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ETC通道怎麼辦?

誤入ETC通道怎麼辦?

誤入ETC通道怎麼辦?

誤入ETC通道怎麼辦?

ETC使用的是自動識別系統

第一種情況呢,是你進了ETC通道,莫名其妙地通過了。

這個是因為ETC它用的是自動識別系統,包括了什麼車載單元OBU、路邊單元RSU、環路感應器。

這個車子過了收費站口呢,環路感應器呢感到有車子了, RSU發出徵詢信號,OBU作出響應。

雙向通信數據交換,中心管理系統獲得車輛識別信息,系統進行數據庫對比確認無誤,那麼控制欄杆開始升降了。

可在10米內感應到車輛

這有點像我們這個手機的這個指紋識別,你按一下感應到指紋了,它就自動解鎖了。

這種感應系統呢,在車子距離欄杆10米處就自動感應了,所以可能會有這種情況。

可能導致誤蹭他人ETC通過收費站

當你不小心開到這個ETC車道的時候,恰好後面又來了一輛車,離你又比較近,這個時候ETC會立刻感應,打開這個橫杆。

它其實感應到的是你後面那個有ETC卡的車子,相當於你就是蹭了別人的ETC,白白地開過這個收費站了。

蹭他人ETC屬於高速逃費

雖然你不是故意的了,但是按照法規的話,蹭了ETC還是會有處罰的。

因為收費站一般是有監控拍照的,你蹭了別人的ETC都是會被抓拍的,而且這種行為會定性為“高速逃費”。

會被拉進黑名單並處以鉅額罰款

目前很多地方已經開通了高速黑名單逃費車輛管理系統,和手機電話黑名單差不多的東西。

一旦逃費拉到黑名單,以後高速不太好上了,而且還有鉅額罰款。

比如說雲南省,它是《雲南省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29條,逃交、拒交、少交車輛通行費的,交通行政執法人員可以責令其停車,補交車輛通行費,並處以通行費5倍以下的罰款。

及時和收費員說明情況可避免罰錢

真碰到這個情況怎麼辦呢,只要你是不抱著這個僥倖心理,用一些方法呢也是可以避免罰錢的。

如果你是在高速入口誤蹭到了人家的ETC,記住進入高速的那個時間,在出高速的時候,告知收費員這個情況,跟他說我那個出來了,它怎麼樣怎麼樣,他會調監控看一下的。

如果判定你的確是不小心的,他就給你按照正常的標準來收錢嘛。

如果是出去的時候蹭到了,要選擇比較安全的地方停好,到高速收費卡站那邊跟工作人員說了,我這什麼什麼情況,我把錢給交了,這樣就沒事。

你想「嘿」沒人問,我開走了,那就是剛才的:罰錢。

誤入ETC但還沒開出收費站怎麼辦?

那麼第一種情況算是比較特殊,我們大多數遇到的,有可能是剛才說的第二種,就是這個車子還沒有通過收費站那個橫杆。

在隔離區找缺口變道,不會罰款或扣分

遇到這種情況呢,也不需要太緊張,一般的收費車道會設計一個很長的隔離區嘛,「嘟嘟嘟」一排。

但每段隔離區它是會有一個缺口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你變個道,這樣是不會進行罰款或者是扣分的。

還有一些這個收費站車道呢,會設計一些軟的隔離,什麼隔離桶、塑料的大樁桶的這種,移得開的。

車子比較少的時候,搬一個口子開過去就行了,和人家打個招呼就行,移過去記得搬回去。

和後車商量倒車,回到人工車道

麼如果沒有隔離口變道,也沒有這個桶子可以移,只能選擇倒車了。那就只能和後面的車子商量一下。

我這個這個沒有ETC的,怎麼樣怎麼樣,你給我讓個位置。

你等他們空間騰好了,你這麼倒出去,再回到那個人工車道。

若禁止掉頭或倒車,下車求助工作人員

不過呢並不是所有的收費站都是支持剛才說的那些辦法的,有些地方是明確禁止掉頭或者是倒車的,「梆」一塊牌子放在那邊的。

你強行調頭就是3分或者是200塊錢了,這個時候呢沒辦法了,下車和工作人員解釋了,問問他們該怎麼弄了。

這個時候一般是工作人員直接給你發張卡,閘刀跳起來,讓你就從ETC開開掉好了。

這樣呢不會進行處罰,出去的時候呢,你反正有卡,就和那個正常的開就行了。

當然會有口頭教育,看你一下,這個人好像有點不懂嘛,大概就這樣。

ETC和人工收費系統可以切換

它改造之後,ETC車道同時設置了ETC和人工兩套收費系統,這兩套系統它是可以切換的。

沒裝ETC的,你車輛開到這個車道里面,也可以快速處理了,這個我覺得是挺人性化的。

就好比以前買東西只能用現金,現在微信、支付寶也可以用,你沒帶現金,微信、支付寶可以用,你沒帶手機,你現金也是可以付的,都在同一個櫃檯,這個就方便了嘛。

開車如何預防誤入ETC?

ETC車道一般在左側,開車時靠右邊開

《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運營和服務規範實施細則》,它這個規定的,ETC車道宜設置在收費站行車方向左側。

也就是說,我們過收費站的時候,你應該多注意左邊的這個車道,這個大屏幕上寫著的,什麼ETC或者怎麼樣。

你要是懶你不用記,就靠最右邊過去,不要到貨車好了,你就靠右邊開,一般都不會開到ETC上面去的,人家有規定就放在左邊的嘛。

誤入ETC車道,及時處理一般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