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的流程,應該怎麼挑?

很多朋友跟賈斯丁諮詢保險時,都有一個疑問:

買保險的流程,應該怎麼挑?

到底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針對這個疑問,賈斯丁準備了一個系列的文章,慢慢地幫大家梳理梳理這個問題的邏輯,以下是系列目錄:

  1. 買保險的流程,應該怎麼挑?

買保險的流程,應該怎麼挑?——買保險,到底是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5)

前面幾篇文章,說了大小保險公司的事宜,最後一篇文章做個總結,看看我們買保險應該是怎麼個流程,怎麼挑


1、理清自家財務狀況

怎麼理好自家的財務狀況,具體可參考以下2篇文章:


最後,確定自家大概有多少的保險預算


2、我的需求

保險是否有成效,要看2個因素:

  1. 保障面是否夠全
  2. 保額是否足夠

保障面夠全,一般家庭會包含幾個險種,具體可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保額是否足夠,這裡給一個各險種的通用保額建議:

  1. 壽險:年支出(生活支出+子女教育支出+贍養支出+負債支出)*10
  2. 重疾險:30萬+3~5年收入損失,建議保底50萬
  3. 意外險:壽險保額1~2倍
  4. 醫療險:一般百萬醫療險就夠了,如果對醫療環境有要求,可考慮中端醫療險

各家庭情況可能有區別,具體可以在諮詢小編

保障類先配置好了,在考慮養老儲蓄類險種


3、產品保障條款和價格

確定了自己的需求之後,我們就需要看產品保障條款和價格

買保險的本質,就是期望未來萬一出什麼狀況,可以得到經濟理賠,從而把損失降到最小


舉個例子,例如重疾險,重疾保障88種、100種、116種,哪種好?

價格一樣,當然保障範圍越多越好,價格懸殊,那就得看看性價比了,畢竟保監會統一定義的25種重疾,就佔了整個理賠案例的95%以上,多保障幾個發生率極低的病種,差別不大。


又譬如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有些產品號稱6次賠付,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患上6次重疾的幾率有多大,還是不同的重疾,那人生是有多不幸....

4、保險公司服務

服務的話,可能接觸保險公司少的朋友就很難衡量了。

這個跟保險公司大小關係不大,是企業文化的問題。其實就是與各家保險公司打交道的過程中的體會,哪些公司的內勤是真正辦事的,哪些公司的內勤是混事兒的,接觸多了自然心裡有桿秤

在這裡,更加建議各位找合作保險公司多的,經驗豐富的保險經紀人去溝通。

作為經紀人,對保險公司的挑剔肯定遠遠超過客戶——對客戶來說,可能只是一份保單,但想想經紀人日積月累這麼多的保單,保險公司服務不好的話,那是有多麻煩啊!

5、保險公司核保規則

核保規則主要體現在免體檢保額健康核保

免體檢保額的意思,就是在這個保額以下就可以不需體檢。

對於體檢,建議客戶能免則免,因為平時可能我們都沒啥事,但一經過保險公司的體檢就一堆的問題,還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投保。

健康核保,不同保險公司之間,差別很大。

我們見過最懸殊的,同一位客戶,一家保險公司正常承保,另一家延期(即,暫不接受客戶投保)。

6、保險公司品牌

前幾篇文章已經大概說過保險公司品牌之間的差異,但並不是說一定不看品牌

品牌帶給我們的,可能更多的是購買體驗,服務效率,是否有面子,安心等感性需求。

如果我們願意付出更多的成本,選擇更安心,當然也是可以的。


7、寫在最後

總體來說,要挑保險,流程大概是:

衡量自家財務狀況→理清需求→對比產品條款和價格→瞭解服務→對比核保規則→對比保險公司品牌

依據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再做調整,詳情可以諮詢賈斯丁。


更多保險事宜,請關注“賈多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