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啟用

2019開學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啟用。8月25日—30日,未來城校區搬遷入駐工作如火如荼。材料與化學學院、環境學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的師生,陸續搬遷到未來城校區,涉及到大二以上的學生共計5000多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啟用

未來城校區的功能佈局包括公共資源共享區、院系科研區、生活及後勤服務區。圖書館位居整個校園的核心部位,也是整個新校區的標誌性建築,將創建國家優質工程。公共教學樓與圖書館之間設置了兩座橋跨越“地大湖”,確保學生上下課安全便捷。兩橋連通南北,象徵學校1970年代從北京南遷辦學和南遷後在新校區的二次創業歷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啟用

未來城校區建築面積50萬多平米,辦學規模為師生總數1萬餘人。共有8棟科教樓,分別是計算機學院、環境學院、材料與化學學院、校醫院及氣象實驗樓、經濟管理學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即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生宿舍與食堂均在新校區南側,有3個食堂,19棟學生宿舍樓。運動區內有體育館(含游泳館)、運動場及多個籃排球場、網球場等。大學生活動中心也是主要建築之一,樓體造型現代,借鑑山石自由多變的形體與層疊堆積的方式,建築特點與學校專業特色吻合。

2018級學生劉姝彤說:“在此之前我去過未來城校區,參觀了教學樓、宿舍樓、圖書館建築,覺得全新的校園環境很優美,在那裡我們將開始全新的學習生活。”材料與化學學院2018級應用化學專業黃瑞說:“在南望山校區學習生活了一年,告別了這裡的一草一木,十分不捨,現在和同學們入住全新的未來城校區,相信我們在這裡會有一個全新的開始。加油!”

“人臉識別、NFC自動解鎖多媒體、電子支付食堂全覆蓋、上課考勤自助打卡無漏網之魚……未來城校區,開啟智慧校園新模式。”“未來城校區,沐浴著武漢第一縷陽光,滋潤著地大新一片沃土,南望不忘,未來已來。”“67年風雲砥礪,七十載卓越登攀!作別南望山,奔向未來城,創造新未來!變的是空間,不變的是師生化育英才爭創一流的初心!”學校入駐未來城校區的部分老師說。

廣大校友留言:“想起了2003年北區建成的時候從西區搬遷的情形,城因人而建,業因人而興,母校在不斷的搬遷路上,走向更大的輝煌,為母校驕傲!”“南望山下一枝花,國慶獻禮搬新家。甘為地質做貢獻,未來城裡人人誇。”“南望難忘,且向未來!希望學校在未來城迸發新的活力。”

黨委書記黃曉玫指出:“未來城校區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凝聚了全體地大人的智慧和心血,既是我們乘勢而上、善作善成的工作結晶,同時將歷史性地改善辦學條件,為我們建設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進一步厚植基礎、涵養根脈。”

校長王焰新說:“未來城校區的建成與啟用,為我校實現建成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夢想,搭建了寬闊的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我校自身發展和邁向一流的必然選擇。”

從南望山校區到未來城校區,變化的是地理空間,不變的是校訓精神和嚴在地大的校風學風。地大將繼續秉承“強化特色、爭創一流、依法治校、開放包容”的治校理念,營造“獨立思考、嚴謹治學、勇於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努力建設成為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致力於實現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

校區命名及規範地址:

一、南望山校區Nanwangshan Campus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

Address: No. 388 Lumo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Hubei, P.R. China

郵編:430074

Postcode:430074

二、未來城校區Future City Campus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錦程街68號

Address: No. 68 Jincheng Street, East Lake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 China

郵編:430078

Postcode:4300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