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西羅馬的興衰史

羅馬在共和時期的對外擴張,都是以羅馬城作為中心,卻也導致無法控制較偏遠的省分,通訊以及交通成為帝國首要的問題,新的入侵、暴動、天災和傳染病爆發,往往藉著船舶或著驛站傳到羅馬的各個省分,因此羅馬必須在每個省分派駐總督。

在羅馬帝國建立初期的疆域是承襲共和時期後三頭同盟的領土:馬克·安東尼、屋大維以及雷必達。安東尼佔據的帝國東方~亞該亞行省、馬其頓行省以及伊庇魯斯行省(相當於現在的希臘、阿爾巴尼亞和部分克羅地亞)、比提尼亞行省、本都行省以及亞細亞行省 (現在的土耳其)安東尼所轄之處特別是都市地區受到希臘化的影響。屋大維則佔據的帝國西方~意大利行省(今日的意大利)、高盧行省(今日的法國)、高盧比利時(今日的低地國家)以及西班牙行省(今日的伊比利半島),其領土包含了希臘等地的海岸地區,阿非利加行省部分地區(今日的突尼斯),另外還有西西里行省(今日的西西里島)。

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西羅馬的興衰史

屋大維

在擊敗安東尼之後,勝利的屋大維統一羅馬,當時帝國充斥著各種地方文化,這被稱作羅馬化,當東方的希臘文化碰上了西方的拉丁文化產生了融合,影響了政治、軍事的發展。公元284年,羅馬帝國內亂不斷,外敵也紛紛入侵,而且軍人專橫,干預皇帝廢立。所以新皇帝戴克裡先上任後,自知一人無力對付奴隸起義及異族入侵,於是把羅馬帝國西半部(即意大利、西班牙、高盧、不列顛、中歐、北非)交由其好友馬克西米安管治,自己則管治羅馬帝國東半部(即巴爾幹半島、東南歐、小亞細亞、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埃及)。兩人也分別設立副職,並由四人合治國家,史稱四帝共治制。

其後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並統一羅馬,但在公元3世紀至公元5世紀之間東西帝國斷斷續續的存在。公元395年,最後一名羅馬帝國統一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立下遺言,把帝國照戴克裡先的分法分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東部分給長子阿卡狄烏斯,西部分給幼子霍諾里烏斯,分別治理。西羅馬帝國定都梅蒂奧拉努(今米蘭)。東羅馬帝國則定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自此之後羅馬帝國永久分裂。

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西羅馬的興衰史

霍諾里烏斯

西羅馬帝國一建立起來便被哥德人首領阿拉里克不斷入侵。東羅馬帝國則忙於與汪達爾、波斯的戰爭而無法救援。公元408年阿拉里克帶兵進攻意大利半島,並兵臨羅馬城,皇帝霍諾里烏斯躲了起來,於是阿拉里克的蠻族軍隊包圍羅馬,令羅馬城爆發了瘟疫,元老院不得不交出5000磅黃金、30000磅白銀和眾多的金銀珠寶來求和。公元409年阿拉里克再次包圍羅馬城,趕走西羅馬帝國皇帝霍諾里烏斯,幸好東羅馬帝國皇帝阿卡狄烏斯念手足之情支援他,霍諾里烏斯才僥倖保住皇位。公元410年,阿拉里克攻陷羅馬城,蠻族軍隊在城內殺掠三天,大獲而歸。而羅馬城則遭到了嚴重的毀壞。

公元423年8月15日,霍諾里烏斯去世。約翰尼斯被西羅馬軍隊擁立為皇帝,招致東羅馬的強烈不滿。公元425年,東羅馬帝國名將阿斯巴率軍擊敗了西羅馬軍隊,並扶立瓦倫提尼安三世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使得西羅馬政局平穩了30年。但至公元439年汪達爾人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阿蘭王國的海軍強大,不停從海路襲擊西羅馬帝國。公元445年,匈人阿提拉入侵西羅馬帝國。454年,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串通皇帝近臣誣告帝國軍隊統帥埃提烏斯謀反。瓦倫蒂尼安三世信以為真,殺死了埃提烏斯。馬克西穆斯又串通親兵殺死瓦倫蒂尼安三世,自己篡位。馬克西穆斯當上皇帝后便向寡後莉西尼亞‧歐多克西亞逼婚。莉西尼亞‧歐多克西亞向汪達爾人首領該賽裡克求援。

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西羅馬的興衰史

馬克西穆斯

455年5月31日,該賽裡克發兵攻入羅馬,馬克西穆斯試圖出逃,但被羅馬市民殺死。此次叛亂羅馬城遭受毀滅性破壞,此次劫後餘生的羅馬城還剩下7000人。高盧的行省聯席會議在西哥特人的支持下,推舉大家所公認的,德高望重的阿維圖斯為皇帝。456年年末,裡西摩爾擊敗阿維圖斯,並將他俘虜,阿維圖斯被迫讓位,並在幾天後被餓死。457年四月初馬約裡安被軍隊推舉為西帝國皇帝。他在離拉文納六英里的一個叫愛德科羅麼勒斯的地方繼承了空懸了接近半年的皇位,東帝國皇帝和他的宮廷對此並不開心,一直推遲到了十二月底才承認了馬約裡安的權力,進行了後者的加冕。461年8月7日西羅馬發生了一次兵變,導致馬約裡安退位,五天後,馬約裡安被殺害。裡西摩爾推舉羅馬元老利比烏斯·塞維魯為帝,以期得到意大利傳統羅馬貴族們的支持,但是,高盧的埃吉迪烏斯和東羅馬方面,則拒不承認利比烏斯·塞維魯。馬約裡安被殺直接導致了西羅馬帝國進一步的分裂和衰亡。

465年,利比烏斯·塞維魯去世,並沒有人繼承,西羅馬帝位空懸二年。當時實際掌控意大利權力是將領裡西摩爾。由於汪達爾王國多年來一直對意大利沿岸發動攻掠。由此裡西摩爾向東羅馬皇帝利奧一世求援,並接受由東羅馬指派的皇帝。於是東羅馬宮廷決定將安特米烏斯推上西羅馬的帝位。467年4月12日,安特米烏斯在羅馬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後來,裡西摩爾與汪達爾親近,與安特米烏斯之間矛盾則越來越深。最終導致兩人之間暴發衝突。472年,裡西摩爾率軍攻打在西羅馬,圍困安特米烏斯。這時奧利布里烏斯從君士坦丁堡來到意大利,3月23日,在裡西摩爾兵營裡被推舉為皇帝。7月11日,安特米烏斯兵敗被殺。8月20日,裡西摩爾病死。10月23日奧利布里烏斯病死,在位不過7個月時間。

羅馬帝國的分裂與西羅馬的興衰史

安特米烏斯

473年,格利塞裡烏斯即位。474年,格利塞裡烏斯去世,尼波斯即位。475年,蠻族出生的羅馬軍隊統帥歐瑞斯特攻佔了拉文納,尼波斯逃往達爾馬提亞。10月,歐瑞斯特立自己的兒子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路斯為新的羅馬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路斯不過是個孩子,充當其父親歐瑞斯特的傀儡。但是在尼波斯的帝位仍然得到東羅馬帝國以及高盧地區的承認。476年9月4日奧多亞克被軍隊擁為王。接著奧多亞克佔領意大利,殺死歐瑞斯特,並廢黜了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路斯,仍然承認尼波斯為西羅馬皇帝,甚至在發行的貨幣上仍然使用尼波斯的名字。尼波斯曾試圖恢復自己在意大利的統治,但是,480年,他被自己的士兵所殺。自此,西羅馬帝國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