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時評論」歐盟抗疫下半場:以團結應對,"亡羊補牢"

隨著歐盟各國新冠疫情的迅猛發展,各國紛紛祭出“封城”舉措數週之後,各國領導人對疫情與經濟形勢的估計也進一步悲觀化。“歐洲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大危機”的說法,已成多國共識。這個危機,既是公共健康危機,也是經濟社會危機。展望“後疫情”時代,大有“苦日子在後面”的悲催。

如果說,從意大利北部疫情爆發開始到今天,可以算作歐盟抗疫的上半場的話,這艱難時刻應有的夥伴國“風雨同舟”,變成了同室操戈(其標誌性事件是口罩大戰);大歐洲一體化的本應“一體”的決策,變成了一盤散沙式的“政治正確”(其標誌性事件是遲遲未封閉疫區與非疫區的邊界,喪失遏制疫情全歐迅速蔓延的窗口期);本應第一時間全力馳援意大利的題中之義,變成意大利孤軍奮戰、日死近千的慘景(德國在情況已經極為嚴重的時刻才開始救助意大利與法國重患)。

德國是歐洲一體化之贏家,其一枝獨秀的“經濟佳績”,仰仗歐盟大家庭。此次抗疫,德國也以其“硬件過硬”,而將死亡率壓在不到法國八分之一的低位。但坦率地說,從“團結”的角度看,德國的答卷可以說不及格。在歐盟內部的搶口罩大戰中,德國以截獲瑞士口罩而打響第一槍。接下來是世人皆知的“你方搶罷我登場”的歐盟“人設崩塌”亂局。

凡此種種,在“共憂患”之際,歐盟意義何在的問號,從未如今天這般刺眼。各國的“反歐”黨派也從未如今天這般證據俱在、言之鑿鑿。

誠然,再黑暗的隧道也有盡頭,再寒冷的冬天也會等來春天。

儘管歐盟各國抗疫措施往往缺乏前瞻性,總是錯過最佳機遇,但隨著各國政府論調從“群體免疫”、“口罩無用論" 等等荒唐中走出,最終採取”封國“等決然措施之後,各個“數字”指標,近日已出現良性變化。西班牙、意大利兩個重患最多、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在這兩個關鍵數字上已經連續幾天出現下行。專家們也迅速抓住這一尚顯脆弱的趨勢,期待日思夜想的“拐點”的到來。

歐盟抗疫下半場,危機依然深重。各國在藥品協調、疫苗研製、人力物力支援、解除封城的時間等等領域的協調,有著廣泛的釋放“團結”力量的空間。抗疫下半場與經濟恢復的上半場緊密相連,歐盟能否汲取抗疫措施滯後的教訓,在經濟救助措施與各國協調應對的領域“快半拍”,以期爭取主動,是各國應該開始思考的命題。

值得期許的是,近日歐盟層面的“亡羊補牢”政策,開始漸次出臺,且歐盟領導人因“上半場”對意大利“團結”不夠而“道歉”。歐盟向來給人官僚機構的印象,鮮有誰為過錯道歉。所謂“知恥而後勇”,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積極跡象。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日在意大利《共和國報》刊登文章,對歐盟一開始沒有為意大利抗疫提供足夠支持表達歉意。

她稱,“現在歐洲正動員起來協助意大利。只可惜,並不是一直這樣。必須承認,危機初期需要歐盟統一應對時,許多國家只顧自己。”

同日,歐盟委員會提議設立1000億歐元基金,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的成員國提供貸款,保障就業。馮德萊恩承諾,歐盟將利用年度預算中的每一分錢幫助成員國抗擊疫情、弱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通過協助開放過境點、加大本土醫療用品生產、資助疫苗研發等手段幫助各國應對疫情 。

無論如何,歐盟之緣起,是求諸團結,其緣續也必依仗團結。而已經有過諸多“不團結”歷史教訓的歐盟,在歐盟抗疫上半場團結失矩的此時此刻,確實到了“生存”還是“崩壞”的分水嶺。歐盟的態度似乎表明歐盟已經意識到團結是必由之路,各國能否從善如流,德國能否擔起“老大”的歷史責任,歐盟決策機制能否改弦更張,逆勢而上,通過團結抗疫舉措的成功,使大歐洲夢想在這片土地再燃希望,我們拭目以待。

(歐洲時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