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身體消瘦是何因?該咋辦?

眾所周知,肥胖不僅是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同時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許多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有效地控制體重,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明顯改善血糖、血壓、血脂、血尿酸等代謝指標,減少降糖藥物的用量,少數輕症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藥。因此,體重管理對於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但是,體重也並非降得越低越好,長期體重偏低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疲乏無力、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


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體重管理,正確的做法是讓肥胖者減肥、讓消瘦者增重,最終讓病人體重回歸正常。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臨床上,經常會有糖尿病患者因為明顯消瘦而前來諮詢,下面,就這個問題做一簡述。

導致糖尿病人消瘦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01

血糖控制欠佳

正常情況下,葡萄糖是機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被機體充分地吸收利用,機體常常通過分解脂肪和蛋白質提供能量,致使脂肪和蛋白質消耗過多,因此患者會越來越瘦。


糖尿病患者身體消瘦是何因?該咋辦?


另外,由於患者血糖隨尿液大量流失,故病人儘管飯量很大,但飢餓感仍然十分明顯。

02

飲食控制過嚴

糖尿病固然需要控制飲食,但不能矯枉過正。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控制方面走極端,天天忍飢挨餓,一日三餐素食,什麼都不敢吃,熱量攝入嚴重不足,營養嚴重缺乏,導致身體消瘦。

03

運動量過大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運動量增加後,沒有相應增加進食量,熱量消耗明顯大於熱量攝入,長期以往,導致體重明顯下降。

04

糖尿病併發症或合併症

1)糖尿病併發植物神經病變,導致“胃輕癱”或“功能性腹瀉”,患者往往有納差、早飽、腹脹、嘔吐、慢性腹瀉等症狀,長此以往,也會因為營養不良而消瘦。


2)糖尿病合併甲亢,後者屬於高代謝、高消耗性疾病,兩者並存,勢必導致患者體重進一步下降。


3)糖尿病合併腫瘤。


4)糖尿病合併感染,嚴重感染可導致蛋白質大量分解,使患者處於負氮平衡狀態,如果營養跟不上,勢必引起患者消瘦。

糖尿病患者明顯消瘦應如何處理?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明顯消瘦時,應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結合必要的化驗及影像學檢查,明確消瘦的具體原因,然後做出針對性地處置對策。


糖尿病患者身體消瘦是何因?該咋辦?

如果是因為血糖控制欠佳引起的,就應當積極控制血糖;如果是藥物因素所致,就要停用可致體重下降的降糖藥,儘量改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治療;如果是因為飲食控制過嚴引起的,就要適當增加熱量攝入,使熱量的攝入大於消耗,同時對患者增加瘦肉、蛋類、奶類等優質蛋白質的補充,並注意飲食結構多元化;如果是由於某些併發症或合併症所致,就要積極治療這些併發症或合併症(如胃輕癱、甲亢、感染等等)


凡事皆有個度的問題。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肥胖固然要重視和干預。但是,過度消瘦也未必就是好事,尤其是不明原因消瘦,背後很可能潛伏著其它疾病,如甲亢、腫瘤等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平常應該多留意自己的體重變化,當自身消瘦無法解釋時,應及時去醫院諮詢、檢查。


糖尿病患者身體消瘦是何因?該咋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