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自己熱愛的生活,讀綦毋潛詩《春泛若耶溪》

選擇自己熱愛的生活,讀綦毋潛詩《春泛若耶溪》

王維與綦毋潛關係甚好,在公元720年綦毋潛落第還鄉還曾寫過一首《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在家攻讀六年後726年進士及第,做官十三年後第一次辭官歸隱,在江淮一代遊歷,於742年回長安做官,“安史之亂”後有選擇了歸隱,為何他兩度歸隱?其實與個人的興趣愛好有關,雖然仕途不順也有因素。王維在《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中寫道:"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表現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運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純樸的風範。可以看出,王維與綦毋潛不僅人情誼、文情濃,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選擇自己熱愛的生活,讀綦毋潛詩《春泛若耶溪》

儘管其官運不濟,他的詩在唐代卻比較著名,代表作是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

綦毋潛第二次歸隱選擇漫遊還是在江淮一帶,若耶溪在浙江紹興,泛即泛舟,“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幽意”二字是全詩的主旨,意思是幽閒的情趣。詩人尋求幽意之心不會停止,這次泛舟就是信馬由韁般的遊覽。“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晚風吹著我的小船,沿著開滿鮮花的河岸進入溪口,“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夜晚船載著我轉入西邊的山嶺,我隔著山就能望見南鬥星,“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水潭上升起了瀰漫水霧,小舟前行,樹木和月亮倒向我身後。

選擇自己熱愛的生活,讀綦毋潛詩《春泛若耶溪》

“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生活在這樣複雜多事的世間,我願意做一個遠離塵世的垂釣者。詩人寫一葉扁舟隨晚風在溪水中行走,途中所見所聞,晚風,行舟,花路和溪口,潭煙飛,林月低,一幅只有行舟上的人才能體驗到的美景,小舟動,西壑南鬥靜,花香撲鼻而來,潭煙迎面而過,以作者獨特的視角塑造了一個幽靜迷離的世外桃源,面對這樣的意境,是詩人嚮往的幽意,最後詩人感慨,我不要過我不喜歡的生活,我要選擇自己熱愛的生活。人生苦短,做好自己的選擇!(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