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正正的父母官——焦裕祿

焦裕祿,1922年8 月出生於山東博山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只讀了幾年書。1937年,日寇侵入山東後,焦裕祿的父親被逼上吊自盡。他被鬼子和漢奸抓去毒打、坐牢,後又被押送到遼寧撫順大山坑煤礦做苦工。焦裕祿於1943年逃出虎口回到山東老家,因難以餬口,又攜妻兒老小外出逃荒。在徐州火車站,他僅有幾個月大的男孩被擁擠致死。

真真正正的父母官——焦裕祿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江蘇宿遷縣一地主家扛了兩年長工的焦裕祿回到了家鄉,加入解放區的民兵組織。1946年1月,焦裕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又被選調為區武裝部幹事。解放戰爭後期,他參加到為支援和發展新解放區而成立的“淮河工作大隊”,隨軍南下到河南尉氏縣,留在當地工作。他先後擔任過土改工作團彭店區委委員、區隊指導員、大營區區長、縣團委副書記等職,還親身參加了淮海戰役的支前工作。1951 年起,他升任陳留團地委宣傳部長、團地委副書記,直至鄭州地委共青團第二書記。

1953年,焦裕祿根據組織安排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此後還被選送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深造。當苦讀完中學課程、即將轉入本科學習之時,工廠建設加快,又安排他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1956年底,已是工業管理人才的焦裕祿回到洛陽,先後擔任過車間主任、調度科科長,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1962年6月,為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重回農業戰線,任尉氏縣縣委副書記。同年12月,他調任蘭考縣委第一書記,進入他生命的高潮、輝煌期。

焦裕祿自幼喪父,坐過牢,做過苦力,逃荒要飯,給地主當過長工。一連串的悲慘遭遇,使他產生了強烈的改善農村狀況的願望,他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誨,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中去。

60年代初期,經歷了“大躍進”的嚴重失誤後,農村政策得到調整,人民生活一時仍十分困苦。地處黃河故道的蘭考,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氾濫改道,風沙、 鹽鹼、水澇肆虐,土地荒蕪,人口外流,一片貧窮淒涼景況。

領導和焦裕祿談話時明確告訴他:蘭考是一個最窮的縣,一個最困難的縣,要他在思想上有接受最嚴峻考驗的準備。面對三個“最”,焦裕祿堅決地說,“越是困難越能鍛鍊人,不改變蘭考面貌,我決不離開那裡。”

焦裕祿講話幽默,才華橫溢。在團縣委工作時,有一次,兩名幹部為爭用一架油印機而發生爭執,火氣越來越大,誰勸也無用。焦裕祿恰好從外而入,聽清原由後徑自走到油印機前,來了首“即興之作”:“一架油印機,兩人爭奪你。不因價錢貴,只為物太稀。一搶一不讓,你卻白看戲。請你莫旁觀,快快講和氣。都是為革 命,何必分我你?”在鬨然大笑中,兩位幹部也紅著臉賠笑,互相讓著要走開。焦裕祿誰也不讓走,由他幫工合印兩家的材料。事情辦完了,吵架的人已心情愉快地開起了玩笑。

真真正正的父母官——焦裕祿

蘭考是個重災區。焦裕祿初來時,縣裡原設有一個頗具當地特色的“勸阻辦公室”,但幹部們快腿快腳還是堵不住外出逃荒的災民。

1963年元月,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祿臨時召開縣委會。他沒有宣佈議程,而是把人們帶到了火車站,去目睹成批成批災民逃荒的令人痛心的場面。有著同樣逃難經歷的焦裕祿下了決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蘭考的“三害”治住。他毅然把消極的“勸阻辦公室”改建為積極的“除三害辦公室”,先後抽調了120多名幹部、老農和技術人員,組成一支“三害”調查隊,在全縣展開了大規模的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調查工作。

許多同志考慮到焦裕祿的病,勸他不要參加野外調查了,他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為此,他多次住過老飼養員肖位芬的牛屋,向他討教治沙的“真經”;他同新分到林業局的兩位大學生交朋友,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的泡桐研究。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也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雨最大的時候,也是他帶頭冒雨涉水、觀察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他就是在這樣流動的“辦公桌”上認識了蘭考,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具體方法。

焦裕祿時時記掛著百姓的溫飽疾苦,無論職位如何變,總和群眾打成一片。他任尉氏縣委副書記時,有一次下鄉一連住了十多天,專找困難戶幫工。一天幫姓陸的一家種麥時,那家的小孩問爹,“這是哪來的人,幫咱幹活? ”爹說,“是縣委書記,是好人。小孩說,我長大了也當縣委書記,也當好人!”

焦裕祿清貧一生,廉潔奉公。1964年2月,他生前最後一次探家前,找到縣長程世平借了400元錢。程縣長看到焦裕祿身子打哆嗦,一摸,發現他大冷天穿了件空心襖,連件秋衣都沒套。這位縣長硬是拉著他,冒著風雪來到街上,想辦法幫他買了一身便宜的處理布作為內衣……焦裕祿從老家一回來便還了200元錢,剩下的他說“爭取三個月還清”。然而,兩個月後,無情的病魔永遠奪去了他年僅42歲的生命。

真真正正的父母官——焦裕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