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於中世紀,你會用生命捍衛《相對論》嗎?愛因斯坦:不會

1949年7月的一天,七十高齡的愛因斯坦正在閱讀,是一本叫《伽利略在獄中》的書。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故事,一個科學家,為了堅持自己的真理,不惜以身試險挑戰權威,最終遭到教廷迫害,遭受了非人的待遇,最終慘於囚禁的過程之中。

在宗教審判法庭上,這位風燭殘年的古稀老人被迫在法庭上宣誓放棄了自己的主張:

“我, 伽利略,……對著聖經起誓,我過去和現在一直相信,在主的幫助下……我發誓今後絕不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發表任何類似(日心說)的東西”

真理遭到謬誤的否決,科學受到神權的審判,這看上去著實很可笑。但會讓我們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當時年近70的伽利略仍要捍衛自己的真理,以至於後來的囚禁生涯中依然在為之奮鬥,這件事情有那麼重要嗎?

想到這裡,愛因斯坦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自己生於中世紀或者近代初期的那個年代,是否也能夠用生命捍衛自己的《相對論》呢?

如果生於中世紀,你會用生命捍衛《相對論》嗎?愛因斯坦:不會

愛因斯坦的腦海中之所以會產生這個想法,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自己所處的時代背景,在某些方面和伽利略的時代的確很像。而且,這樣的問題不止也一個人向他提過。

相對論誕生的時代背景

從十七世紀牛頓宣佈“演示世界體系的框架”開始,到19世紀末期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大廈的竣工,人們一度樂觀地認為物理已經走到了盡頭,世界盡在掌握之中。物理界晴空萬里,只剩下“兩朵烏雲”而已了。(原話是: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可是很快,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橫空出世,完美解釋了“兩朵烏雲”存在的原因。隨後人們便驚奇地發現,這座完美的“物理大廈”背後竟是千瘡百孔,滿是窟窿。整個物理界瞬間又烏雲密佈。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過去所有的經典理論都得重寫,經典力學和經典電磁理論被分別兩者取而代之,統治人類千萬年的“時間、空間”概念被徹底顛覆!

如果生於中世紀,你會用生命捍衛《相對論》嗎?愛因斯坦:不會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次史詩般的變革。

這新一幕,使我們想到中世紀至暗時刻後一百年裡的那些敢於為真理挑戰權威,甚至不惜赴死的先賢,他們所面對的,不也是這樣一種絕對的權威嗎?正是他們無畏犧牲的精神讓近代科學得以萌芽。否則,誰又能保證牛頓不是下一個被迫害的對象?

假如愛因斯坦早生300年,我想他肯定也會面臨著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那樣的命運,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太相似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情是,在中世紀裡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的確都曾把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奉為永無錯漏的神典。而在十八、十九世紀,科學家也普遍地將牛頓奉為神明。

愛因斯坦敢於挑戰一個時代的“神”,這意味著他需要和世界作對,我認為這種行為在本質上和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沒有區別,只不過他所處的環境使他避免了遭受先輩那樣的坎坷命運。僅此而已。

如果生於中世紀,你會用生命捍衛《相對論》嗎?愛因斯坦:不會

那麼回到今天要講的問題上,如果愛因斯坦生於中世紀末期,是否會願意和教會抗爭到底,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衛《相對論》的成果和尊嚴呢?

對於這一點,愛因斯坦沒有發表過公開演講討論過,不過我們在他遺留下來的一封信當中找到了答案。這封信描述的正是他讀完《伽利略在獄中》一書的感想。

他說(大意):

“我認為,不到萬不得已,伽利略沒有必要誓死力爭。原因很簡單,真理遠比個人要強大得多,它被認可的道路雖然會很坎坷,但最後它總是能夠獲勝。所以,我不會用自己生命去保衛相對論,因為當它被發現的時候,它就已經勝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