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調”一線領軍者

春天,一個解凍的季節,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陸續展開。在河北滄州市,推動復工復產科學決策的是一份關鍵報告——由200名醫學專業的黨員教師,利用6天時間,奔赴21個縣(市、區),在疫情一線冒著被傳染風險取得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2月中旬,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劉健接到滄州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因工作需要,擬抽調醫學教師參加疫情防控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請速組織人員培訓後待命。

“我報名”“讓我去”“還有我”……接到這項硬任務後,劉健與校領導商量後,在微信工作群發出一封倡議書。不到1小時,就有441名教師主動請纓。這些教師基本涵蓋了所有醫學專業,其中黨員幹部全部報名。

經過篩選,2月18日上午,200名骨幹教師完成線上培訓。下午,流調隊即分赴滄州21個縣(市、區)開展工作。

因為教師流調隊的加入,各地疫情防控呈現出新氣象。在東光組,生化教研室梁金環老師捐出300個口罩,這是她在國外讀書的女兒特意寄回來的,她說,“大家都安全,它才有價值”;在肅寧組,醫學系閆金輝老師是首席專家,進入發熱門診的流調任務他誰都不“讓”,穿上二級防護服與病患面對面交流,親手完成各種檢測……

經連續奮戰,流調隊共對397例不明原因發熱留觀病人及其747位密切接觸者做了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完善了20例確診患者的流行病個案調查;對4起線索尚需明確的聚集性疫情進行調查,確定了傳染源,完善了傳染鏈;對1例疑似病人的18位密切接觸者的信息完成梳理及修正;對3例無症狀感染者及其13位密切接觸者的前期流調報告進行梳理研究,進一步完善了其流行病學史。

面對全市2000餘家復工企業及10餘萬職工,如何能夠快速高質量完成流調?教師流調隊的學科專業優勢被充分發揮出來,公衛預防、醫學、護理、統計、計算機、心理等專業知識紛紛找到用武之地,他們擔當疫情顧問指導、完善調查個案、優化統計方法、製作思維導圖、消除病患隔閡……在“流調”一線發揮了領軍作用。

河間是滄州重要的汽車、玻璃、再製造等產業基地,同時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重點防控區,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未知風險相對較大。河間組組長金玉忠老師利用業務專長迅速編排表格,將相關企業分組分類,制定任務表,細化到每個人、每家企業……短短3天,他們就完成了1500餘家企業的調查摸排和39家復工企業包括有外地返河間人員企業的實地調查工作,並做好了各項資料的完善與統計。

6天時間,醫學教師流調隊共計完成2000餘家復工企業的調查摸排工作,登記復工員工10餘萬人,徹底摸清滄州新冠肺炎疫情底牌,實現了流調對象“清零”與流調隊員“零感染”目標。

“以醫學教師為主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在全國尚不多見。”滄州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劉明清表示,這份報告,摸清了病患行動軌跡,封控了病毒傳播途徑,為企業復工復產、恢復農耕等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發明 通訊員 哈聰傑 魯 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