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浮漂對於釣魚人來說是釣魚人的眼睛,不對!不是眼睛,準確來說應該叫放大顯示器,反映著水下魚兒咬鉤的一舉一動,所以一支適合的浮漂對於釣魚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那麼什麼樣的浮漂是合適的浮漂呢,我們就從以下方面和您分享:

一、漂尾

漂尾有軟硬、長短、粗細之分。

  • 軟硬:

軟尾漂大多為空心漂尾,空心漂尾大部分為空心塑管制成,自重輕,有一定的浮力,而硬漂尾則不同,硬漂尾是實心漂尾,多為玻纖樹脂材料,自重大不浮於水。這兩種漂尾最大的區別在於,當魚就餌時硬尾漂表現出來的動作幅度大於軟尾漂,硬尾漂能夠放大魚吃餌動作,且動作更多,靈敏度相對較高,而軟尾漂會有效過濾細微動作,出口動作真實,利用這一特性,軟尾漂作釣猾口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軟漂尾

  • 粗細:

漂尾越細,表面體積越小,截面越小,受水面的風浪阻力越小,反之,漂尾越粗,體積越大,截面越大,阻力就越大,漂尾越細自重越輕,狀態變化越大,所以說靈敏度越高,反之,粗尾漂自重大,相對的會越鈍。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漂尾的粗細差異

  • 長短:

漂尾越短它與水面形成的張力、阻力越小,反之,漂尾越長張力阻力就越大,那麼在漂腳相同的情況下,漂尾越長,翻身越慢。

優劣分析:漂尾越短翻身越快,到位越快,出口動作越多,虛假動作也會隨之增加。而長漂尾則不同,因為翻身到位慢,漂尾較長,相對較鈍,它對於小雜魚魚口產生的細微動作會有效過濾,出口更穩、更真實。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漂尾的長短差異

  • 漂尾目距:

原則上是遠大、近小。當長竿作釣時就要選擇漂尾目距較大漂型,更容易看清出口動作。近小,短距離作釣小個體魚,吃口動作較小,目距小更容易放大吃動作。相同作用力下,浮漂產生的動作假如在2釐米,目距較大的浮漂表現出來的動作也就是1目半到2目左右,而使用目距較小的碎目時體現出來的動作會是3目左右,吃口動作被放大,更容易抓住提竿刺魚的機會。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漂目間距差異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黑坑或競技場上,當魚口特別輕的時候,會有一種釣黑格說法,那是魚口太輕,作釣者需要通過小黑格的變化,來判斷魚咬鉤的時機,從而揚竿中魚。

二、漂腳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漂腳多為碳纖、玻纖、竹纖等,在漂尾、漂身一定的情況下,漂腳越長,翻身越慢,這是一個槓桿原理,一支浮漂的重心原本在漂肩部分,當拋竿入水時,浮漂的重心會因為線組、鉛等的重量作用下,會慢慢向漂腳處轉移,槓桿原理的力臂變長,運動的軌跡變大,時間變長,這就是漂腳越長翻身越慢的原理。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漂腳長短差異


漂腳長短的優劣:在我們作釣時,浮漂拋入水面,在沒有改變之前,線組作用有牽動浮漂下沉過程,一旦浮漂翻身改變動作,那麼鉛墜、餌料會因為漂的牽引力下沉速度馬上發生改變,這一改變會使餌料在水域的中下層停留下沉的時間變長,會吸引魚兒就餌,這就是漂腳長的好處。而短腳漂翻身到位快,它對於中下層的魚吸引力較低,所以說,長漂腳利於誘魚,短腳漂就利於釣魚。

“啊,您有點暈啊”,“好吧,我們捋捋!”

到這時你會說,我們野釣基本都是長腳漂,沒有人用短腳漂。

好,我們看個例子:在黑坑作釣時,正釣前期搶魚,魚多開口快,大家都會用短腳長身漂作釣,那是利用了它的翻身下底快,直擊魚窩快速上魚。而到了中後期,魚兒少了,魚口慢下來,及時變換為長腳綜合性漂,誘釣結合,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黑坑作釣搶魚才是硬道理

但是在自然水域垂釣,咱們很難有特別好的魚情,幾乎不會出現下竿連竿的狀況,所以就要我們在不斷的拋餌入水,長腳漂會使餌料在水層中間停留,以起到誘魚作用,那麼到了後期,釣點魚兒增多了,此時更換短腳漂作釣。有釣友會有疑問,窩裡有魚那那麼多事,接著幹就完了!其實呢,這時不更換浮是可以上魚的,但是,此時窩底有魚,再經過長腳漂的拋餌入水,餌料在中層霧化,會導致魚兒上游搶食,魚兒整體起浮,窩點魚口變得雜亂,增加了錨魚、跑魚,影響中魚率。

很多釣友是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總覺得一支漂就夠了,從來就沒有考慮過漂尾、漂腳長短到底有什麼作用,也不知道怎麼樣合理使用。你也不妨試試,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釣魚人:別再一竿一世界,一漂打天下了,看完您就明白了

我是正東,感謝您的閱讀,您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請關注我,大家一起分享釣魚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