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文|秦隴紀,科學Sciences©20200127Mon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堪稱莘莘學子鯉魚躍龍門的典範,中國科研工作者的榜樣,國家的棟樑和民族的英雄,是我們每一個熱愛醫學的中國人的驕傲。本文從鍾院士公開的博士簡歷、朋友圈肌肉照、廣州日報刊登的新冠肺炎防止意見等三個方面來介紹這位“84”後“帥哥”的硬核斜槓人生。同時,也希望我“80”後老父親和天下老人,像鍾院士一樣健康長壽;更希望我國早日普及基礎醫學教育,像語文、數學、外語等主要學科一樣從娃娃抓起,提高每個人的醫學素質。請看社會教育公號“知識簡化”科普文章《基礎醫學教育的普及、內容、考核和發展的思考》。


A.鍾南山博士簡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圖1:鍾南山院士百科

鍾南山(1936.10.20- )呼吸病學學家。福建廈門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獲臨床醫學學士學位。現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華醫學會第23任會長。通過創制的“簡易氣道反應性測定法”及流行病學調查,首次證實並完善“隱匿型哮喘”的概念。對我國慢性咳嗽病因譜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闡明瞭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氣道神經炎症機制,創制運動膈肌功能測定法。牽頭主持我國“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人群防治的系統研究,並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在2003年我國SARS疫情中,明確了廣東的病原學,組織了廣東省SARS防治研究,創建了“合理使用皮質激素,合理使用無創通氣,合理治療併發症”的方法治療危重SARS患者,獲國際上的存活率(96.2%)。組織整理了國內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SARS、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方面的診治指南文件。2013年任廣東省H7N9防控專家組組長,並將H7N9系列研究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IF51.658)上,對H7N9防控做出重要貢獻。2015年成功治癒廣州首例H5N6患者。曾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2020) [1]


一、名人簡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鍾南山(1936- ),僑眷,福建福州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1979年到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現任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市科協主席、廣東省科協副主席等職。(個人簡歷網,2020) [2]

1.1 鍾南山 - 人物簡歷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

1979年到英國進修。

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

1992年至2002年擔任廣州醫學院院長,並且被選為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19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廣東醫療衛生界獲得這項最高學術地位的第一人。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

2005年4月當選為中華醫學會第23任會長。

1.2 鍾南山 - 生平經歷

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廈門人,僑眷。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鍾南山,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並留校任教。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到廣州醫學院進修。1975年與人合作從扁桃體中提取出轉移因子,並應用於臨床。1979年至1981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附屬皇家醫院、倫敦大學聖巴費勒姆醫學院學習。鍾南山在英國進修期間,英國法律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導師不信任鍾南山,把2年留學時間限制為8個月,鍾南山暗下決心為祖國爭口氣。他拼命工作取得了6項重要成果,完成了7篇學術論文,其中有4篇分別在英國醫學研究學會、麻醉學會和糖尿病學會上發表。他的勤奮和才幹,徹底改變了外國同行對中國醫生的看法,贏得了他們的尊重和信任。

英國倫敦大學聖·巴弗勒姆學院和墨西哥國際變態反應學會分別授予他“榮譽學者”和“榮譽會員”稱號。當他完成2年的學習後,愛丁堡大學和導師弗蘭裡教授一再盛情挽留。但鍾南山回國報效的決心已定,他說:“是祖國送我來的,祖國正需要我,我的事業在中國!”1981年回國。1983年研製成功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填補了國內空白。

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

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

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

1998年6月起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

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他是新中國成立後中華醫學會七任會長中的第二位學者,此前多年,中華醫學會會長一直由各任衛生部部長兼任。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現任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市科協主席、廣東省科協副主席等職。主要從事高氧/低氧與肺循環關係研究。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先後擔任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吸菸與健康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學會特別會員,亞太地區執委會理事。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中國呼吸疾病科研與臨床醫療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

1.3 鍾南山 - 抗擊非典

2003年中國局部地區發生SARS疫情,國外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勢力藉機醜化中國。鍾南山作為防治SARS的權威專家,利用經常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的機會,實事求是地告訴各國的專家學者在中國發生的SARS事件,中國政府和人民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2003年5月28日,鍾南山應邀在全美胸肺學會(ATS)上作了《中國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發病情況及治療》的專題學術報告,他專業、開放、實事求是的態度,有理有利有節的辯論風格,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著名的CNN電視臺在《今日美國》中評論“中國大陸的SARS發病率已經明顯下降,令人鼓舞”。鍾南山的努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外勢力借SARS事件醜化中國的“話語壟斷”企圖,使國際社會對中國疫情有了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

那段時間,鍾南山既要在臨床一線救治SARS患者,又要協調各地的防治工作,極少休息,身體很疲憊。老伴經常勸他少外出、多休息,甚至為此朝他發脾氣。但鍾南山停不下來,因為他把自己為祖國服務、為黨工作的有限時間,看得比健康、比生命更寶貴。

1.4 鍾南山 - 學術風格

(1)看病“三個一樣”

對個別醫生索取紅包禮物的行為,鍾南山深惡痛絕,“醫生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不能有任何折扣,你選擇了這個職業,就必須具備這個品德。”在鍾南山身邊工作的人員都知道他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還有著名的“三個一樣”———高幹、平民,有錢、無錢,城市、農村,一樣的熱情耐心,一樣的無微不至,一樣的負責到底。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現在,“三個一樣”成了所內醫務人員的共同追求。希望普及醫學教育,讓所有醫護人員都具備這種高尚品德!

(2)科學不能明哲保身

鍾南山是一個求實嚴謹的科學工作者。早在留學英國的時候,他決定開展關於吸菸與健康問題的研究。為了取得可靠的資料,他讓皇家醫院的同事向他體內輸入一氧化碳,同時不斷抽血檢驗。當一氧化碳濃度在血液中達到15%時,同行們都不約而同地叫嚷:“太危險了,趕快停止!”但他認為這樣還達不到實驗設計要求,咬牙堅持到血紅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2%才停止。實驗最終取得了滿意效果,但鍾南山卻幾乎暈倒。要知道,這相當於正常人連續吸60多支香菸,還要加上抽800cc的鮮血。

在2003年抗擊SARS戰鬥中鍾南山更是這樣。他堅持實事求是,不畏權威,勇敢地對“衣原體之說”提出質疑,促成廣東省決策層堅持和加強了原來的防治措施,這也是廣東省取得SARS患者病死率最低、治癒率最高的很重要的原因。充分表現出了一個科學家應有的良知和勇氣。

(3)人要活在理想中

鍾南山很喜歡中學老師的一句教導:“人不只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他經常跟身邊的人強調,一個人的理想信念最重要,它是精神的靈魂和支柱。希望大家牢記前面這兩條名言!

1.5 鍾南山 - 學術成就

從醫以來,鍾南山先後取得了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三等獎一項,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論文70多篇。他是近十幾年來推動中國呼吸疾病科研和臨床事業走向世界前列的傑出領頭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們在這個專業的突出貢獻,奠定了中國呼吸疾病某些項目的研究水平在亞太地區的領先地位。用“著述等身”、“聲名顯赫”來形容鍾南山的成就一點也不為過。

鍾南山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省科委重點課題,有13項成果獲得了衛生部、國家教委、廣東省科委及廣州市科委的獎勵。其中,製作的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獲1980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轉基因因子研究》獲1982年廣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獲1994年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他從自己獲得的廣州市科技進步金鼎獎的獎金中拿出一半(5萬元),用來獎勵在科研中取得成績的年輕人。

他保持著對事業的追求,在科學的殿堂堅持創新、永不停步。這種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圍的人,薰陶出了一個勇於奉獻、蓬勃向上的群體,使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為了國內矚目的學術陣地———國家重點學科、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藥理基地、博士學位授予點。

1.6 鍾南山 - 獲得榮譽

1984年鍾南山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85年獲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

199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獲政府通令嘉獎,

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稱號。

2003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5月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範獎”。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勳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

鍾南山“奉獻、開拓、實幹、合群”的精神被同志們親切地譽為“南山風格”。1997年1月15日,中共廣州市委授予他“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廣東省衛生廳也專門行文,要求全省醫療戰線的同志學習“南山風格”。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非戰鬥中表現卓越,他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國內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稱號———白求恩獎章。

2010年12月6日,中國科協宣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結果,鍾南山等十位科技工作者獲評“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1.7 鍾南山 - 人物故事

(1)全國跨欄王

鍾南山曾是全國跨欄王,

1956年,鍾南山剛滿20歲,正讀大學三年級。體育成績突出的他作為北京醫學院的運動員代表,參加了北京市高校運動會。鍾南山在運動會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

1958年,鍾南山被抽調到北京市集訓隊訓練,準備參加第一屆全運會。1959年9月,在首屆全運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400米欄的全國紀錄!

(2)養生之道

70歲的人,20歲的肌肉,鍾南山身材健碩得勝過施瓦辛格,讓人羨慕。鍾南山的成就眾所周知,而他的堅持鍛鍊同樣是聞名遐邇。鍾南山數年如一日地堅持鍛鍊,才有了那麼強健的身體,那麼健碩的肌肉。

作息:不熬夜,晚上11:30睡覺。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時。飲食:不挑食,不抽菸,不喝酒。每餐一定多吃蔬菜。

早防早治:鍾南山希望每一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輕傷就要下火線。

運動:跑步機擺在床邊,他推崇的鍛鍊是步行。在他的健康詞典裡,幾十年來沒離開兩個字——鍛鍊。打球、跑步、游泳……什麼都玩,週五打籃球,週日打羽毛球。即使再忙,只要有10分鐘,都要抓緊時間鍛鍊,例如在家跑跑步,他的跑步機就擺在臥室的床邊。

合理膳食——“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鍾南山表示,現在很多白領的飲食狀況是“早飯不吃,中飯湊合,晚飯撐飽”。這與健康的飲食習慣背道而馳。

(2)學會享受生活

知足常樂:應該將目標設定在自己可達到的範圍內,更要欣賞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學會肯定自己。

自得其樂:對於同一份工作,業務能力強的人不如喜歡這份工作的人,喜歡、愛好這份工作的人又比不上能夠陶醉於工作中的人。

助人為樂:喜歡幫助別人的人總能收穫好的人緣,人緣好,與周圍的人相處愉快,心情當然比孤獨的人要暢快得多。

1.8 鍾南山 - 面對甲流

(1)警示病例瞞報後果

“甲流死亡病例掩瞞不報後果更嚴重,甲流疫情正處上升階段病毒未變異,中國北方已進入甲流第二波,南方的第二波高峰預計2010年1~2月份到,但鍾南山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天氣突變可能使流感高峰提前來臨。病例數急劇增多必然導致重症甚至死亡病例數增加。

鍾南山:“在廣東的甲流防控中,我認為有一點很值得讚許,就是對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報道及時。我最反感重症甲流患者死亡後既不檢測也不報告的做法,這絕對招來更嚴重的後果。”鍾南山指出:有個別地區為說明該地甲流防控做得好,對甲流死亡病例掩瞞不報。他甚至說道:“現在全國報告的甲流死亡病例數,我根本不信!”

(2)防控前提是公開透明

鍾南山說,在重症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死亡是正常的,而防控做得好的前提是信息發佈透明公正,將疫情客觀透明地報道才有利防控工作:一是疫情客觀報道可引起人們的重視,出現症狀需及時就醫;二是讓病原學專家提高警惕,留意觀測病毒有無變異;三是可教育市民及早接種疫苗。至今北美報告的甲流死亡病例遠多於中國,這是否說明中國人對甲流更有抵抗力?對此鍾南山說,這個結論下得為時太早,這個冬天甲流的發展呈現何種狀況,現在誰也無法預測。

1.9 鍾南山 - 駁方舟子

“方舟子說中醫不科學,只有中藥還可驗證,他可能講得太絕對了。我認為中醫整體治療和‘治未病’的理念是科學的。”2010年9月30日,鍾南山院士在為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剛成立的頸肩腰腿痛專科病區揭牌時稱自己很欣賞中醫所提的“上醫治未病”,笑言現在多數醫生都是“下醫”治“已病”。不過,他認為中醫藥要發展也按循證醫學的方法進行有效研究。

TAGS:中國中醫學家中國醫學中國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人物醫學名家醫學家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自然科學人物 (個人簡歷網,2020) [2]


二、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鍾南山是一個多義詞(共2個義項):▪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湖北團風籍烈士(百度百科,2020) [3]

鍾南山,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1-3]

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屆全國運動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欄冠軍,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4]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5] 。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6]

現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7]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鍾南山任疫情應急科研攻關組長 2020-01-24 12:01

1月21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出席會議。李蘭娟院士、王辰院士、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王福生院士等傳染病、中醫藥、藥物研發領域專家出席會議並對第一批應急項目進行諮詢論證。會議宣佈,成立以鍾南山院士為組長、14位專家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詳情

中文名:鍾南山,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江蘇省南京市,出生日期:1936年10月,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呼吸病學專家,畢業院校:北京醫學院,信仰:共產主義,主要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當選),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中國全國先進工作者(1995年、2003年),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09 )年,“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籍貫:福建廈門 [3]

2.1 人物經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圖4:鍾南山(11張)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父親鍾世蕃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則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8]

1953年,就讀於廣東實驗中學。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

1960年7月至1971年8月,擔任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教研組助教。

1971年9月至1974年4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1974年4月至1978年8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1978年9月至1982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講師。

1979年至1981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 [6]

1983年1月至1986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副教授(於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 [9]

1986年12月1995年,擔任廣州醫學院呼吸內科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7年12月至1992年10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10]

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鍾南山擔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9]

1992年2月至1997年12月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研究員 [11]

1995年8月,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年10月至1996年10月,公派到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任醫師。

1999年12月至2012年10月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副所長。 [11]

1998年6月,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

2003年,“非典”爆發,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護工作者經長期努力,抗擊了非典。 [12]

200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

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7年10月,擔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9年7月,擔任貴州醫科大學名譽院長。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13]

2010年,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2]

2012年10至2013年7月,任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常務副所長。[10]

2013年7月至今,任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10-11]

2014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5]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召開發佈會,鍾南山任專家組組長。 [7] [14]

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鍾南山任組長。 [15]

2.2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

(1)科研成就

  • 研究領域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圖5:鍾南山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並首次證實了隱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領導的研究所對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診斷成功率達85%,重症監護室搶救成功率達91%。 [6]

  •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截至2010年9月,鍾南山取得中國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20餘項,2005年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獲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獲得了廣東省和廣州市科技進步個人特等獎。2003年獲何梁何利科技獎。 [6]

1980年,《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2年,《轉基因因子研究》項目獲廣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4年,《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項目獲中國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2008年,《應用siRNA策略研製預防和治療SARS疾病特效藥動物實驗》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8年,《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程序、發病機制及其治療研究》項目獲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SARS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及相關研究》項目獲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9年,《創建防治結合型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項目獲中國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

  • 論文著作

截至2010年9月,鍾南山在中國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國外發表論文被SCI引用81次,主編了《英中日圖解醫學辭典》《Asthma》《現代呼吸病進展》《解讀急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預防與對策》《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與治療》。

(2)人才培養

截至2003年7月,鍾南山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十名,其中包括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和延安大學附屬醫院榆林一院李莉博士。 [14] [16] 鍾南山從教數十年,是一位桃李滿天下、銳意創新的教學名師。2010年,為了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更多拔尖人才,鍾南山親自參與挑選和麵試,從廣州醫學院2010級416名臨床醫學專業新生中選拔32名成立“南山班”,並親自擔任班主任。“南山班”一改傳統醫學院校大班授課、臨床實踐不足的落後教學模式,實行小班教學,鼓勵動手實踐,增加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國際視野。鍾南山在開班儀式上說:“希望我班上的學生從一年級起就能親身接觸病人,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英語流利、卻去國外實驗室做高級打工仔的人,而是創新型的中國醫學實用人才。” [17]

(3)榮譽表彰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圖6:鍾南山接受頒獎

1984年,鍾南山被授予中國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90年,鍾南山被評為中國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1992年,鍾南山獲中國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稱號。

1995年,鍾南山被評為中國全國先進工作者(即全國勞模)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1月15日,鍾南山被中共廣州市委授予“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

2003年,鍾南山再次被評為中國全國先進工作者(即全國勞模)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6] [9]

2003年,鍾南山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範獎” 。 [18]

2003年6月19日,鍾南山因在抗非戰鬥的卓越表現,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一項特等功。

2003年,鍾南山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榮譽稱號。 [1]

200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04年4月8日,鍾南山被授予中國國內衛生系統的最高榮譽稱號——白求恩獎章。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19]

2010年12月6日,鍾南山被評為中國“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6月1日,鍾南山榮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 [20]

2018年11月,鍾南山入選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 [21]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鍾南山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 [22]

2019年9月25日,鍾南山被評選為“最美奮鬥者”。 [23]

2019年12月18日,鍾南山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24]

2.3 社會任職

1997年,鍾南山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9]

2008年,鍾南山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鍾南山先後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現任中華醫學會顧問、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醫學院院長、廣州市科協主席、廣東省科協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會成員等職 [25] 。兼任中華醫學會理事和廣東、廣州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呼吸學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26]

2.4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人物軼事)

(1)家庭成員

在普通人眼裡,鍾南山很神秘,他的家庭堪稱廣東知名的體育和醫學雙重世家,但也和普通大眾一樣,有著平凡的幸福。鍾南山認為每個家庭都有個紐帶、潤滑劑,在他的家庭裡充當這個角色的是體育運動。一家人都是籃球迷。鍾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是首屆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婚後,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鍾帷德如今是醫生,是醫院籃球隊主力。女兒鍾帷月曾是20世紀90年代國內優秀的游泳運動員,獲得過世界短池錦標賽100米蝶泳冠軍。女婿是個美國人,在廣州工作,也是個籃球迷。 [27-28]

人物關係


妻子李少芬


女兒鍾帷月


兒子鍾帷德


父親鍾世藩


母親廖月琴


舅舅廖永廉


舅媽陳錦彩


(2)人物軼事

1936年10月20日,鍾南山出生於南京中央醫院,因為醫院坐落於南京鐘山(即紫金山)的南面,他父母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取名為“南山”。 [8]

1956年,正讀大學三年級的鐘南山因體育成績突出,作為北京醫學院(現北大醫學院)運動員代表參加了北京市高校運動會,並在運動會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時至今日,北醫大還有幾項由鍾南山創下的運動紀錄無人能破。

1958年,鍾南山被抽調到北京市集訓隊訓練,準備參加第一屆全運會。

1959年9月,在首屆全運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400米欄的全國紀錄。[29]

2.5 人物評價

這次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張德江) [9]

他投身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50年,是推進中國呼吸病學發展邁向國際前沿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在非典疫情中,率先帶領團隊投入救治行動,確立廣東病原學,組織廣東非典防治研究,獲國際上最高存活率。在甲流防治中,成功搶救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參與制定衛生部治療方案。(中國科協) [30]

鍾南山是一個真實、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國醫生。他跟所有有責任感的醫生一樣,幾十年如一日,每週堅持出門診看病人,每週堅持查房,一直到現在76歲了,還是如此。他說,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南方日報)

鍾南山不僅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敢醫敢言的道德風骨和學術勇氣更令人景仰。他勇敢地否定了衛生部所屬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使廣東成為全球非典病人治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標準》。他帶領課題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經驗。這套經驗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組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型肺炎有指導意義。(央視國際) [17]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然而,在那些抗擊非典的日子裡,他成了一名驍勇的戰士。抗擊非典,也就是一場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戰爭。鍾南山以自己的精湛醫術和堅強鬥志,成為了“非典”戰場的不倒紅旗。(搜狐新聞) [9]

在這場關係著人類共同命運的殊死鬥爭中,鍾南山以其戰士的勇敢無畏、學者的錚錚風骨和懸壺濟世的仁心仁術,挺身而出,冒死犯險,力挽狂瀾,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從而贏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他的名字,他所代表的精神,已經成為廣東抗非鬥爭一面飄揚的旗幟。那一刻的悲壯,無啻於“向我開炮”的呼叫。他和同事們用生命、熱血換來的防治非典的寶貴經驗,不僅為廣東、為中國,同時也是為全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人民網) [31]

鍾南山在抗非鬥爭中面對種種困難和壓力,他是智慧而剛毅的;面對同事和病人,他卻是博愛和仁厚的。(廣西大學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院吳學東) [32]

2003年抗擊“非典”中,鍾南山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21]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圖7:鍾南山(11)

鍾南山曾經打破全國田徑紀錄,還差點當上專業運動員

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他再次挑戰了自己,最終戰勝了自己。1958年8月份,在第一屆全運會的比賽測驗中,鍾南山以54秒2的成績,打破了當時54秒6的400米欄全國紀錄。 2020-01-26116

世界華人週刊海外觀察第一站,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合作方。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鍾南山這張圖瘋傳:17年前他領軍戰非典;今天,84歲的他再赴武漢

他們中間的很多人,年輕有為,擊退了肆虐的病魔,卻死在自己救下的患者手中。當他們衝鋒在前的時候,即使沒有鮮花和掌聲,也應該得到善意和尊重。這可能,是他們對我們唯一的期待。他們是英雄,不應該流血又流淚。 2020-01-21

1447

詞條標籤:行業人物,教師,醫生,醫學,人物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圖9:鍾南山圖冊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圖10:鍾南山曾經打破全國田徑紀錄,還差點當上專業運動員

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他再次挑戰了自己,最終戰勝了自己。1958年8月份,在第一屆全運會的比賽測驗中,鍾南山以54秒2的成績,打破了當時54秒6的400米欄全國紀錄。(百度百科,2020) [3]


B.84歲鍾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歲小夥自愧不如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這兩天,新型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看著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例數、看著口罩被一搶而空,所有人都捏著一把汗,甚至提心吊膽!(來源:健身,2020) [4]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隨著疫情的蔓延以及醫學工作者對新型病毒的研究,大家現在也逐漸開始認識到這次肺炎疫情的嚴肅性。

而就在昨天,白巖松在央視新聞節目中採訪了知名醫學專家鍾南山院士,他在節目中確認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現在的疫情已經存在人傳人,同時醫務人員也有傳染,必須要提高警惕。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從2003年抗擊“非典”先進人物到現在,鍾南山已經84的年齡,卻依然堅持自己的工作崗位,實在令人敬佩。

鍾南山院士從事呼吸內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幾十年,是中國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領軍人物,大部分人只知道他的光輝事蹟,但對於他個人生活卻鮮有人知曉。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他曾公開痛批吸菸的危害,還曾勸袁隆平戒菸;

他曾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他被大家稱作“中國最敢說真話的院士”;

而如今已經84歲的他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偶像,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依然堅持鍛鍊,如今84歲依然能做十個引體向上!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說出來可能許多人不會相信,就在最近,鍾院士的健身照在網絡刷屏,引起不少網友轉發。

這是鍾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這是一位84歲的老爺爺?完全吊打28歲小夥!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其實很早就曝出鍾院士身體素質非常好,2015年時有記者採訪時,鍾院士和記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層樓,結果到第七層樓時記者就跟不上了,之後記者採訪得知,鍾院士一直都有鍛鍊的習慣。

他說:“ 運動對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2015年,鍾南山參加游泳鍛鍊的照片被傳到網絡,也引起不少網友關注,這身體也太硬朗了!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之前還有曝光鍾院士和年輕人一起打籃球,確實讓人佩服。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其實鍾院士從小喜歡鍛鍊,在1959年甚至還作為非職業運動員參加了首屆全國運動會,在400米欄項目以54.2秒打破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作為一個業餘選手,這已經非常牛的數據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也從未間斷過鍛鍊,甚至經常去健身房鍛鍊,果然鍛鍊是最好的保健品。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如果去健身房的人一定知道,在健身房碰到超過五十歲的人都很難,而84歲鍾在跑步機上跑步沒有絲毫壓力。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除了跑步,力量訓練也是鍾院士的最愛,這也是84歲還能保持一身結實肌肉的原因。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除了啞鈴鍛鍊,鍾院士也會做一些徒手訓練,比如雙槓臂屈伸。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鍾院士常說: “鍛鍊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建立一種觀念,就是要一輩子運動,這樣才能享有比較好的生活質量,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著。”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觀點,84歲的他依然如年輕人一般,身體硬朗,充滿活力!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下面是一組鍾南山院士的肌肉照!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最後我們再通過一張圖來讀懂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症狀和預防措施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在這個疫情不斷擴散的危急時刻

84歲鍾南山院士跟很多醫務工作者

又衝在了抗擊新疫情的第一線

讓我們向鍾院士致敬

向所有一線醫護人員致敬


C.新型肺炎如何防治,鍾南山給出最新意見

1月24日是大年三十,但對於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的鐘南山院士而言,這只是連日來輾轉奔波中的又一個忙碌工作日。(長沙發布,2020)[5]

疫情現狀如何,有沒有治療方案,這個春節怎麼過?24日,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一大早,鍾南山院士就來到位於廣醫一院的辦公室工作。通訊員蘇越明攝

1.早發現早隔離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截至1月24日24時,全國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287例,死亡41例。疫情是否會蔓延、病例是否會繼續大規模增加,成為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鍾南山表示,到目前為止,疫情沒有出現非常明顯的連鎖反應,但仍然要非常小心,因為誰都不敢保證不會出來一個超級傳播者。

鍾南山強調,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早發現早隔離。“發現了,就隔離!只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及時被隔離,後期病人就會少很多。”他說,要儘可能減少傳播,傳播的病人越少,出現“超級傳播者”的幾率就減少。

中國工程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博士簡歷

▲鍾南山院士到廣醫一院新住院大樓23樓負壓病房區巡查。記者何濤攝

2.關於治療:已有幾種藥物準備用於臨床治療

鍾南山介紹,目前,已有幾種藥物準備用於臨床治療,“已經確認是安全的,但具體療效還需進一步觀察”。

“患者呼吸道里的病毒載量是多少,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其影像變化又是怎樣的?把這些問題都弄明白了,很多東西就能夠搞清楚”。

3.重視防護,但不必恐慌

鍾南山還提及一個從武漢到外地旅遊時發病的病例,剛開始出現症狀時不願意去醫院就診,兩天後發燒嚴重了才去醫院就診。“本來一開始體溫並不高,拖了兩天時間,病情就嚴重了”。

他呼籲從湖北到外地過年的人員,如果出現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沒有症狀,最好自我隔離14天。

“我們需要重視防護,但也不必恐慌。”鍾南山也提醒大家,在春節期間只要注意防護,就可“安全過年”。“儘量減少走親訪友,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出門戴口罩,在室內注意通風,勤洗手,多運動,少熬夜。健康年才是幸福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