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歷史朝代趣事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本期主要講述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鳥盡弓藏

金屋藏嬌

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嬌”即陳阿嬌。長公主劉嫖的女兒。成語字面意思是講用一座金屋子把陳阿嬌裝在裡邊。

該成語典故最初出自《漢武故事》,其原文如下:

“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

意思是說,如果娶到陳阿嬌為妻,我必當用一座金屋子把她供養起來。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

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這個成語典故是講,在漢景帝時期,長公主劉嫖欲嫁女兒給劉徹,而劉徹所表達的一種態度。

漢景帝時期,景帝非常寵幸慄姬,而慄姬也為皇帝生了個皇長子。由於景帝沒有嫡子,便按照制度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

景帝的親姐姐長公主劉嫖為了巴結慄姬,於是打算將自己年幼的女兒陳阿嬌提前許配給太子劉榮。

而心胸狹小的慄姬一直妒忌長公主之前贈給景帝美人一事,於是就斷然拒絕了這件事情。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

長公主劉嫖見慄姬竟然拒絕自己,身為皇帝親姐的她認為這是對自己的大不敬,於是也因為這件事情對慄姬產生了不滿的情緒。

此時,景帝的第十個兒子劉徹的母親王夫人見慄姬與長公主之間有間隙,便立馬開始奉承長公主,長公主見王夫人非常識時務,就又打算將阿嬌下嫁給王夫人之子劉徹。

一天,長公主抱著4歲大的劉徹對他說:你長大後,我把阿嬌嫁給你好嗎?

年幼不懂事的劉徹只知道阿嬌會陪自己玩,於是非常高興的答道:如果把阿嬌嫁給我,我要造一座金屋子給她住。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

長公主聽後非常的開心,於是就利用自己的權利經常在景帝面前說王夫人與劉徹的好話,而詆譭慄姬。

景帝本就對非常愛吃醋的慄姬非常不滿了,聽自己姐姐一說,就對她更加不滿。

有一天,景帝對慄姬說,如果哪一天我死了,我的這些兒女們你一定要好好照顧他們。

慄姬聽後竟非常生氣的拒絕了,從此景帝就對慄姬越發討厭,並在之後廢掉了太子劉榮,改立劉徹為太子,王夫人為皇后。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

鳥盡弓藏

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鳥盡弓藏。成語意思是說飛鳥打完了,就把弓箭藏起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就把對自己有功勞的人給踢開,過河拆橋。

該成語最初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其原文如下:

“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通過原文我們經常也會將“鳥盡弓藏”與“兔死狗烹”連用,其意思也一樣。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鳥盡弓藏

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鳥盡弓藏。成語放到這個時期講解,是因為在西漢初期,發生了多起且為世人所知的鳥盡弓藏的故事,其中又以淮陰侯韓信最為有名。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更是被後人稱為兵仙。其在幫助劉邦打天下時,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劉邦與項羽爭霸時期,凡遇劉邦與項羽作戰時,劉邦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而後在得到了韓信的幫助,劉邦才漸漸打下天下,並在垓下一戰逼得項羽自盡。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鳥盡弓藏

用功高蓋主來形容韓信也毫不為過。可是,劉邦並不是一位能容人的君主。

得了天下後,劉邦先是將齊王韓信從齊地調到楚地任楚王,後還是不放心,又找藉口將他捉到了長安,並降為淮陰侯。

在異姓諸侯王都叛亂時,劉邦親自帶兵平叛期間,又擔心沒有實權的韓信會反叛,於是又反覆令人看管。

並且在默許的情況下,讓呂雉把韓信給處死在了長樂宮。韓信就是典型的鳥盡弓藏的例子。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鳥盡弓藏

成語金屋藏嬌與鳥盡弓藏點評

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與鳥盡弓藏點評。通過對以上成語典故的描寫,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人一定要分清時勢,在一些有分量的人面前,哪怕身份不如自己,寧可自己憋屈也不要得罪他們。
  2. 要學會抓住時機,一旦出現對自己有利的空檔子,就一定要學會去鑽。
  3. 謙虛大度不僅是美德,更多時候它能得到人們的認可。
  4. 功勞越大時,越要學會低調做人,甚至要學會急流勇退,不然就危險了。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與鳥盡弓藏點評

中國歷史之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金屋藏嬌。好啦,這就是本期講的金屋藏嬌與鳥盡弓藏的故事。

下期為你講解——西漢時期的成語典故之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點擊我的上方進行關注,也可以隨時與朋友一起分享。


【 相關閱讀(點擊即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