、4月才正式公佈並實施,這兩個月的車市仍處於回暖期,效果的體現很可能要到5月份以後。

3月30日,保時捷發聲:96%經銷商恢復營運,預計5月銷售可回正軌。

“在新冠肺炎疫情能全面控制的情況下,此前積壓的購車需求,在五一黃金週左右出現復甦式的小爆發依然可期。”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專家張翔說。

最後,海外疫情極為嚴重的當下,復甦的國內汽車市場成為全球車企重視的增長重點區域。

4月6日,寶馬集團在公佈季度銷售數據同時表示:非常看好中國的中長期發展,並已在銷售、售後、金融服務和營銷傳播層面落實新一輪措施,計劃年內上市BMW iX3;


4月3日,豐田公佈3月在華銷量:當月銷量為10.18萬輛,雖同比下滑15.9%,但環比出現了300%以上的增長。


4月3日,特斯拉也在一季度生產和交付數據中指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生產依然持續創造新高;


捷豹路虎、林肯、廣汽本田諸多海外車企也在近日“雲發佈”了新車,其中,捷豹路虎、林肯發佈的均為國產新車。


剛剛過去的冬天,我們已經打了一場硬仗,絕大部分企業仍在奮力拼搏,預計往後會有更多的省市將推出扶持汽車行業的政策,各大企業的相關動態也會更為集中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