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歐洲為什麼從古至今沒有統一過呢?今後有沒有機會統一?這是個好問題,很有趣!

歐洲陸地面積與中國大小差不多。

歐洲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中國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自然而然的,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中國為什麼能統一,而歐洲為什麼沒有統一過?

為了給大家明瞭的認識,這裡從歷史原因,文化原因和地理原因三個方面來闡述。

全文3138字,閱讀需要5分鐘

1、歷史原因

只有瞭解一個地區的歷史,才能解析這個地區的發展脈絡和未來走向。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歐洲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五個主要階段,分別是遠古歐洲、古典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歐洲。遠古時期是原始社會,沒有討論的意義。

1)古典歐洲時期

一般認為,歐洲古典時期從公元前700年古希臘文字再次出現開始,一直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消亡為止,共計1100多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後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都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第一階段:馬其頓帝國。

古典時期的歐洲主體文明來自古希臘城邦文明。之後,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亞歷山大開創了希臘-馬其頓王國,經過不斷開疆拓土,一直將希臘文明播撒到了波斯、埃及和印度,也得到了這些國家的更古老的知識,開創了一個被稱為希臘化時代的新的發展時期。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逝世(這一年秦國打的東方五國形成抗秦聯盟),他的帝國迅速分裂成許多希臘化文明國家。這一階段大概380年左右。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第二階段:羅馬帝國。亞歷山大大帝之死造成了馬其頓帝國內部的分裂,這給羅馬共和國的發展創造了契機,羅馬帝國迅速崛起。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成為帝國,控制著地中海沿岸所有國家,北部以萊茵河和多瑙河為界。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到公元100年前後,羅馬帝國領土達到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這一時期的歐洲是最接近一統的。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在3世紀,一連串的內戰消弱了羅馬的經濟和社會力量。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410年開始,北部的日耳曼人開始不斷騷擾和掠奪西羅馬,這有點類似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騷擾中原;公元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這樣算來,羅馬帝國持續了約450年的統治。而分治以後的東羅馬,在君士坦丁的帶領下於拜占庭建立王朝,歷經12朝、93位皇帝,維持了近1000年的統治,直到1453年才被奧斯曼土耳其消滅。這一時期,不論是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還是拜占庭帝國,都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視地中海為內海。更有亞歷山大、屋大維、凱撒、君士坦丁這樣的千古大帝,但是都沒有一統歐洲。

(2)中世紀時期

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被稱為歐洲中世紀時期,標誌性事件就是西羅馬的滅亡至東羅馬滅亡。中世紀時期被稱為歐洲歷史上的黑暗時期。西羅馬帝國滅亡導致西歐政治體制崩潰,但卻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基督教統治結構。基督教神權超越世俗政治權力。公元800年,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被羅馬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西歐再次形成一個短暫政治統一時期,這是第一次出現現代歐洲為主體的帝國。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但是查理曼死後,他的後代將帝國瓜分,西歐重新陷入分裂。1054年,東西方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與東正教。從11世紀末期開始,天主教西歐對穆斯林世界進行了長達2個世紀之久的十字軍東征,最終以失敗告終。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質疑,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萌發。

(3)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是一個更有趣的話題。為什麼會出現文藝復興?復興的是那些地方的文藝?

從時間來看,文藝復興起於15世紀末。正好是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消滅以後。

從內容上看,文藝復興的內容來源於拜占庭帝國保留的大量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獻史料;相當於在經歷了長達千年的宗教通知之後,突然出現的世俗化政權,使得人們開始懷念古典歐洲時期光輝燦爛的文化。就像民國時期的仿春秋之風一樣。

從文藝復興的地理位置來說,起源於意大利,還是以南歐為中心。

(4)近代歐洲

從1914年到1991年,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包括了奧匈帝國、法蘭西共和國、日不落帝國、納粹德國和蘇聯的崛起和衰落。

當代歐洲1992年,歐盟成員國簽署了歐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這一時期是歐洲最輝煌的時期,先後出現了拿破崙、希特勒兩位政治軍事強人,但都沒能完成歐洲的統一。二戰以後,隨著核子武器的出現,統一更是再也沒有了可能性。

2、地理原因

翻開世界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到意大利與我國中原地區、美國等處在同一緯度,這一緯度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財富最集中的地區。在歷史上,根據歐洲主體歷史的分析和對我國曆史的瞭解,這一緯度帶也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和傳承地。同時,文明可以看到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將意大利北部與現代西歐完美隔離,這一方面保護了古希臘古羅馬文明不受北方的日耳曼遊牧民族侵襲,一方面也阻止了古羅馬文明向北部傳播。除了北部以外,東南西三面為海,在古典時期,不論是南歐還是北歐都沒有機會跨越地理障礙對另一方進行征服。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3、文化原因

通過前面兩點闡述可以發現,歐洲的主題思想來自於古希臘城邦,而後又吸收了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西羅馬滅亡後,查理曼大帝統一西歐,歐洲的政治中心才第一次北移,北歐的日耳曼人開始進入歐洲權利舞臺,宗教極度發展;拜占庭帝國滅亡後,由於土耳其奧斯曼切斷了東西方來往的通道,歐洲不得不打通了基輔公國向南的商道與東方貿易,東歐各國才逐漸走進歐洲歷史舞臺。

可見,歐洲文明的傳播是古希臘-古羅馬-地中海周邊-西歐-東歐這樣一個時間線

因此,從文化上看,歐洲文明的起源在南歐,而不是今天歐洲的中心——西歐,更不是北歐和東歐。似乎南歐文明的統治者,從來也沒有野心、或者興趣去統治西歐、北歐,在他們的眼裡,哪裡是蠻荒之地;他們極力想要的是向東向南擴展,所以在古典歷史上,基本沒有歐洲一統的可能性。

如果說歷史上曾有過統一歐洲的可能性,那就是黑暗的中世紀,宗教統一歐洲。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黑死病盛行)

但是,中世紀統治時期,並沒有消除國家界線,西歐不斷戰爭、瘟疫流行、穆斯林入侵、蒙古西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宗教也逐漸一分為三。信仰分裂以後,導致歐洲失去了最後統一的文化基礎。到了近現代,民族和國家概念崛起,東西方陣營對立,東西歐幾乎完全站在了對立面上,不具備統一的基礎。到了當代,歐洲為了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和對抗能力,組建了歐盟,形成經濟上的有力同盟,企圖與美國、中國等大經濟體平起平坐。

歐洲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嗎?

(冷戰時東西歐的對抗)

4、結語身處21世紀,我們放眼望去,當代歐洲,不論如何鼓吹民主和文明,仍然是世界上最分階級的地區。

你會看到很多國家都還保留著王室,如英國王室、西班牙王室、挪威王室、丹麥王室、瑞典王室、荷蘭王室、比利時王室、盧森堡王室、列支敦士登王室和摩納哥王室構成,這些國家有王室,自然也就是王國。

王國和民主,這是聽上去很矛盾,又很現實的客觀實際。造就這種現狀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歐洲自古以來是遊牧文明、漁牧文明,而不是農耕文明。人們更愛自由,愛大海,而不是安土重遷,因此歷史上很少有集體反抗外來侵略的文化,自然也就沒有形成集體觀念的土壤。即便是這些國家有王室,但只要不干涉普通老百姓的自由,你愛誰誰,老百姓也不會把王室看的多重要,頂多就是個有地位的人而已,並不是神。

人民如此,國家亦是如此。

國家之間也沒有什麼集體觀念。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歐盟是最接近歐洲一統的一種形式,而歐盟的主導者一直都是德法兩國,隱隱以德國為主,法國為次。而英國呢?一直身在曹營心在漢,享受歐盟的權益,又不願承擔歐盟的責任。這就是典型的歐洲文化,個體主義盛行,在個體利益面前,可以犧牲集體利益。這種文化,沒有凝聚力,更沒有向心力。

因此,歐洲未來也不可能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