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旅行 一定要來河北(1)


公路旅行 一定要來河北(1)

張北草原天路

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經過多少年,才能走到終點,夢想需要多久的時間,多少血和淚,才能慢慢實現。

——《光輝歲月》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高鐵、飛機、綠皮車,但這些方式帶來的感受,遠不及公路旅行,他可以讓你近距離的接觸高山、大海、森林、草原、湖泊,下面盤點一輩子至少應該去一次的河北公路:國家1號風景大道、錦繡長城、山海花田、千里太行、山水畫廊、運河雄風

公路旅行 一定要來河北(1)

河北景觀大道示意圖


1、穿越草原、森林、湖泊:國家一號風景大道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是國內首條國家層面註冊的風景道, 東起承德圍場塞罕壩森林小鎮,西至豐寧大灘,全長180公里。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串聯的景區:京北第一草原、御道口草原、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公路旅行 一定要來河北(1)

京北第一草原晚霞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其他支線及連接線:草原天路:張家口張北段、崇禮段、沽源段;承德-豐寧-大灘:國道G112、省道S244;北京-京北第一草原:國道G111。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先生曾經用這樣一句話驗證博物館是否做好:他到了這裡來,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如今的壩上草原,雖然算不上文物,這片土地見證了民族融合的歷史。花木蘭來這裡征戰,契丹在這片土地壯大,忽必烈從這裡南下建立元大都,也先南下野狐嶺生擒明英宗……這篇土地寫滿了歷史的痕跡。


(具體的風景和好玩的地方,咱們後續更新再講……)

2、錦繡長城

河北境內的長城長達2000多公里,精華地段20餘處,大小關隘200多處,是長城保存最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區段。我們熟知的秦長城,是從秦皇島的老龍頭開始,經過山海關沿著燕山山脈蜿蜒向西。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耳熟能詳,“孟姜女廟”就在山海關城東約6公里的望夫石村後山崗上,乾隆、嘉慶、道光在這提過詞。譽為“天下第一奇聯的“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也在這裡,讀一讀,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學過吧。

公路旅行 一定要來河北(1)

金山嶺長城

現存的長城大部分是明長城,因為最近一次大規模修復長城是在明朝,有兩個人“燕王朱棣”、抗倭英雄戚繼光。後邊我會拿出幾篇專門講河北的長城,這裡不做多講。但一定要提的是在金山嶺長城東側的霧靈山上,有一塊巨石——霧靈山清涼界石。這塊平面4平方米的花崗岩上,留下了幾代人的痕跡,這也能代表燕趙大地的文化底蘊,雖然你不知道,但他就在那,矗立了幾百年。

公路旅行 一定要來河北(1)

霧靈山清涼界碑


第一次題字:洪武四年(1371年),“霧靈山清涼界”,作者:劉伯溫

第二次題字:隆慶二年(1568年),提了幾首詩,由於字跡過小,已經模糊了,只有劉應節和楊兆的可以看見,好在明萬曆三年五月初五日,永平(今盧龍)遊擊李逢時路過這裡,把上面發生的事兒刻了上去:

兵部尚書譚綸,閱視侍郎汪道昆,總督侍郎劉應節,巡撫都御史楊兆,總都督戚繼光,兵部郎中左興,戶部郎中侯治國,兵部副史王一鄂,協守都督張臣,分守遊擊任良相,分守遊擊李如梗。

戚繼光不用說了,抗倭英雄流傳千古;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朋友,一定認識譚綸;重點解釋一下這位老弟:汪道昆——明代戲曲學家、抗倭英雄,初字玉卿,後改字伯玉,號高陽生、別署南溟、南明、太函氏、泰茅氏、天遊……外號太多了,估計他自己也難記住。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徽的潘志義(別名“苟洞”)先生經過研究,認為《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汪道昆,這個信息量夠不夠大。

第三次題字:崇禎八年(1635年),大溝明長城(正鼓樓)修繕完畢,薊鎮總兵楊嘉謨在地方官員的陪同下驗收了正鼓樓這段長城,並遊覽了霧靈山。 仿效第二次刻字,在大字石右側刻下出遊官員的名諱和日期,這就不寫了,等大家去了自己看吧。這是清涼界碑的最後一次題字,從清朝開始,這裡成了無人問津的皇家禁地——清東陵的後山,據說這裡是大清的龍脈所在。

寫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河北不但有豐富的地理環境,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總結起來一句話:其實河北很低調!

另外還有遼長城、金長城、元長城等,留在後面講吧。(同時我會在抖音、西瓜視頻發佈vlog,請大家關注)

(未完待續:山海花田、千里太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